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91257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福建教师招考中小学教育综合习题-教育目的(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1.培养劳动者是( 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的论。A.

2、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D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6.(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C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8.体育是以( C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B )A.智育等于教学 B

3、.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C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D )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12.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 D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B )。A.直接育美功能 B.

4、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D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标式15.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的( B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16.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17.“美育”一词最早是( C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A.培根 B.康德 C.希勒 D.卢梭18.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

5、形成( D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9.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工作指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是( C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培养目标20.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制定各自的( C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2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C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22.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B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6、 B.价值取向 C.教育功能 D.教育方针23.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怎样看待人和社会的关系( A )A.应当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B.应当把人的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C.应当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D.应当随社会的发展来确定二者的关系24.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本身 B.社会 C.经济发展 D.分工25.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 A )A.社会条件 B.社会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目的有哪些作用( ABC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E.协调作用2.教育目的

7、要解决的问题是( CA )A.为谁培养人 B.怎样培养人 C.培养什么人 D.怎样办教育E.办什么样的教育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CE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 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4.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BCDE )A.卢梭 B.康德 C.裴斯泰洛奇 D.马斯洛 E.萨特5.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 CDE )A.孔德 B.卢梭 C.纳托普 D.凯兴斯泰纳 E.涂尔干三.判断题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理论研究中可以相互替代。( N )2.教育目的

8、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N )3.在确定教育价值取向上,应该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Y )4.传统教育不可能体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N )5.由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时应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差异。( Y )6.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Y )7.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 N )8.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Y )9.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应该反对传统教育。( N )10.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Y )1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9、人的平均发展。( N )1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N )1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Y )1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Y )15.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Y )16.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Y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Y )18.广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的教育目的。( N )19.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预期的目的,但不是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 N )20.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认知

10、的;二是情感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Y )21.由于存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因此教育目的并不是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N )2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Y )23.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Y )24.教育目的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具有激励的作用。( N )25.美国学者华生认为:“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N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