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91273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路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路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路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路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设计总说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册 目 录G312线公路设计(9) 第 1 页 共 1 页序 号图 表 名 称图 表 编 号页数备注序 号图 表 名 称图 表 编 号页数备注第一篇 总体设计第四篇 护坡工程1总设计说明SI-1224说 明SIV-112道路地理位置图SI-2125挡土墙设计图SIV-2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SI-3126挡土墙横断面图SIV-3127菱形窗式护面墙设计图SIV-41第二篇 道路设计4说 明SII-11第五篇 桥涵工程5路线平面设计图SII-2528说 明SV-116路线纵断面图SII-3529涵洞设计图SV-217直线、曲线及转角表SII-4130涵洞汇总表SV-318纵坡、竖曲线表SII

2、-5131涵洞工程数量表SV-419逐桩坐标表SII-62第三篇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10说 明SIII-1111路基设计表SIII-2712路基横断面设计图SIII-3141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SIII-4214路基超高加宽表SIII-5915超高过度方式图SIII-611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SIII-7817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SIII-8118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SIII-9119路面结构设计图SIII-10120排水设计图SIII-11121边沟、排水沟设计表SIII-12722公路逐桩用地与坐标表SIII-131023路线水准点表SIII-141编制: 复核: 第 一 篇

3、总 体 设 计第 二 篇道 路 设 计第 三 篇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第 四 篇护 坡 工 程第 五 篇桥 涵 工 程主 要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表 SI3G312线公路设计(9) 第 1 页 共 1 页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二级2计算行车速度km/h803交通量辆/昼夜15002028年远景交通量二、路线4路线总长km3.4805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km1.1496平曲线最小半径m6007平曲线总长m1884.8358平曲线占线路总长的百分比%54.1619最大坡长m880.00010最小坡长m310.00011最大纵坡%/处2.038/112最小纵

4、坡%0.69713竖曲线总长m1194.33814竖曲线占线路总长的百分比%34.32015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次/km1.43716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个10000/217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个5000/1三、路基、路面18路基宽度m12.019土石方数量(土方) m3W-26540.977 T-26181.04820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21路面宽度m10.522路面设计累计当量轴次万次212.489四、涵洞23设计车辆荷载级公路II级24涵洞总个数个525平均每公里涵洞个数个/km1.437编制: 复核: 总 设 计 说 明 SI1 2一、概述G312线公路位于甘肃省,从武威至

5、山丹段微丘区二级公路的设计,路线总长为83km。本设计设路段是第九段,从K0+000K3+480,全长3480m。该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居民的出行、生产以及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沿线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拉动县域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任务依据 依据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2013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2、设计标准 全线按二级公路设计,双向双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12m,行车道宽23.75m;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交通年限为15年。 3、测设经过在1:2000大比例图纸上进行纸上定线。4、任务

6、依据及技术标准(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7)公路桥涵洞设计手册(8)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9)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0)刘鹤年.流体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公路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山丹地形气候山丹气候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干旱、半干

7、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区。总的特征是:气温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冬季漫长,春秋相连,无明显的夏季。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而强烈。日照充足,辐射强度大,盛行西北风,冬春季节多有大风沙。年平均降水量为290400毫米,年降水量最大的1979年达446.7毫米,最小的1962年仅246.6毫米。(2)武威地形气候武威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3854米,形成明显的三个地理带:1.南部祁连山区:约9千多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4872米,高寒阴湿,4000米以上终年积雪,4000米以下有森林、草原,年降水量310毫米522毫米之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无明显夏季。2.中部绿洲灌溉区:近9千

8、平方公里,属温带干旱区。冬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夏季气温在24.236之间,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3000小时,降水量102毫米200毫米,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3.北部干旱区:约1.5万平方公里,干旱缺水,年降水量52毫米185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二、路线路线的设计根据交通量及公路的使用要求根据道路的等级及其使用的任务和功能,并结合气候、水文、地质、土质、材料、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和养护。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路线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的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性,作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且考虑车辆的行驶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的反应,与当

9、地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路线的选择应尽量的避免穿过地质不良的地段。(1)平面设计 路线基本走向的选择,根据指定的路线走向(路线起、终点和中间主要控制点)和公路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结合当地旅游区和资源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由面到带,从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中,通过调查、分析、比选,确定一条最优路线方案。 本路段共设平面交点4个,圆曲线最小半径为600m,最大半径为800m缓和曲线长110m,平曲线上设有4%的超高。(2)纵坡设计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5%。2)纵坡设计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

10、影响以及排水的影响,并尽量考虑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3) 纵坡设计要考虑与平曲线的协调,符合平曲线包竖原则。4) 路基设计标高采用路基边缘标高。本路段纵断面设计设置了五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最大为15000m,最小为5000m,最大纵坡为2.038% ,最小纵坡为0.697%,最大坡长880m,最小坡长310m。2个凸形竖曲线, 3个凹形竖曲线,满足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的各种要求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平衡、经济合理。(3)横断面设计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边沟边坡、截水沟所构成。横断面中的地面线是表征地脉起伏变化的那条线,路线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与行车道直接有关的那部分,即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1)路基横断面设计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在本段的设计当中,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于公路路基的宽度的一般的要求,根据公路设计的等级及计算行车车速,二级公路双车道,设计车速为80km/h,采用12m的路基的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