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92963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吨行车检修程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沙角 A电厂设备检修程序文件Q/SJPS-ZY-A_EMD.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检修程序设备编号: A9675300设备全称: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编写:黄新平审核:批准:版次: C页数: 12 页2012-01-04 发布2012-01-05实施关闭沙角 A电厂发布附录(规范性附录)1 目的1.1为所有参加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A 级检修工作人员提供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 规范检修行为和道德, 确保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检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标准。1.2对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2、 A 级检修工作进行安全、 健康、环保方面的风险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为参加检修公司检修工场 50 吨行车 A 级检修的工作人员降低安全、健康、环保方面的风险提供参考。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A 级检修工作。3 概述3.1本次检修任务:对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进行全面检查、清洁、独体结构解体0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检查、缺陷处理及重力荷载试验。3.2本次检修停工待检点: H 点,是为重要或关键工序设置的必不可少的质量监控点,需经质检员到现场认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共3个 H点。3.3本次检修现场见证点: W

3、 点,电厂质检员与施工单位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检验施工质量情况并认证的质量检验点。共 2 个 W点。4引用文件发电厂检修规程水利电力出版社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水利电力出版社热力安全工作规程水利电力出版社特种设备安全标准-沙角发电 A 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安全总局5修前准备5.1安全措施及工作票5.1.1凡参加检修工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厂的习惯性违章管理制度、工作票管理制度、操作票管理制度、脚手架安全管理制度、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临时工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灭火器材管理制度、临时电源敷设管理制度、 NOSA 安健环五星级管理标准和

4、要求。5.1.2按工作性质要求办理好工作票。5.1.3与维护人员一道到检修设备现场,对照工作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隔离措施及内容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合理和完备。落实安全措施。 有安全措施未落实或不完善风险!确认 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已在隔离位置, 严防待修设备返送电的可能。5.1.5工作负责人确认工作中所列的安全措施全部执行并正确妥当,然后在工作票上签名。5.1.6工作中严禁随意扩大工作范围。5.1.7检修前应详细阅读 检修工场 50吨行车 A 级检修程序和核对预防性试验标准及运行中出现和存在的缺陷,便于针对处理。5.1.8所有工作每年天开始工作前应确认检修工场50 吨行车 开关在隔离位置;

5、工作负责人必须严肃认真地向参与检修的所有检修人员交待清楚设备带电部位、安全隔离措施以及注意事项。5.1.9检修现场附近不属于检修范围设备,必须装设临时围栏或警戒带。,必须做好防止坠落措施。见证点 W16 检修工序6.1 检修流程办理工作票及安全措施确认 W-1 检修工场 50 吨行车电气、机械控制部分清洁H-1检修工场50 吨行车机械部分刹车系统调、齿轮、减速器 、车轮、滚筒、 滑轮组1、车轮轴与轴承解体检查H-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检修工场 50 吨行车 重力荷载试验清理现场、H检-修3工作终结6.250 吨行车电气控制部分清洁W-2吸粉尘

6、、清洁,有灰尘产生!佩戴防尘口罩污染空间及周围设备风险!使用吸尘器,完工后清洁现场,并将粉灰尘倒进指定回收点。有高空坠落风险!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带系在牢固构件上,且高挂低用。触电风险! 电动工具要有良好接地并配置漏电开关。用吸尘器全面清洁六个方向控制柜内部灰尘吸尘器无法清洁的可使用吹尘器吹灰,但应做好防污染环境及防止将灰尘污染设备。吸尘器吸不着位置可用毛刷和棉纱布清洁,尤其是变压器各部及、功率模块、各个绝缘支持瓷瓶、线圈绕组、附属器件上的粉灰尘。油污则用白布沾酒精擦拭干净。6.3 检修工场 50 吨行车机械部分 刹车系统调、 齿轮、减速器 、车轮、滚筒、 滑轮组、车轮轴与轴承解体检查

7、配戴安全冒、手套、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合适的工具;机械伤人风险!正确使用扳手;依次拆除刹车系统调、齿轮、 减速器 、车轮、卷筒、滑轮组、 车轮轴、轴承、钢丝绳并做好标记。齿轮与减速器解体检查(1)拆解减速器清洗检查齿轮磨状况(2)齿面的检查是否光亮平滑(3)轴的齿轮检查是否损伤,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10%(4)轴承检查是否顺畅、转动灵活(5)齿轮油更换(6)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保证不漏油。6.3.3 检查车轮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检查车轮踏面磨损程度应小于1%

8、(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小于0.5-1.5%(3)检查是否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4)检查是否有车轮裂纹(5)踏面椭圆度检查是否均匀(6) 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 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 应报废。(7)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1)卷筒绳槽检查是否光亮平滑(2)卷筒表面检查是否光亮平滑(3)卷筒轴检查光滑平直(4)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1)拆洗检修滑轮组,检查有无裂纹(2)滑轮槽应无磨损(3)轴孔应无磨损(4) 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 ,圆锥度不大于 5% ,超过此值即应更换6.3.6 车轮轴与轴承3文档来源为 :从

9、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检查轴颈是否有磨损、裂纹、变形(2)如有裂纹应做填焊、抛光处理(3)滚动轴承更换(4)滑轮轴承间隙应紧密(5)轴键间隙检查是否合理6.3.7 制动器(1)制动摩擦片损伤程度应小于5-10% ,否则给予更换(2)制动轮检查是否光滑平整制动轮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制动轮与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及其中心线的偏差小于2%制动轮安装后,轮缘摆幅小于2%制动轮与联轴器应紧密(3)小轴、心轴、轴孔是否光滑平整、清晰(4)制动臂与工作弹簧调整合理工作位置(5)制动器杠杆系统灵活、可靠6.3.8 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 1)起升机构的轴,不允许有裂纹( 2)电动机

10、与减速器的位移检查,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3)卷筒和减速器轴线偏差,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4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4)小车轮距偏差,由于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当轨距 2.5m,允许偏差为2mm,且主从动轮相对差不大于2mm,当轨距 2.5m,允许其偏差不大于3mm,且主动轮相对差不大于3mm( 5)小车轨道标高偏差,当小车轨距 2.5mm,允许偏差为3mm;轨距 2.5m ,允许偏差为5mm( 6)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的偏差,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1/2 ,-腹板厚度( mm),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不小

11、于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23mm( 7)小车轨道接头偏差,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 1mm( 8)小车轮端面水平偏差,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主向相反, 1-测量长度( 9)小车轮端面偏差,不得大于D/400( 10)小车轮踏面偏差,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1 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mm( 11)小车轮距偏差:允许相对偏差为4mm6.3.9 大车运行机构(1)车轮偏差 偏差 1mm(2)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动平衡检查(3)轨道检查是否平整光滑轨道外观平直纵向倾斜度轨距偏差 偏差 1mm两根轨道相对高差偏差 1-3mm6.3.10 钢丝绳(1)有断丝时更换(2

12、)径向磨损量 2-5%(3)变形的更换(4)钢丝绳润滑不够的应加油护理(5)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70% 的扭结,绳芯处露,断股者应报废5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换新钢丝绳6.4 行车空载试运转试验合格6.5 行车 负荷试运转试验合格及交验。,离地 100mm停留 10min。停工待检点H 26.6 整车(包括驾驶室)油漆刷新6.7 清理现场、检修工作终结现场清洁。有搬运工器具时砸伤人风险!正确使用搬运工具。清点工具及所有剩余材料,并清理工作现场。由工作负责人全面检查无遗漏后,撤离所有工作人员,结束工作票。停工待检点W-27 质量控制与验收7.1 检修公司检修工场50 吨行车质量安全控制表;见附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