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910893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断古文词义的四种方法近年来,随着高考对古文难度的加大,考查方式的近 一步开放,对古文词义的理解益发显得重要,因为古词义的 理解是理解通篇的基石,是整体感悟的通道。因此,在日常 教学和高三备考中,在让学生进行古文知识储备的同时,亦 需探求一条简捷、高效、准确的古文推断之法。一、在语法关系中推断古词义及其活用古词语在不同的语法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其意义 也就不同,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语境中,一个词就意味着充 当了一个固定的句子成分,占据着固定的位置,具有确定的 词性,因而我们可以从它的语法关系中确定它的词性,推导 出它的含义及活用。一般来说,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占据 的位置、确定的词性以及彼此

2、间的关系应当是这样的:从上面的结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词在句中充 当的句子成分、占据的位置、词性以及成分之间彼此的关系:(1)句子成分以谓语为中心,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 也就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宾语是谓语支配的对象,也 就是谓语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定语是修饰主宾的,状语是修饰谓语的。(2)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3)一个相对完整的古文语句,是以谓语为支撑点的, 有了谓语,句子的含义才能表达清楚、完整,也就是说,谓 语在句中必不可少,确定了谓语,其它成分及其词性也就容 易了。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长吾女与汝女,

3、待其嫁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在中“列”和“驰”为动词,是“涌起”和“来来往 往”之意,其陈述对象是“雄州”和“俊采”,因此“雾” 和“星”处在主谓之间的状语位置,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像 雾一样” “像星星一样”。例中“梓泽”是名词,“丘墟” 因此是谓语,名词用作动词“成为荒丘废墟”。例中“病 者”是名词,“全”显然是谓语,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例中“长”后有名词短语“吾女与汝女”,“长”因此是动 词“使长大”。例中“空明”和“流光”前分别有动 词“击”和“溯”,“空明”和“流光”因而活用为名词作宾 语,分别是“清澈的水流”和“流动波光的水面”。二、抓住关键词语确定词义我们说,在古文语句

4、中谓语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谓语语 句便表达不清,语意不完整,找准了谓语,语句的结构、词 语的含义也就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在句中作谓 语的动词、形容词的掌握来确定谓语,进而了解其它词语的 含义。那么哪些词与动词、形容词密切相关呢?(1)副词、能愿动词和“所”字副词、能愿动词和“所”字后面一般接动词(形容词接 在副词后),常见的副词有“不”、“皆”、“遂”等,能愿动 词常用的有“欲”、“能”、“可能”等。“所”字通常和后面 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所”字短语。例: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相如张目斥之,左右皆靡 吾欲之南海,何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例中“常” “靡

5、”前分别有副词“不” “皆”所以 作动词,分别是“常存” “退却”之意。例中“之” “水” 前有能愿动词“欲”和“能”,所以它们是动词,分别是“到、 去” “游水”之意。例中“近”前有“所”字,所以用作 动词“靠近、占有”。(2)介词“于”、“以”、“乎”“于”、“以”、“乎”作介词,并以介宾短语的形式出现 在句尾时,这是古文状语后置的现象,或者是作谓语的补语, 紧承它们前面的一定有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作谓语。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名之以其能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例句中“于”、“以”、“乎”分别和后边的名词构成介宾 短语并出现在句尾,因而它

6、们前面的“渔樵”、“柱”、“名”、 “枕藉”都作动词,分别是“捕鱼砍柴”、“做柱子”、“命名”、 “枕着靠着”之意。(3)连词“而”和兼词“诸”连词“而”经常连接两个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表承接、 修饰、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如在“而”的前面或后面 有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那么它的后面或前面一般也有一个 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亦同此理)。“诸”在古文中作兼词“于之”时,相当于一个介词短 语,它前面连接的是动词。例:(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生乎吾后,其闻道 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或投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例中第一个“而”连接了两个动词短语“抟扶摇”和“上九万里”,“抟”和“上”分别是“趁着”和“向上

7、飞”; 后一个“而”前有一个动词“从”,所以它后面的“师”作 动词,是“以为师”之意。例中“诸”是兼词,“投” 作动词,是“取出、拿出”之意。(4)名词后面接名词或代词 古文语句中若出现名词后面接名词或代词,而这个语句 没有其它动词形容词作谓语时,那么其中的一个名词活用为 动词作谓语。例:侣鱼虾而友麋鹿驴不胜怒,蹄之例中“侣”、“友”后面分别接名词“鱼虾”和“麋鹿”, 故而活用为意动“以为伴”、“以为友”。例中名 词“蹄、后接代词“之、,因而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上面所说的关键词在古文中运用极广,因其与动词形容 词关联紧密,对学习古文帮助很大,我们将其中具有代表性 的词语归纳为两句话:而所欲

8、皆不可能,名名之于以乎诸。三、根据主语和宾语判断谓语的一词多义文言教学中常见一词多义的现象,对于在句中充当不同 成分的多义词,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语法作用来推断,那 么对于在不同句中都充当谓语起相同语法作用的动词或形容词,又该怎样推断呢?我们可以从它的主语和宾语来入手 请看下图:依据上图,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判断一词多义的谓 语其含义是否相同:(1)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谓语含义不同; (2)都带宾语但一个表人一个表物的谓语含义不同;(3) 谓语的主语分别表人和物的谓语的含义不同。例(1): A沛公起如厕B固不如也( 2 ): A 欲信大义于天下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3): A 左右或欲引相如

9、去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英雄竞折腰例(1)A句中的“如”带宾语“厕”,B句的“如”不 带宾语,故两个“如”的含义不一样,前一个是“到”,后 一个是“比得上”。例(2)两句中的“信”都带宾语,但前 一个表物“大义”,后一个表人,两个“信”的含义不一样, 前一个表“伸张”,后一个表“他们”。例(3)中两个“引” 的主语前一个是“或”(有的人),后一个指物“江山”,其 含义也不同。四、根据词的位置推断虚词的含义高中语文教学需掌握的虚词常见的有 18个,它们的含 义各不相同。对学生而言,并不只是需要记住它们的哪些用 法,更重要的是根据语段上下文的关系辨析其具体用法。那 么这些看似凌乱的虚词有无共

10、同规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 就是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寻求相通之处。(1)“何”、“焉”、“其”常用在疑问句句首表疑问代词 或反问句句首表疑问副词。例:然则何时而乐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其孰能讥之乎?在中“何” “焉”出现在疑问句的句首表疑问,分 别是“什么” “为什么”之意;中的“其”用在反问句句 首表反问副词“难道”。(2)“乎”、“也”、“焉”、“为”用在句尾表不同语气的 助词。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吾师肝肺,皆铁石所铸造也 灌水之阳有溪焉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中的“乎” “也” “焉” “为”用在句尾分 别为表推测、判断、疑问、陈述的语气助词。(3)“也”、“乎”、“焉”常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4)“然” “焉” “乎”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 的样子”。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了解了文言虚词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形容词、副词 后面所显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对于我们掌握虚词的用法将很 有帮助。田产东,田产权,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远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