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94260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材制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增材制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增材制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增材制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增材制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材制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材制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增材制造”相关信息1、2012年8月,美国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成立,联合了宾夕法尼亚州西部、俄亥俄州东部和弗吉尼亚州西部的14所大学、40余家 企业、11家非营利机构和专业协会。2、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中设有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参与机构包括拉夫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波音公司以及EOS公司等15家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3、建立了直接制造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用;法国增材制造协会致力 于增材制造技术标准的研究4、神户大学教授Shirase Keiichi领导的一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 种机床原型,该机型能够像3D打印机那样制

2、造精密部件。与大多数 3D打印机或者机加工切削工具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一个加工信 息和切削条件的数据库,自动制订优化加工流程。5、欧洲航天局和伯明翰大学研发的金属增材制造新技术:不用 激光,也不用电子束,而是一个由一组反射镜聚焦的光束;6、2014年,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与纳米工程研究所教授 傅建中及其团队参与了科技部工程司当年全力推动的一项增材制造 跨领域研究项目计划,并成功开发一套纳米级3D打印系统,这套平 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快速低成本的3D微结构,精度可达150纳米。 这项技术将可对先进科技在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及物理光学领域的研 发产生重大影响。7、西北工大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黄卫东,已经建立了系列激 光熔覆成形与修复装备,可满足大型机械装备的大型零件及难拆卸零 件的原位修复和再制造。8、匕航突破了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大型整体关键构件 激光成形工艺、成套装备和应用关键技术,解决了大型整体金属构件 激光成形过程零件变形与开裂”瓶颈难题”和部缺陷和部质量控制及 其无损检验关键技术,飞机构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 件.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航工业航空制造工程研究 所研究员、工程院院士关桥;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9、交大以研究光固化快速成型(SL)技术为主快速成形制造工程研 究中心和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建立了一套支撑产品快速开发 的快速

4、制造系统,研制、生产和销售多种型号的激光快速成型设备、 快速模具设备及三维反求设备,产品远销印度、俄罗斯、肯尼亚等国,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成型设备制造单位。交通大学的卢莱恒院 士为代表。交大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主要开展了 LED紫外快速成型机技术、瓷 零件光固化制造技术,铸型制造技术、生物组织制造技术、金属熔覆 制造技术和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在瓷零件制造的研究中,研制 了一种基于硅溶胶的水基瓷浆料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实现了光子晶 体、一体化铸型等复杂瓷零件的快速制造。交大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及飞机设计研究所合作开 展了风洞模型制造技术的研究,围绕测压模型、测力模型、颤振模型 和气

5、弹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设计了树脂-金属复合模型的结 构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校核树脂-金属复合模型的强度、刚度 以及固有频率。通过低速风洞试验,研究了复合模型的气动特性,并 与金属模型试验数据相对比。强度校核试验显示,模型的整体性能良 好,满足低速风洞的试验要求,研制的复合模型在低速风洞试验下具 有良好的前景。复合材料构件是航空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交大研究了大型 复合材料构件低能电子束原位固化纤维铺放制造设备与技术,将低能 电子束固化技术与纤维自动铺放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了一种无需热 压罐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高效率绿色制造方法,可使制造过程能耗降 低70%,节省原材料15%,并提高了

6、复合材料成型制造过程的可控性、 可重复性,为我国复合材料构件绿色制造提供了新的自动化制造方法 与工艺。10、“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是在省政府领导下,由市江 宁区政府与卢秉恒院士共同发起创建的一个专门从事“3D打印技术、 装备及应用”的科研和成果转化机构,成立于2013年12月8日,位 于“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园区,实行企业化运作。“增材制 造研究院发展”是“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的依托公司,注册资 本金1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机构和平台主要包 括交通大学-江宁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 心”合作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示中心、

7、中国航天3D打印研究中心、市3D打印科技公共技术平台、全国增材制造(3D 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大学机械学院正文教授在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217会议室作了题为“增材制造(3D打印)的现状与发展”的讲座,12、大学增材制造研究中心、矿机集团股份3D打印联合实验室13、由理工大学、德ConCEPT Laser和福斐科技发展共同主办的中;;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这也是迄今该 行业国高校中最高水平的国际化联合实验室。3D打印门类众多。从 材料上分,有树脂、塑料、金属、瓷等;从能源上分,有激光、电子 束、紫外光等;从方法上分,有同轴送粉、立体平版印刷、激光分层 实体制造、

8、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等。德国ConCEPT Laser -直被视 为最具前景的金属激光熔铸领域的先锋,同时也是该领域的顶级供应 商之一。福斐科技发展则始终活跃于国三维扫描,并迅速成为该行业 的国领导者。14、被誉为“中国立体打印机第一人”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副院长、3D打印研究专家、滨湖机电董事长史玉升,3D 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史玉升团队研 发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入选。目前,全球3D打印,原理都是 薄型层面堆叠,国以华中科技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运 用技术各有侧重。华科侧重于金属材料打印的研究,用金属粉末为材 料,靠激光烧结成型,这种技

9、术难度大,但好处多。15、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清华大学 林峰教授分别针对非金属类、金属类、生物类增材制造技术作了主题 报告,海尔集团、隆源自动化成型系统代表企业界作了主题报告。16. 2013年2月25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心挂牌 成立,中心主任是莫纳什大学材料工程系华教授,吴鑫华教授同 时还担任澳大利亚联邦轻金属研究中心主任。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 心的吴新华与同事们以其合作单位法国公司“赛峰微透博”的一款 引擎为基础,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被称为辅助动力组件的装置,它 能发电,但不产生推力,有众多用途,包括可辅助启动飞机的主发动 机。空客公司、BAE系统公司、

10、赛峰集团微型涡轮公司、欧洲宇航局、NASA兰利实验室等企业和研究机构与吴鑫华教授以及澳大利亚联邦轻金属研究中心长期进行轻金属材料领域的合作,它们对轻金属材料 的增材制造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是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 心未来的重要合作伙伴。莫纳什大学增材制造中心主要从事轻金属粉末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包括选区激光熔融(SLM)以及直接激 光制造(DLF)工艺。吴教授任教于莫纳什大学材料工程系,她是在航空航天和轻金属领域具有国际声誉的顶尖科学家,很显然,她也是 一位华人,最早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毕业的。据天工社了解,之前她 从英国来到澳洲专门负责ARC卓越中心。17、建军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

11、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教授;召5新宇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 家实验室教授曾晓雁领导的激光先进制造研究团队,完成的“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俗称激光3D打 印技术)”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解决了航空航天复杂精密 金属零件在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及减重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18、云集中国工程院卢秉恒、关桥、培根等八位院士,吸弓|英国增材制造协会主席Graham Tromans,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理事长Marc Goldsmith,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200多位增材制造

12、 专家学者,第15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一一2012年增材制造技术国 际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增材制造技术学术会议在隆重召开。19、大学增材制造与组织修复专业21、20、交通大学的卢秉恒院士、清华大学的颜永年教授、华中科技 大学的王树槐教授等是我国快速原型技术研究的先行者,并且都取得 了卓著的成就。而黄卫东在国首先创造性地发展的激光立体成形技 术,把快速成形技术从制造“原型”发展到直接制造具有极高力学性能 的致密金属零件。快速成型系统的科研团队主要包括清华大学颜永年团队、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研究团队、交通大学 卢莱恒团队和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团队等。一、颜永年团队(清华大学)涉及上

13、市公司:海源机械(002529)、科达机电(600499)、锻 压(300280)。号称“中国3D打印第一人”的颜永年教授曾作为总 设计师完成了 5台套世界级的我国重装行业和国防上急需的重型液 压机设计,包括:中国最大的换热器板片成形压机-4万吨板料成型 压机()、世界最大的重型厚壁钢管垂直挤压机-3.6万吨垂直钢管挤 压机()、我国最大的精密航空模锻液压机4万吨航空精密模锻压机 ()、远东地区最大的具有挤压功能的模锻液压机-3万吨核电精密 模锻压机(昆山)。2012年4月至今,颜永年为昆山永年先进制造技 术董事长。早在2003年,科达机电(600499)便与颜永年共同投资设立市 科达机电科技

14、开发,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与 颜永年出资比例分别为60%、40%。采用颜永年团队转让的技术,科 达机电仅于2010年就生产了 1200台48007800吨压机,其中许多 为出口产品,创造产值约20亿元,为世界压机业界之最。隶属锻压(300280)的永年重型锻压设备设计研究院”正式揭牌 后,成功吸引我国著名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团队整体加盟, 是锻压(300280)近年转型升级一大举措,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大型液 压机和机械压力机研究与开发,加速相关品种升级换代。1月31日,海源机械(002529)公告正式承认联手昆山永年先 进制造技术,参与建立3D打印制造实验室。海源机械

15、称,截至公 告发布之日,3D打印制造实验室正在筹建中。二、王华明团队(航空航天大学)涉及上市公司:中航重机(600765)、ST航投(600705)、南风 股份(300004)资料显示,王华明是航空材料与结构研究部首席科学家,国激 光制造的学术带头人,北航团队领头人,在钛合金结构激光快速成 型工艺、成套工艺装备及工程化的研究方面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北 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华明教授带领他的创新团队,围绕大飞机等 国家重大专项及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研制出代表着先进 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在重大装备制造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高性能 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使我国成为目前

16、 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并 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成果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也是北航9年来获得的第八项国家科技 奖励一等奖。多年来,团队一直与飞机设计研究所、第一飞机设计研 究院、航天一院等单位有着紧密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今, 学校在市的大力支持下,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在组建了中航天 地激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南风股份子公司所投资的3D打印项目中,也出现了王华明的身 影。根据南风股份2012年8月发布的公告,其子公司南方风机研究 所将投资”重型金属构件电熔精密成型技术项目,总投资1.68亿元, 资金由南方风机研究所自筹。值得注意的是,风机研究所的二股东、 持股31%的王华明就是国3D打印领域最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