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90760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

2、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

3、、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

4、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_年_月(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_所示。(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_所示。(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素

5、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_所示。(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

6、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

7、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_和_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

8、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_人,副教授_人,讲师以下_人,其中硕士_人,_%以上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_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_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_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作者简介:刘光明(1965),男,-_西_人,副教授,长期从事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刘德辉(1956),男,-_西_人,教授,长期从事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教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