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937671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白面民族小学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 53 姓名: 编制人:五年级语文组 日期:2014.12.12课题:22. 狼牙山五壮士(精读) 【第二课时】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自研课导学】 晨读课:(20分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0分钟)预习自读自悟:自读自悟狼牙山五壮士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中华民族屈辱历史、和抗战时期的人民英勇抗敌的事迹。 自主积累:积累文中描写课文中表现壮士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 自我感悟:感悟文中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和革命气概。 【展示课导学】(时段: 上午 )学习主题(1分

2、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A.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感受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 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品读课文感悟英雄气概内容:品读课文,感悟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学法: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真让人痛快淋漓、热血沸腾。细细地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来并旁批自己的体会。 (预时7钟

3、)对学分享: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读一读:对子互读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预时3分钟四人互助组:学科小组长负责冲刺:五壮士是如何跳崖的?挑战: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预时5分钟十人共同体:科研大组长负责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过关:小组长抽背本课描写五壮士跳崖的段落。预时10分钟主题: 品析文本 传承精神方案一:品文我在行建议:1、品析第25自然段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畅谈自己的体会。2、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发动全班积极参与,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方案二:勇士精神我总结建议:1、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课文中描写五壮士跳崖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描写的

4、句子,体会勇士的精神。 2、能够发动全班共同探讨,调动起热血沸腾的同学积极参与互动。方案三:无字碑上我题词建议:此时,你正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一字未刻的汉白玉的纪念碑,你最想刻上什么呢?赶快动手吧!(预时26分钟)随堂笔记一从五壮士的口号中,我读出了随堂笔记二我给纪念碑题词:等级评定: 研读文本感受勇于献身精神内容:研读课文,感受五位壮士勇于献身的精神。学法:1.英勇跳崖,感受献身精神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读完后思考:(1)五壮士是如何跳崖的?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2)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书写随堂笔记一)2.情感迸发,以情促写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

5、对一字未刻的汉白玉纪念碑,你最想给纪念碑题题词什么呢?(书写随堂笔记二) (预时8钟)【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基础题一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寇( ) 狠( ) 雹( ) 壮( ) 跳( )冠( ) 恨( ) 苞( ) 状( ) 眺(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全神( )注 居高( )下 斩钉( )铁 横七( )八 ( )壮( )河 粉身( )骨 惊天( )地 ( )腔( )火 坚( )不屈 气( )山河 发展题三、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词、句。词: 句: 四、 体会加点句子的好处。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提高题五、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单)1、今天你需要培辅吗?要( ) 不要( )2、效果描述:好( )不好( )教师签名: 【自主反思】(日反思)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