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印染工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91301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工印染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工印染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工印染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工印染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工印染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工印染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工印染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工印染工艺摘要:在美术课中让学生尝试手工印染的设计与制作,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从而学习古老的民间染色工艺,这不仅是学习 和掌握一种手工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 识到手工印染工艺是世界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他们保 护人类遗产、古老的手工艺术、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键词:手工艺;手工印染;蜡染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手 工印染属于民间手工艺的一种,印染手工艺品种繁多,包括雕版印、蜡染、 手绘、扎染等,用于制作衣服、被面、床单、门帘、头巾、包袱皮、裹肚、 围腰等。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

2、染手工艺。蜡染具有广泛的社会 认知度、影响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制作工艺简便、有趣,基本工艺 是将蜡加热到一定温度融化后涂绘于设计好图案的织物上,然后将织物浸 入染缸中染色。由于染料不能浸入涂过蜡的部分而形成了局部防染,保留 了底色花纹,经过冲洗、脱蜡等后期工艺,布面就呈现出色底白花或白底 色花的图案,成为蜡染工艺品。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用于制作服饰 和各种生活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中学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中是技术性的动手操作,强调创意与实践以 及技术意识的培养。手工活动中,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 的意愿、情感和感受,同时将内心的冲动、体验、态度、评价转化

3、成一种 外在的、可见的形象或符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完整性。由此可见,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手工艺制作课程的加入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我把手工 印染工艺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研究经验与各位同仁分享。一、做好前期的充足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在研究蜡染的时候,我曾两次出去学习,先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参 观学习,他们那边的印染方法主要是靠黄豆粉和石灰粉相调和的防染剂来 完成。具体方法是把预染的白布铺平,罩上镂刻好的牛皮纸花版,用抹子 把浆状的防染剂刮到花版上,使其漏印到布面上,待干后,放在染缸里染 蓝,经过多次浸染,待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成。第二次,又赴乌镇东栅参 观学习,他们的制作工序和南通一样都没有用

4、蜡来做防染剂。回来后,我开始自己研究蜡染,由于苏州很少有人研究蜡染,为了能 顺利地开展蜡染的研究,我专门让人从贵州购买了蜡染制作材料,并在高 中开设了蜡染课,从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 法尝试制作。设计这一课时,一要充分考虑到尽量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满意 的教学效果;二要考虑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适应才更容易促进学生主动 地学习。为了让蜡染研究能有动力持续开展下去,去年我申报了蜡染的课 题,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 动手制作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 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促进教育创新。材料准

5、备好后,教师的课前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 熟悉整个制作过程,了解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不同 制作工具的特点和绘制技巧,为课上示范和辅导做好准备。同时,通过课 前实践,还可以制作出一系列的示范作品,为课上讲解和辅导提供有针对 性的范例。课前实践要结合具体上课内容,侧重各种基本的画蜡、绘色方法,从学生易明白、易掌握的入手,循序渐进。最后可综合运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绘制工具,制作几件完整的作品,以便课上提供学生欣赏、观摩。二、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为使教学能顺利进行,我作了一个紧密的时间安排。第一节课,进行 理论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蜡染基础知识相

6、关的内容;第二节课, 收集制作工具及作品纹样的设计,为下面具体操作做好硬件准备;第三、 四节课,学生根据设计的纹样进行画蜡制作;第五、六节课,染色过程; 第七节课,整理学生作品,举办习作展览,做出合理评价,实验心得;第 八节课,深入开展民族文化的研究。1. 理论知识学习阅读大量印染相关书籍文章,并上网收集各类印染视频进行学习,通 过制作演示、作品欣赏、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引导其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以达到本次课的预期目的。2. 收集制作工具及作品纹样的设计(1)收集制作工具:对于手工课来说,相关的设备、材料、工具是 非常重要的,这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所以,上课前学生

7、必须准备好课上 要使用的工具材料。教师可事先备齐制作蜡染的工具和材料,以直观的实 物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制作蜡染所需的常用材料和工具的性 质。例如,蜡刀和蓝靛染料都是来自民间,故教师可通过课前走访蜡染厂 家、作坊及网上收集,最好提前定制,以便教学能顺利进行。(一时无法 买到蜡刀,可以动手制作。我校学生上课前考虑到蜡刀使用的缺点,特意 到化学实验室找来滴管、三脚架、酒精灯等进行化蜡、点蜡制作,效果也 很好。也可准备几支不同型号的毛笔来画蜡制作。若无天然植物染料,可 用合成染料来代替。若无退蜡用的设备,如电炉、火炉等,可用旧报纸、 烫斗也可以)。总之,最好向学校申请事先配备好专用教室,配

8、齐安全设 备等最佳。所以,必须作好一切准备才能让教学得以顺利开展。(2)环境布置:为了让蜡染教学能顺利开展,老师还要提前准备宽 大些的桌子、脱蜡用的大锅、拷贝纸(我校学生用的是蓝印纸)、加热器(酒精灯来加热熔蜡,三脚铁架,恒温,使用较安全)、熔蜡锅,用来绷 紧布料以便画蜡的木框、染缸、烫斗等。(3)画蜡前的织物处理:退浆:织物上的浆液或天然杂质会影响 蜡和染色的效果。进行退浆除杂的简单方法是:用肥皂洗或沸水煮织物。 精炼:可用烧碱加水煮织物,一般用量是:烧碱为布重的百分之三,水 为布重的30倍左右。漂白: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钠作漂白剂,加水后 沸织物,漂白约为布重的百分之三十,水约为布重的30倍

9、。烫平:用 电烫斗将漂洗过的织物烫平,然后用图钉绷紧于木框内待用。(4)设计作品纹样:纹样的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最后的作品 效果,所以,在正式画稿之前,即在立意、构思之初,就要对表现题材、 造型方法、色彩效果、表现技法等方面有个总体设计,并通过一系列纸上 草图,逐步完善最初所表现的内容和所要体现的效果。教师可帮助启发学 生,再经过一次次的修改、调整,使之驱于完善,有了好的想法或思路, 才能有好的艺术效果。纹样一般分为自然纹和几何形纹两大类。自然纹中 多为动物植物纹,几何形纹多为自然物的抽象化。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自由 创作,多种元素相结合。3. 画蜡(1)化蜡:由于蜡受热融化、受冷凝结的特性,

10、所以在用蜡描绘图 案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时则线条飞快、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 流动。因此,蜡加热时的温度必须适当,最理想的蜡液以加热到使其轻微 冒烟(100C以上)为宜。(2)描稿:将石蜡与蜂蜡切成小块放入容器中,用火加热直至蜡液 冒白烟,用蜡刀或滴管醮蜡液描绘织物上已画好的线稿,描画的部分应是 留出空白的部分(学生画时老师要提醒)。若要出较细的冰纹,可多用蜂 蜡和石蜡,一般两种蜡各占一半的比例即可。描蜡的时候要让蜡液渗透到 织物的反面,一般描画两遍蜡液最好。画蜡是蜡染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 要极为认真仔细。(3)制作蜡纹:这是体现蜡染效果的特殊方法。随意折叠:用手 或工具自由折皱画过蜡的

11、织物,可产生粗犷的纹理。冷冻龟裂:将织物 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约15分钟后取出,受冷后收缩的画蜡部分,稍触即 会产生龟裂。强力压刮;在桌边或桌角上用于压扯织物,或用硬物压, 都会产生效果不同的蜡纹。在画蜡前,将图案的一些局部用水沾湿,蜡 液会产生不同效果。4. 染色(1)染料: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天然染料,包 括植物性染料、动物性染料和矿物性染料。蓝印花布的染料,以前用植物 靛蓝,是从蓼蓝、苋蓝、菘蓝、马蓝等植物中提取,具体做法可以参考由 贺琛、杨文斌编著的贵州蜡染。其做法在北魏时齐国益都(今青州市) 人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里,对靛蓝的提取也作了详细的记述:“刈 蓝倒竖于坑中,下水

12、,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其 汁于瓮中。率十石瓮,青石灰一石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 水,别作小坑,贮蓝靛在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靛成矣。” 在我国古代印染史上主要采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浸染。民间用于染色的染 料以靛蓝为主,其色泽深沉典雅,是有代表性的民间植物染料。以贵州为 例,贵州盛产蓝草,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一般是把蓝草叶放在 坑里发酵后,用靛蓝浆、水、酒等调制而成,每次染色前还可用黄豆水等 上浆,来增加染料的牢度,根据需要进行染色。染好后用清水洗去浮色后 晾干,后用煮沸的皂水煮去蜡质,漂洗干净,于是一件蓝底白花的蜡染作 品即制作完成。我们学生用

13、的就是直接从贵州购买的植物性蓝靛膏。合 成染料(人造染料),自近代以来,合成染料的制造及不断出现的新产品, 其优点:色谱齐全、印染牢固度好。进行染色时,可备上如洗衣粉、肥皂 水;促染剂如食盐、固色剂、漂白剂等也需要备好。(2)染色:因蜡的熔点较低,制作蜡染需要用低温染色,浸染的方 法是染前用酒与蓝靛(比例为0.5:1)在碗里先调好后倒入染缸内搅拌 后放入第二天,若搅拌时泡变黄即可染了。浸染时靛白渗入织物被纤维吸 附,而此时织物不会上色,只有透风氧化才能变为靛蓝,织物逐渐显出蓝 色,再一次浸染、氧化,便可加深织物的蓝色。具体做法是把画好的蜡染 布料放在蓝靛染缸里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10分钟,再

14、放入缸中染10 分钟,又取出晾干10分钟,如此反复,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决定浸染 次数,直至满意为止。一般一块布大约要染上十几遍,才能染出深蓝泛紫 的色彩。染布过程中,如果蓝靛上染力不强,还可再加入蓝靛和白酒继续 使用。5. 去蜡有两种方法可选用。沸煮除蜡法:将需除蜡的织物放入沸水中,使 蜡遇热熔化,浮在水面,然后用布或软纸一次次醮出。如在沸水中加入少 量肥皂片效果更好。烫斗除蜡法:若学校无加热设备的可用烫斗代替也 可以,在需除蜡的织物上下两面各放两层报纸,然后用电烫斗加热,将蜡 吸到报纸上,不断更换报纸加热直到把蜡除净为止。三、做好民间艺术文化的研究是课堂学习的拓展让学生掌握蜡染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的同时,还可以渗透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表达了人 们普遍认同的生命价值观念和生存需求,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文 化。“原生态”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时空存在上的质的问题, 它传递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心理所需的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的丧 失,将是民族文化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教育是民间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中小学教育应该把保护和抢救人类 文化遗产同学校的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让长期被冷落和忽视的民间文化资 源进入课堂,注意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民间美术的和教 育,让我们的下一代认识和热爱民间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