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90977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交流研讨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就业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鸡西大学校长 张金学(2008年1月26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很高兴在隆冬时节与大家一起探讨春天的话题。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曾说过,如果用“就业寒流”形容2006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话,那么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则更为贴切。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傲霜立雪,迎来春天,除了国家政策调控以外,我们还要深入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据有关材料介绍,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

2、育大会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强调指出:“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该主动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岗位的创造者”。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四国的教育部长共同发表了巴黎大学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力明确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9年,29个欧盟国家的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再度确认“提升公民就业力”为欧洲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提升学术水平”与“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推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驱动力。91%的欧洲高校认为,在设计或重新建构学校课程时,就业力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下面,我结合

3、鸡西大学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汇报几点体会,恳请批评指正。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规律2000年以后,高校扩展导致大学生就业人数激增。2008年,将是大学生就业高峰期,竞争和压力将达到“巅峰”状态。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同比增幅达13%。随着形势的变化,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正呈下滑趋势。我们从前探索和使用的就业工作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科学就业的需要,不适应性正在凸显。比如,针对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宏观经济走势、

4、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建立了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就业推荐工作系统。利用互连网等现代通讯信息技术,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在全国各地建立就业基地及信息站;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就业推荐机构和专兼职就业推荐队伍,形成就业信息员网络体系。这在当时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目前看,仅仅靠“一招鲜,吃遍天”,已经是治标不治本了。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治本之策,实现大学生科学就业目标呢?我认为,首先要从我们的就业工作观念

5、入手,正确把握住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提高学生就业率阶段、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阶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阶段。而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正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着力点开展就业工作的第三阶段。在追求高就业率的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多数从事营销、保险、文秘等工作的学生,不是对口就业,所学专业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实践提高,岗位稳定期不长,导致了人才浪费,学生满意度低。在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阶段,我们采取了开辟新市场、巩固老基地,定单培养和学生顶岗实习等办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起薪值和岗位稳定期的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

6、识到,先前采取的就业工作办法,多是从外因入手,而忽视了内因的作用。在学生就业的内因,即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发挥好内因的作用,才是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动力之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把“点金术”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环境适应性,等等,才能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业绩,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且,随着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衡量就业工作效果的趋势也必然是:在统

7、计就业率过程中,多元化确定其概念,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隐形就业等等。随着产权多元化、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评价大学生就业的指标体系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改变培养与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统计方法。只有认识到了这个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够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把握和选准着力点。二、挖掘根源,对症下药,延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时空 把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贯穿校园学习生活的始终,这是时间上的概念;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实验室训练扩展到日常管理和社会实践锻炼,这是空间上的概念。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

8、入点,全面加强就业指导生涯模糊和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做好生涯规划,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的流程,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才能使学生本人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在学生就业指导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一规、二塑、三导”的就业指导模式(一规就是在大一全面引导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和

9、职业生涯规划;二塑就是在大二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自己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导就是在大三全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就业心态、求职技能、面试技巧、择业理念和创业精神)。学校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较早引入了在高校享有盛誉的朗途职业测评系统。学生就业指导处通过“就业能力超市”对全校学生分期、分批地进行职业测评培训,校团委配合学生就业指导处,通过全校团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各院系团总支和各班团支部,围绕每位学生的职业测评报告、职业发展报告、专业特点与兴趣爱好等,进行以人为本的研讨,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通过就业能力超市开展的系列就业指导讲座、应届毕业生择业创

10、业论坛、在校生通用就业素质培训以及面向在校生的招聘现场观摩、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实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完善了学校就业指导的新体系,形成了就业指导全年抓、全校抓和全程抓的良好氛围与可喜局面。(二)强化学生成功素质训练,解决大学生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的难题目前,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精神。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职业靠感觉(缺乏科学的分析);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只占极少部分。 为了全面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于2003年7月创办了鸡西大学成功素质

11、训练营,对大学生的自信提升、忠孝意识、生涯规划、目标设定、行为习惯、责任诚信、自律自强、团结精神、协作能力、行动效率等职业素质的养成进行有益的训练,基本克服了大学生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的缺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最近,我们又将成功素质训练课作为必修课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全校大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必须进成功素质训练营集训一次。截止目前,学校共举办了17届大学生成功素质训练、3届大学生教官训练。通过训练实践和效果反馈,我们总结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理念、原则、模式与方法,并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新华出版社发行了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教材,取得了高校、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并

12、受中国职教协会的委托,作为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的发源地,鸡西大学承担了开展首届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师资培训任务,收效良好。(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理念,降低就业期望值 在大学生择业理念培养过程中,我们较早地分析形势,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四个面向”,即面向西部、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我们通过组织到西部就业、支援农村建设、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并已经落地生根、获得事业成功和进步的往届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开展讲座,通过编撰鸡西大学优秀毕业生

13、学子风采录等形式,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期望值。在校生受益良多,正确的就业理念逐步形成。多数毕业生就业岗位稳定期正逐步延长。(四)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实行了“新三学期制”,把每年的12月末到次年的4月初作为第二学期,各专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带着课题深入到社会进行实践锻炼,院系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实践效果。学生一年级实践的重点是认识社会,感悟社会环境,了解社会需求,开阔视野,学会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二年级实践的重点是认识专业,了解所学专业的市场前景及岗位需求,进而提升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主动

14、性,提前进入到职业生涯的成长阶段;三年级实践的重点是认识职业,横向加强对个人职业习惯、职业规划、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培养,通过顶岗实习,在更多的向同事学习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逐步开创属于自己的一个全新的秩序,提前进入到职业生涯的探索与创新阶段。每名学生都要经历三个年级近一年时间的社会实践锻炼,来确保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针对大学生入校后学习兴趣减弱,主观能动性不高的问题,我们积极从探索考试方法入手,变期末考试终结性评价为以单元考试法为主的过程评价,以改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导致理论学习不深入、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现状。同时建立学籍预警制度,对考试不合格科目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黄牌、

15、红牌警告,遏制了课堂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效果差的实际问题。单元考试法侧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诚信品质,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五)创建自己的人才市场,求职和就业实训兼顾在鸡西市人事局、鸡西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机构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我校创建的“鸡西大学人才市场”,经过5年的不断完善和实际运作,目前已成为鸡西地区空间最大、服务面最广、合作最好、推荐成功率最高的人才市场。大型招聘会月月搞、专场招聘随时办、就业推荐天天做。平均每年举办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招聘会100余场,并随时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网上求职服务。基本实现了立体化和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与毕业推荐

16、新格局。我校的人才市场,让本校学生尝到了甜头,要毕业的学生可到此查找就业信息,直至成功就业,没毕业的学生也可到此进行求职和就业实训;人才市场也为兄弟院校解了愁,为社会再就业工程分了忧,为用人单位和人才中介机构帮了忙。三、完善体系,创新载体,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创新载体,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择业水平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以“就业能力培养超市”为依托,完善就业能力培养功能鸡西大学“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超市”是一种具有首创性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超市”中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选择技能项目、选择指导教师进行学习或指导。能力超市为学生开辟了“怎样写自荐材料”、“如何面试”、“大学生求职礼仪”、“大学生网上求职技能”、“大学生职业测评及生涯规划”、“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等就业能力实训区。实现了网上招聘信息化、远程面试可视化、职业测评科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