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云识天气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911894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嘎拉-----云识天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嘎拉-----云识天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嘎拉-----云识天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嘎拉-----云识天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嘎拉-----云识天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嘎拉-----云识天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嘎拉-----云识天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识天气九年级(5)(10)班教师:嘎拉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字词及其用法,能正确运用;初步了解说明文及常用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字词的掌握及运用;难点在于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运用。课时安排:45课时。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 2、划出文章中属于比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1、给生字注音组词。 峦( )山峦 重峦叠嶂 霎( )霎时 一霎那 崩( )崩塌 崩溃 弥( )弥漫 顷( )顷刻 雹( )冰雹 弧( )弧形 缕( )缕缕 千丝万缕 绫( ) 粼( ) 凸( )(注意第四画,是横折折折) 2、多音字。 散( )

2、散文-( )发散 称( )称号 称呼 称谓-称职 称心 藏( )-( ) 3、区别形近字。 峦( )山峦-恋( )依恋 弥( )弥漫你( )你们 顷( )顷刻倾( )倾诉 缕( )缕缕楼( )楼房 弧( )弧形狐( )狐狸孤( )孤独 霎( )霎那间雹( )冰雹雷( )雷声 凹( )凹陷-凸( )凹凸不平 绫( ) -凌( )凌晨4、抽读课文,理解词语。 倾盆:形容雨很大。 预兆:名词,指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 消散:(烟雾、气味以及抽象事物)消失。 来临:到来。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顷刻:极短的时间。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征兆:先兆、征候。二、介绍说

3、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说明文的类型:说明事物的特点;阐明事理。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分总) 递进式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等。三、课文分析。第1自然段:总说云的两个特点: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作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写出了云的轻飘、排列、形态、质感和气势。第2自然段:总说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薄云晴朗。 低而厚密阴雨风雪。第3自然段: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位置、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第4自然段:介绍了卷层云、高

4、层云、雨层云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第5自然段:介绍了积云、积雨云与天气的关系。积云积雨云第6自然段: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第7自然段:归纳了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目的方法局限性小结课文结构: 总说云的两个特点(1段)(总) 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2)(3、4、5、6)(分) 归纳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总)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介绍气象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作者以云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分层次介绍了云好天气的关系,告诉人们怎样看云识天气。四、补充:1、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请找出文中的谚语并加以体

5、会。)2、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3、词语例解:(见书60页)4、云与天气的关系一览表。(名称、形态特点、与天气的关系)(1)卷云轻盈、高、薄、像羽毛、像绫纱一般不会带来雨雪。(2)卷积云卷云成群成行第排列而成一般不会带来雨雪。(3)积云2000米左右、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消散一般不会带来雨雪。(4)高积云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匀称晴天。(5)卷层云薄云,白色的绸幕转阴(6)高层云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下雨或下雪(7)雨层云暗灰色,密密层层有雨雪(8)积雨云高大的云山耸入天顶,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会带来降雨,有时还会带来冰雹和龙卷风(9)晕里红外紫,常产生在卷层云上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10)华里紫外红,常产生在高积云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转为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转为阴雨。(11)虹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12)霞红色,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