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94290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顺义区一模语文试卷 2011.5一、选择题。(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 分外(fn) 旁骛(w) 扣人心弦(xun)B忐忑(t) 繁衍(yn) 刹那(sh) 万籁俱寂(li)C伫立(zh) 胆怯(qi) 拮据(j) 谆谆教诲(hu)D煞白(sh) 发窘(jin) 商酌(zhu) 刚正不阿()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章取义的做法,不仅不能完整地反映别人的观点,甚至会造成对别人观点的严重歪曲。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C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都有一种屏敝机制,即自动屏

2、敝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保留一些好的回忆。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文采(色彩;才华) 无精打采(精神;神色) B赋闲(没事情做) 闲情逸致(清闲,闲暇) C严厉(严肃,猛烈) 再接再厉(奋勉) D相宜(合适) 因地制宜(合适)4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充分表现出设计者真是巧妙绝伦。B她的强聒不舍使大伙都很反感,最后只好用手堵住耳朵,公开表示厌烦。C这孩子确有绘画天赋,但玉不琢,不成器,还得要内行指导,从基本功练起。D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之前要多补充睡眠,不要一味熬夜复习。5在下文

3、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时间,纳米热遍及全球。_,纳米科技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在,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已达近100个。_。虽然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已取得一些出色成绩,但在这方面水平与美、日、欧相比,差距还是很大。_,中国科学家充满使命感和紧迫感。环球同此凉热 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但形势不容乐观 纳米热中也有冷思考 面对未来 针对这种情况A B C D6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下面请你说一说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顿号多用) C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蕴含

4、着丰富的艺术营养。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应该用逗号)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理解:运用比喻,把芦苇比喻成涌动的绿色的浪潮,写出了芦苇荡的雄伟壮丽。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理解: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鲜艳美丽。 C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理解: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姿中的力与美。 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

5、向谁诉呢? 理解: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二、填空(8分)8默写(5分) 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溯游从之, 。 (诗经 蒹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 9名著阅读(3分)孟子是 家经典之一,书中对修身、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孟子善用比喻来讲道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用 来比喻治理国家,表达了要施行仁政的观点。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鱼和熊掌来比喻生命和道义,二者不可得兼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作者的态度,那就是 。三、综合性学习(6分)2009年以后,“

6、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为了保护好地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我班准备组织同学到距离学校30里地的公园郊游,借此次郊游向同学们宣传低碳生活理念。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2分)【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

7、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地生活。【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

8、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答: 11出发前班主任向大家征集郊游时本班所用条幅的宣传语,你写的是: (2分) 12如何在本次郊游中体现低碳理念,请你提两条建议。(2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9、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孰视之 今齐地方千里 时时而间进 虽欲言,无可进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5邹忌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劝谏齐王纳谏的?(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贾平凹的泉,回答下列问题。(11分)泉 贾平凹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

11、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曲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

12、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地沧桑的残酷,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13、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