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93053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核心知识点汇总(*标记的知识可不作为核心)第1章 引言概念:信息信息表示:线性结构(向量、链表和栈)、树、图信息处理:硬件过程、软件过程和人工过程图灵机:结构、工作过程和特点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摩尔定律科学计算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T、CBE、CAI人工智能(AI)计算思维过程:图灵机工作过程原理(方法):图灵机特点离散状态有限自动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原理存储程序原理计算装置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性各章的逻辑联系结构:图灵机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应用(作用/意义):冯.诺依曼体系结构VS自动化摩尔定律VS现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思维VS问题求解VS

2、计算机问题求解第2章 计算机基本信息表示概念:进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信息表示和处理的物理实现:二进制存储的逻辑电路、二进制加法逻辑电路原码、补码、反码、补码加法运算、补码溢出定点数、浮点数、浮点规格化编码概念、机内码、输入码、输出码、ASCII码、汉字国标码过程:原理(方法):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相互转换信息存储和运算原理变量、状态、状态转换、转换法则补码的加法运算、溢出判断输入码到机内码的转换、机内码到输出码的转换结构:定点数表示结构浮点数表示结构应用(作用/意义):二进制在计算机信息表示和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和意义第3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念

3、:存储程序原理主存地址软件指令、机器指令、指令集RAM、ROM、EEPROM常见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光电鼠标的分辨率;LCD显示器的屏幕尺寸、响应时间、分辨率、点距、色彩度、可视角度;激光打印机的速度、分辨率过程: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指令执行的一般过程*(CPU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方式:程序查询、中断、DMA)原理(方法):*(常见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光电鼠标;LCD显示器;黑白激光打印机)硬磁盘的存储原理、存储结构、容量计算光盘的存储原理、存储结构、类型结构: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硬件构成CPU的基本结构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及意义(包括各层次涉及的概念)应用(作用/意义):总线的作用、构成;

4、(*常用总线标准)、总线带宽第4章 操作系统概念: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进程的基本状态、常用的进程调度策略虚拟内存文件、文件名后缀、文件命名的要求、文件目录结构、常见文件系统常见操作系统过程:进程管理与调度的主要内容(指的是进程管理与调度的主要工作:程序运行时首先创建对应的进程,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根据进程的状态,调度器决定调度哪个进程,根据进程序的情况和消耗时间,决定是否将进程挂起;根据进程的情况,决定是否撤消进程。)内存管理的主要内容:内存的分配与回收、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弱化)、为OS和程序提供保护、虚拟内存(不含物理内存的具体管理方式:连续存储管理、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等)应

5、用(作用/意义):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动手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安装。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MS Office Word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为依据。第5章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概念: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域名、URL过程:Web访问过程(从浏览器端请求到服务器端响应的过程);电子邮件的基本收发过程原理(方法):互联网常用接入方式(主要介绍ADSL、局域网接入、无线接入方法);Web浏览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介绍URL作用、HTTP协议功能、超链接作用、Web服务器功能;结构: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硬件结构,包括交换机、路由器、

6、传输介质(有线、无线)的作用;TCP/IP体系结构,主要介绍分层思想、每层功能、协议的作用(强调封装和拆封)、IP地址的作用和构成(点十计数法、可不讲IP地址分类)、子网的作用以及子网掩码应用(作用/意义):域名解析的作用;C/S和B/S架构的区别,可以从Web浏览的角度介绍B/S,利用电子邮件介绍B/S和C/S的区别第6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概念: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数字音频、颜色模型(RGB、CMY)、位图、矢量图、数字视频过程:声音的数字化过程、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原理(方法):数据压缩的方法、计算机动画的原理结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应用(作用/意义):影响数字音频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数字

7、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常见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图像文件格式、视频文件格式、动画文件格式第7章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三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主要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过程: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两次抽象:概念模型设计(建立E-R模型)、逻辑模型设计(转换为关系模型)原理(方法):数据建模中的抽象思想关系的数据操作:三个基本运算(选择、投影、连接)*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介绍域完整性)*MS Office Acce

8、ss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及完整性验证、数据更新(增加、修改、删除)、数据查询结构:数据模型的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关系的数据结构:用二维表表示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框架)、属性、元组、候选键、主键、外键*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人-机系统应用(作用/意义):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陷DBMS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第8、10章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概论概念: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加密、解密、病毒、蠕虫、木马过程:加解密的过程;存储介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威胁,重点介绍摆渡攻击;手机通信过程中的安全威胁,重点介绍信息泄漏原理(方法):*病毒、蠕虫、木马危害计算机及网络的工作原理应用(作用/意义):加解密主要用于保证数据的机密性;防火墙的防护作用;安全套接字(SSL)可在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中起到防护作用其他类别:信息安全的五大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密级的分类;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手机等通信设备的安全管理第9章第9章计算思维与计算机问题求解概念:计算思维、计算、算法、程序、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过程:计算机问题求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原理(方法):计算思维的典型方法算法的描述方法*常用的算法设计策略*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程序的结构;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应用(作用/意义):计算思维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