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94261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实习报告3篇单片机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 通过对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焊接、装配,掌握电路原 理图及电子线路的基本焊接装配工艺、规范及注意事项;2. 通过对系统板的测试,了解系统板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掌握元器件及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3. 掌握程序编制及调试方法,完成系统初始化、存储器操 作、端口操作、键盘显示等程序的编制及调试(汇编语言、C语 言均可);4. 通过单片机系统的组装,调试以及程序编制、调试及运 行,与理论及实验的有机结合和指导教师的补充介绍,使学生掌 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开发方法和操作方法。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感性 认识。二实习意义通过本实

2、习不但可以掌握单片机软、硬件的综合调试方法, 而且可以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图,激发对单片机智能性的探索精 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实现对工业控制 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的能力。在制作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 掌握软、硬件的综合调试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单片机智能性 产生强烈的欲望。达到最大限度地掌握微机应用技术,软件及接 口设计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技能,培养电综合实践素质的目的。三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系统基本组成系统以单片机STC89C52作为控制核心,各部分基本组成框 图如图1所示。流水灯部分由单片机、键盘模块等组成;四位数码显示,编程实现30秒倒计时部分由单片机、键盘 模块、液

3、晶显示模块等组成;按键功能部分通过按键控制流水灯部分、四位数码显示部 分;电子钟部分由单片机、键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使用功能键实现相应的功能组合部分通过流水灯部分、30 秒倒计时部分实现;模数转换部分由单片机、ADC0809转换模块、键盘模块、液 晶显示模块等组成。2系统工作原理本设计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控制模块。单 片机可把由ADC0809及单片机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 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阻值大小的显示。以数码管显示 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数据显示出来。在显示电路中,主 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对于模数转换部分,单片机89C

4、51通过P0 口的I/O线向 ADC0809发送锁存地址以及复位、启动转换等信号,并查询转换 状态。ADC0809启动转换后,将0-8个通道一次输入的电压信 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供89c51读取使用,并且将EOC置1供 单片机查询转换状态。而滑动变阻器负责将阻值信号转换成电压 信号,再送到ADC0809的八个通道。当单片机查询到转换结束后 依次读取数据并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二进制转BCD码等处理最 后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出数字。其实现方式是:ADC0809转换来 自3通道的阻值变化信号。80c51的P2 口与ADC0809的输出相 连用于读取转换结果,同时P0.0-P0.6作控制总线,向ADC08

5、09 发送锁存、启动等控制信息,并查询EOC状态。ALE经分频后给 ADC0809提供时钟信号。P3.0和P3.1 口用于向显示电路输出段 码,P3.2-P3.7用于数码管的位选。四系统硬件设计结合本设计的要求和技术指标,通过对系统大致程序量的估 计和系统工作的估计,考虑价格因素。选定AT89C51单片机作为 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8位模拟转换器ADC0809进行阻值转换。 逐次比较法A/D转换器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 其原理即“逐位比较”,其过程类似于用砝码在天平上称物体重 量。它由N位寄存器、A/D转换器、比较器和控制逻辑等部分组 成,N位寄存器代表N位二进制码。目前应用最

6、广的逐次比较法 A/D转换器有ADC0809。它是一种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输出的 逐次比较法A/D转换器件。其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如下:分表率:8位转换时间:取决于芯片时钟频率,转换一次时间位64个时 钟周期单一电源:+5v模拟输入电压范围:单极性0-+5v;双极性-5v-+5v具有可控三态输出锁存器启动转换控制位脉冲式,上升沿使内部所有寄存器清零,下 降沿使A/D转换开始。通过以上性能比较,我们不难看出ADC0809满足本设计的要 求,所以本设计采用ADC0809作为A/D转换器1按键电路设计利用单片机的P1 口扩展一个8位键盘。2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本设计采用的是上电复位的形式,如图3.3所示

7、,上电顺进RST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器C的充电,RST引脚上的高电平将 逐渐下降,只要高电平能保持复位所需要的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 间,单片机就能实现复位操作。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工作所 需要的时钟信号。震荡频率越高,系统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 运行的速度就越快。其电路如图3.4所示。89C51的XTAL1和 XTAL2两个引脚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Cl、C2形成反馈电 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本设计的震荡器频率为12MHZ。3下载电路设计4流水灯模块设计5模数转换模块设计6显示电路设计本设计采用六位数码管。本系统采用共阳极动态扫描的方式 连接。数码管的段码数据由89C51的P3.0-P

8、3.1 口送出,89C51的P3.2-P3.7输出位选通信号,只有被选中的那位数码管才会显 示段码7整体电路设计五系统软件设计1主程序设计主程序采用分支结构,以状态号标识系统所处的状态。在上 电初始化后即进入状态号的轮询扫描,状态号的值决定了分支程 序的入口。其中分支程序分别为:AD转换模块(状态号为0),数 字模块状态号为1),倒计时模块(状态号为2),电子钟模块(状 态号为3),功能组合模块(状态号为4),流水灯模块(状态号为 5)。2功能子程序设计2.1流水灯模块流水灯模块利用单片机的P3 口,通过给P3 口的各位送低电 平,相应的实现流水灯有规律的点亮。2.2 30秒倒计时模块30秒倒

9、计时模块利用单片机的P3.0与P3.1 口送相应的段 控数据,P3.2-P3.7 口送相应的位控数据。通过程序实现30秒 倒计时。2.3数字加减模块利用数码管实现数字显示,通过加一键或者是减一键实现数 字变量的加一或者减一,进而实现利用数码管显示加一键、减一 键功能。2.4电子钟模块利用数码管实现时间显示,通过加一键或者是减一键实现小 时变量或者是分钟变量的.加一,从而实现调时功能。2.5模数转换模块对于模数转换部分,单片机89C51通过P0 口的I/O线向 ADC0809发送锁存地址以及复位、启动转换等信号,并查询转换 状态。ADC0809启动转换后,将0-8个通道一次输入的电压信 号转换成

10、相应的数字量,供89c51读取使用,并且将EOC置1供 单片机查询转换状态。而滑动变阻器负责将阻值信号转换成电压 信号,再送到ADC0809的八个通道。当单片机查询到转换结束后依次读取数据并按照现实的需 要进行二进制转BCD码等处理最后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出数字。 其实现方式是:ADC0809转换来自3通道的阻值变化信号。80c51 的P2 口与ADC0809的输出相连用于读取转换结果,同时 P0.0-P0.6作控制总线,向ADC0809发送锁存、启动等控制信息, 并查询EOC状态。ALE经分频后给ADC0809提供时钟信号。P3.0 和P3.1 口用于向显示电路输出段码,P3.2-P3.7用于数

11、码管的 位选。六实习总结、体会本次单片机实习我们一共完成了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包括: led显示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分别实现了流水灯 的循环点亮控制、数码管的静态和动态计数显示,还有矩阵键盘 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的程序设计。然后我们分别用protues系统 仿真软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模拟仿真,用keil软件编制了汇编 语言程序,验证了我们所设计的程序。这次实习还使我理解了 编写程序的一些技巧。单片机应用系统一般由包含多个模块的主 程序和由各种子程序组成。每一模块都要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 实现某个具体的功能,如计算、接受、发送、延时、显示等。采 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就是将这些具体功能程序

12、进行独立设计 和分别调试,最后将这些模块程序装配成整体程序并进行联合调 试。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优点:一个模块可以为多个程序所共 享;单个功能明确的程序模块的设计和调试比较方便,容易完成; 利用已经编好的成熟模块,将大大缩短开发程序的时间,降低开 发成本。采用循环结构和子程序结构可以使程序的容量大大减 少,提高程序的效率,节省内存。对于多重循环,要注意各重循 环的初值和循环结束的条件,避免出现程序无休止循环的“死循 环”现象;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 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学实践,以增强 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次实习十分有意义,这次实习我们知道了理 论和实

13、践的距离,也知道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感觉受益匪浅,从拿到题目到完成整 个编程,从理论到实践,学到很多很多的课堂理论中没学到过的 东西,不仅对键盘的识别技术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 识,而且对这学期开设的单片机这门课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尤 其是在学习使用proteus软件片编程和仿真时收获良多。通过这 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还使我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在程序调 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动手和独立思 考的能力。这次课程设计能顺利的完成,除了我们的努力外, 当然也离不开指导老师申老师的辛勤指导,致使我在设计的过程 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性的知识。同时,对给

14、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 各位指导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单片机实习报告篇2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AT89S51型号的,单 片机实习报告总结。通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P0和P2 口控制四盏灯。在AT89S51的9引脚接复位电路,对电 路实现复位控制。在电路中接入74S164译码器和共阴极数码管, 通过AT89S51的P3 口数据的输入对共阴极数码管的控制。同时 也可实现双色发光的二极管与共阴极数码管的共同作用。在 AT89S51的P3.2 口接上中断控制电路,P3.5 口接入蜂鸣器,使 电路实现中断作用,也使电路便于检测。尽量朝“单片”方向设 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

15、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 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 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 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硬件电路设计:1)确保硬件结构和应用软件方案相结合。硬件结构与软件方 案会相互影响,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 件结构。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 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 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 相互隔离等;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 多,器件之

16、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 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 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 低功耗产品。11单片机型号及特性单片机型号是AT89S51。特性是:(1)8031 CPU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全 静态工作:0Hz-24KHz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128_8位 内部RAM32条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 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11)片内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1. 2晶振电路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 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