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9319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范文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近些年来,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已逐步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走上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 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如:把环境保护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环保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认污染认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三同时” 制度;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度等一整套深化环境管理制度。这些 政策制度在我国80年代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未来20年中,随着经 济的高速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强化这些政策对于保扩和治理环境的 导向作用。经济、能源与环增协调发展政策,是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在相 同目标下,将其综合优化的产物。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能源管理 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均应加强其宏观调控能力与作用,使经济、能源下环境协调发展政策,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最付款效益。(二)、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 不可少的条件一个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

3、比例问题,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 个重要问题。比例大小与环境目标相关,是实现环境目标全部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环,同时又 是制约环境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欠帐严重,如 果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帐难清,新帐又欠,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适当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痪,是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能源与 环境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六五”时期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占同期GNP的 0.5%,“七五”时期提高到0.7%。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既考虑到实师2000年环保规 划目标的需要,又考虑到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

4、今后20年,我国环保投资额占同 期GNP的1%是比较合理的。按本课题预测,到2000年,10年累计GNP的1%为2930亿元, 也就是说,这个比例的环保投资只能满足“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的最低目标(2000年 国家环保规划中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环保投资为2600亿元)所需投资。在增加环保投资占GNP比例的同时,还要继续疏通已有的资金渠道,开拓新的资金来 源。比如,对治理污染贷款实生较低利率或采取一定的贴息补偿轻声环保项目实行免税以及 采取集资、合资、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且等方式,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同时, 应注重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的效益。(三)、继续和更有效地贯彻落实我国80年代初制

5、定的能源战略方针,完善相关的配 套政策,强化其响应能力90年代,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仍需继续和更有效地贯彻落实我 国80年代初制定的“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战略方针,进一 步完善与其相关的配套政策,使之对市场不断增长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响应能力,确保国民经 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其相关的配套政策主要包括:除广泛的改革措施外,另快能源价 格改革是改善我国能源效率和提高能源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价 格,不仅可以鼓励设资者对能效高、成本效益好的节能技术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也有利于 节能工作由管理措施向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的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

6、提高节能投资的宏观 经济效益。尤其是合理的能源价格,可以真实的反映节能项目的效益,而节能项目的效益又 是选择节能项目的前提。改善有关部门对节能投资的管理方式,除节能示范项目外,改变 严重依赖由国家划拨的有补贴的节能项目投资方式。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的政 策,以拓宽节能投资渠道,形成一个鼓励对节能项目进行投资的机制。如建立专门节能提供 资金的机构,并根据节能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其提供不同程度的优惠利率。再如,为提供节 能投资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实行资源税、能源税、所得税及财产税的减免优惠政策等。把 节能工作推向市,建立和完善节能项目管理、投资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实施、 独立核算及核查

7、验收等制度,使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及时得到反映,确保效益好的节能项目 能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节能实质上是一种相对于自然资源更谦价的能源资源。节能应 与其他资源一样使之形成产业,并纳入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昼快制定出一套计算、考核 节能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指标体系,使其系统化、正规化、标准化,纳入新的国民经济统计 核算体系。(四)、依靠技术进步,深化环境治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环境保护来讲也是如 此,离开科技进步不仅难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就是做到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也是很 困难的,只有以先进的防治技术为基础,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监督才能实现控制污染、改善 环境的

8、目标。我国目关推行的污染控制技术过于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 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以火力发电厂为例,日本目前所有燃用矿物燃料的发电厂均为大型发 电机组,但除珞璜电厂和白马山电厂安装了排烟脱硫装置外,火电厂SO2排放仍处于失控状 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应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低投资、低运行费用、 商效率、高效益、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火电厂排烟脱硫污染的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如:锅 炉燃烧过程中的烟道脱硫、脱氮、大型流化床燃烧技术、施转喷雾、炉内喷钙技术等。(五)、进一步发挥节能技术对改善环境的作用节能技术作为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已形成世界潮流。先

9、进的节能技术本身也是较好的污染防治技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继续强化节能的作用。 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达到既节约能源又防治污染的双重效益。如:采用低污染的 燃烧技术、推广和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发展工业和民用型煤、开发 各种洁净煤技术等。另外,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经较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如各种先进、高效的 成套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与装备。(六)、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增强国民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当列入国家、地区和有关部门的各项中、长期科技 发展规划,对重要的环境保护课题应优先安排。积极研究和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先进工艺、 技术和装备,限期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积极推广、使用环境保护产技新成果, 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和社会风尚。(七)、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因此,我国在环境问题 上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 引进这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我国的环保事业,使我国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经济、 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