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940813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孩子当“人”养,是另外一种教育方式!只有把孩子当人养,让他学习自理、学习自己思考、学习自己做 决定,把他当成个单一制的、有尊严、公民权利可以代行权利的人一 样去养,孩子才会长成出现异常的、有血有肉的、可爱的、有感情、 懂感恩的人。六岁的大旭大大的让我刮目相看了一回昨天晚饭后,她照例给我们分享她的幼儿园生活。她女同学在幼 儿园有两个相好的小女同学,她们自己封为“姐妹三人组”。大旭的 大部分幼儿园生活,都跟这两个小女生有关。据大旭讲,她白天给两个小姐妹分享了 “生孩子的故事”!用大 旭的话说:把她们七个快吓死了,她们不知道高家岭生孩子有这样 疼大旭饶有兴致地说开了: “生孩子这事,分为两种,一种

2、是打麻 药的,一种是不打麻药的(天啊,当时听完这句话我都倒抽了一口 气)。”继续听她细细讲来,才知道,原来她说的两种都是剖腹产。“打麻药的,就从后背脊梁骨那儿把麻药注射进去(真不知道都从哪 听完来的),打麻药很疼,你想想,用针刺到你骨头里”“不打麻药的呢?就让医生叔叔生生的用刀子割开肚子,把孩子取出来,血流的到处都是一个医生抱女孩去洗澡,另一个医生再 把伤口缝上”。大旭描述时,绘声绘色,极尽痛苦之情,我都听 呆了还好,她所知道的生孩子,除了血腥和痛苦,没有什么其他的东 西。我松了一口气,问她从哪听来的,她答:“我本身就知道。”讲完“生孩子的故事”,大旭津津自得,透露明天还要给小姐妹 们透漏讲讲

3、“发育”的故事!如果说生孩子的故事让我很吃惊,这“发育”的情节更是让我喘 不上除开气来了,我感觉我胸部的肌肉都抽动了。我又试探她:“要不你先对给我讲讲大旭附在我眼睛边说:“不能让爸爸听见。”我表示可以,回头 支使她爸:“你戴上耳机看视频去”,她嗯乖乖坐到了电脑桌旁。然后大旭又讲起来了,先给我讲了 “乳房的故事”,告诉我:“女孩子会慢慢长大,成长的过程中,乳房就慢慢鼓起来了,当胸部刚开始发育时,会有点疼,这时不能让别人碰你,还得让妈妈给你买 合适的胸罩”“乳房开始没有奶水,只有生了孩子才有奶水呢,那是宝宝最好 的食物”一一讲到这,大旭又插话:“刚生了我,你都不知道喂我吃 奶,饿得我哇哇哭,真是个

4、傻妈妈”接着她继续讲“例假”的故事,当然,她讲得很文雅:“当女生 长大到十六、二岁,在自己小衬衫发现有红红的东西时,就要告诉妈 妈。让妈妈给自己准备卫生用品,例假期要注意保护身体,不能着凉, 不能游泳,如果不舒服还可以跟老师核发不上体育课”大旭讲得又通俗又科普,这些比较难以启齿的焦点问题,她居然 讲得好玩又温暖,因为讲述基调人格是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的自我 保护。听大旭讲完,我和老公虽然惊呆了,大旭爸根本就没人戴耳机, 他一直在听妖精闺女讲呢。还不等我插嘴,大旭爸就问:“大旭,谁告诉你这么多的?”因 为,我俩都是七八十年代母亲的保守父母,这些不太容易惟独的事情, 我们绝不会这么早说大旭。谁知,

5、大旭又坦然又自豪地说:“我从书上看的!你忘了妈妈,上次咱们出去图书馆,有一本女孩儿的秘密,那上边写的经她提醒,我忽然记起那本书。当时我对不够那本书还比较敏感, 大旭想要看时,我还先提前拿过来,审核了一下书的内容。没料到,大旭看过后就漏掉了,还用她自己的语言讲得这么绘声 绘色我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好是坏。对女孩儿来讲,早早知道身体的秘 密,并懂得一些防护知识,大概也不坏吧。不管怎么样,孩子自己从 书中看到了,作为家长我们也没办法阻拦。自从孩子能自主阅读后,她颇感兴趣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感兴趣C 喜欢阅读是好事,但我心依然惶惶然,我她从书中看到许多这么小孩 子不宜多接触的东西。即使是经典作品,也免不了有

6、许多儿童不宜的情节描述。比如 天方夜谭,也称一千零一夜,开篇就有许多儿童不宜的描述 并且,几乎所有的名家作品,都会有类似情节。既然抹不掉,不如坦然接受吧昨天早饭,我看大旭捏着兰花指吃鸡蛋,忽然觉得我快不认识她了。兰花指捏着东西吃饭,这绝不是我的做派。而我的大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外面的东西和书中的世界所影响,在她成长的路上,她学习一切,探索一切,她的触角之深之广,已经越过了我能全部帮她过滤的范围。成长的路,大概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吧。总会有一些东西,要孩子自己用试错再试错羞涩的方式去层层蜕掉那些幼稚和青涩。面对孩子的高速度成长,家长们不免惶恐、震惊,继而想要探寻 女孩的心理,再而试著控制孩子。前两天

7、浏览新闻,被一则新闻攫住了眼球:留美北大生写 1.5万字长信与父母决裂,这则体育新闻的关键字是“留美北大生”、“高考状元”、“ 12 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 年”,句句惊心。化名王猛的尖子生,前半生一路开挂,从小成绩就数一数二,而他拉黑父母,和父母决裂,反而因为从小父母对他“关爱过度”。据王猛描述:“从小到大,他的吃穿住行都是父母说了算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性,在小时候他由于父母严控只让他好好学习,所以其它事情全都包办, 导致他小时候连鸡蛋都不会剥,而这成了亲戚甚至同学的嘲笑话题。“高中毕业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 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

8、面 的学校上学,但遭到父母的拒绝。尽管后来考上东大,相恋也因社交 障碍很难与人交往。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 依然没有。“在离家前,父母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当面她之 后多多照顾”。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沟通他同学了解他的 情况。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而王猛的父母却不明白,儿子刽子手为什么老是揪住过去不放C 在他们看来,事事帮孩子做得好决定,是为了帮孩子做选择,为他过 滤环境,可以保证孩子成长环境的单纯。网络上,指责父母的声音有,谴责王猛的呼声也很多。但我却觉 得王猛王猛自爆的那些善良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父母 占绝大多数的责任

9、。不尊重孩子、过分干涉孩子,把孩子的思想、行为甚至人生当成制式发展模式来设计,无疑扭曲了一个本性生命的天性,腐蚀了他自 然成长的规律。花朵那么娇嫩,它应该在温室效应被保护,可终有一天,花朵会 冲出温床的,外面的风吹雨打,它还能适应么? !包办孩子、免除孩子成长的试错机会,说到底,还是不把孩子当 成“人”来看,剥夺了孩子的价值观发育期,却要在他生理年龄成熟 时,有着和身体匹配的“完美情商”。而父母的包办,大多数,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窥探孩子 的隐私,满足自己隐秘的控制欲。怪不得人常讲:最伟大的父母之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又有多少父母,能把孩子当成“人”来养,淡定守候他长成他原 先的样子呢?

10、 !对我独自一人带大旭二旭这事,常有人抱着“同情心”来关爱我: 一个人带俩孩子很累吧,肯定相当不容易。见我摇头否定,他们又质疑:怎么做到的呢?我最想说的居然是:把他们当人养,而不是当宠物养太多家长,把孩子当宠物养,生活中包办,精神上控制,最后还 要抱怨孩子不好带,没教养,情商低中国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太危险”:每个年龄段的言行、成长标准,确实如刻在尺子上的刻度,如不 达标准,太快或太慢,都会遭到父母质疑及至干涉。我自认为对孩子已经很开明,可当大旭序言看了从图书馆借的书, 讲了一些基本的生理释义时,我还思忖犹豫了半天:这,是不是不好?没有人权的孩子,除去被控制行为、思想、成长状态,还常常被 父母当做“私有物品”发泄一己之怒气。之前耸人听闻的:丢手机男 孩儿被母亲狂揍几个小时致死,华裔夫妇暴打女儿案件误杀案件,哪 个父母将女孩当做一个“人”看待过?不允许孩子健康发展自己的情 感,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设想,更不允许他们跳出格子做事。惨案之下,推卸责任却还有为揍孩子致死的母亲开脱:没有丈夫 在身边她长期压抑太多孩子,被放进特定形状的盒子里,不从,就生生砍掉,若他 长成,又被责备:“怎么这孩子如此呆板,毫无弹性,不像正常人。”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做父母,固然劳苦艰辛的一场修行。试着 把孩子当“人”养,放下压制隐秘的探寻和控制心理,孩子若想长成 真正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