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942608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财政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政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学名词解释注:以下答案均来自财政学学习指导书1.财政:(1)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与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2)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语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P1)2.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P2)3.影子价格:即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状态下,能够反应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

2、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P16)4.BOT方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私营公司,由私营公司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项目公司在项目经营特许期限内利用项目收益偿还投资及运营支出,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特许权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P28/55)5.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率。(P34)6.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

3、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人们“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在正常年份人们可容忍税收水平比较稳定,公共支出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即使税率不变,税收收入也会自动增加,相应的公共支出水平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公共支出大幅度地上升。当社会“剧变”时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就会下降,但政府会设法维持可容忍税收水平,结果公共支出水平虽有下降,但不会回复到原来的水平。)(P34)7.现收现付制: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不留

4、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P70)8.完全基金制: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为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P70)9.“档次爬升”效应:以累进所得税为主题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会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的份额将有所减少。(P81)10.起征点: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P92)11.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

5、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P91)12.黄宗羲定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研究历代赋税制度更迭演变的基础上发现:)每次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会涨到一个比改革之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P121)13.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应,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P164)14.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P165)15.粘蝇纸效应:由于参加公共决策

6、的人的偏好不同,而且在公共决策中的影响力也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使得中央的补助“粘”在政府部门中,而不是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像一个人那样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寻找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配置状态。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补助被“粘”在公共物品上。(P180)16.专项拨款:是一种与无条件的均衡拨款相对应的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P180)17.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这个财富增加方,通常是政府。(P192)18.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标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P192)19.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决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P206)20.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意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政策。(P206)21.出口退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P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