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91130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课时规范练2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附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2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一、选择题1.(2020山东青岛三模)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们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深入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苏联威胁的担忧C.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人

2、心D.第三产业不断兴起3.1971年,英国失业率不断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4.(2020湖北武汉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 508万人增加到5 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升级B.中产阶级出现C.大众教育普及D.科学技术进步5.196

3、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6.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东北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5%,共丧失270万个就业机会。据此可以推知,美国这些地区()A.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工人失业情况严重C.农业就业人数增加D.产业结构发生变化7.(2020北京东城一模)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学生反战运动,其主要针对的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

4、二次中东战争D.美苏争霸8.(2020山东东营三模)1953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A.苏联模式尚有影响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9.对下图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D.导致了苏联全面解体10.(2020山东烟台二模)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受到普遍承认,莫洛托夫提出的“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的口号,被各国革命人民看作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这一“真理”()

5、A.成为东欧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B.符合新中国制定的“一五”计划的特点C.影响了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D.是苏联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11.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法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2.(2020山东临沂高二期末)英国在印度的总督助手伊斯梅描述印度说:“1947年3月的

6、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伊斯梅认为印度独立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殖民者改变殖民政策B.印度与他国的军事贸易频繁C.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D.苏联的军事援助不断增多13.“(亚非拉的)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是从1939年开始的,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所推动的,大大超过第一次革命浪潮的广度和深度”,亚非拉的第二次革命浪潮的主要影响是()A.都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B.导致了殖民体系瓦解C.使第三世界迅速摆脱了落后的状态D.建立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14.(2020浙江嘉兴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

7、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主要依赖的是()A.石油资源B.资本优势C.技术优势D.劳动力资源15.1997年,在东南亚经济危机期间,东南亚各国遭受了重大损失,400亿美元外资撤离东南亚。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这说明东南亚国家()A.产业单一B.过分依赖国际资本C.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D.失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机会二、非选择题16.(2020河北唐山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84年到1989年间,日本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

8、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摘编自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及

9、两国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的特色与面临的问题。17.(2020山东菏泽三模)下图是美国18902010年扣除通胀后的房价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美国房价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答案与解析课时规范练2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1.A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得人们有底气去花钱,故选A项。2.A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直接、间接与垄断资本发生关系,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故选A项。对美国而言,苏联威胁属于外交问题,B项错误;福利政策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之

10、一,但归根结底是国家有权通过干预手段管理经济,C项错误;第三产业兴起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D项错误。3.B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为解决危机,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4.D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需求迅速增加,“白领工人”成为中间阶层的主力,故选D项。5.B据材料“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分析,这些措施有利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府提供各种惠农贷款和发放

11、“离农终身补贴”,与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摆脱经济“滞胀”无关,排除D项。6.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农业、工业产值下降,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D项正确,C项错误。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衰退”,A项错误。大部分失业的工人从事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不一定造成失业情况严重,B项错误。7.B1961年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一直到1973年结束,期间美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没有达到征服越南的目的,长期的战争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B项正确。8.A19531964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

12、期,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远大于农业生产增长,说明这一时期苏联的发展重点仍然在工业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故选A项,D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史实,B、C两项错误。9.D由材料中漫画内容“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可知漫画反映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D项。10.C材料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多样的,但是,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及新中国成立初期都照搬了计划经济体制,说明这一“真理”后来并未真正实行。但是,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走出了与苏联不同的发展道路,体现了这一“真理”,故选C项。11.C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多样的

13、,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C项正确。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照搬苏联模式,都不是本国国情的产物,法国不存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A、B、D三项均错误。12.C材料中伊斯梅的描述是一种比喻,这里的“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是比喻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迫使统治者改变殖民政策,允许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C项正确。A项是印度人民反抗的结果,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3.B从材料可以看出,这里的“亚非拉的第二次革命浪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

14、运动,它直接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项正确。14.D东亚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这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东亚国家借此实现了资本的积累,为向出口主导型国家转型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这些国家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并没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石油资源也不丰富,A、B、C三项错误。15.B外国资本撤离造成本国货币贬值,损失惨重,说明东南亚国家外债较多,对国际资本依赖过于严重,B项正确。16.参考答案 (1)原因:日本的资金支出不合理;日美经济摩擦加剧;日本被迫进行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等。(2)机遇:世界局势相对安定;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15、特色:韩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沙特阿拉伯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迅速。问题:韩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易造成经济动荡。沙特阿拉伯经济较为单一,农业相对薄弱;与邻国的矛盾逐渐突出,同时面临外部势力的压力。17.参考答案 示例一、划分:房价维持高位(18901914年)。依据: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房价也居高不下。二、划分:房价在低位徘徊(19141938年)。依据: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人们购房欲望低,美国房价低迷。三、划分:回暖冲高时期(19381954年)。依据: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产生经济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工业和消费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美国社会秩序稳定,都推动了房价的高涨。四、划分:房价高位徘徊(19541994年)。依据:美国经济受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以及美苏争霸对美国经济的消极作用、20世纪7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