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49688339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常识讲座》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FIRSTLESSONOFTHESCHOOLYEAR安全生产常识讲座ppt课件目CONTENTSCONTENTS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职业病预防与管理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录0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定义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2、法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各级政府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政策、标准并监督企业执行。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责任社会监督与参与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03020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01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危险源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指

3、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措施失效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初步危险源辨识、系统危险源辨识和基本单元危险源辨识等。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定义01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概率和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分类02风险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风险评估步骤03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确定评估对象、收集相关资料、选择评估方法、实施评估和得出结论等。风险评估方法风险控制措施分类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预防控制和应急控制两类。预防控制是为了降低或消除危险

4、源造成事故的风险,而应急控制是为了应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减轻其造成的后果。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因素,并应优先采用消除、替代、减弱、隔离等工程技术措施。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与监控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后,应定期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确保生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01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包括安全设施建设、安全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费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预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

5、险。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从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接受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从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报告安全隐患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发生事故后,应进行事故调查,查明原因,明确责任,采取整改措施。事故调查与处理对于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或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责任追究对责任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处罚与教育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6、01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措施、救援路线等。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事故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为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及时修订预案,以适应企业发展和事故风险的变化。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与装备建立应急救援装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装备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急救援装备的管理与维护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

7、和技能水平,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救援需求,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包括消防器材、医疗急救设备、通讯设备等,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进行调查和处理。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和损失情况。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事故调查处理程序01职业病预防与管理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

8、的疾病,常见的有石棉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等。尘肺病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职业中毒由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如噪声聋、振动病等。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由于接触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引起的皮肤炎症、溃疡等病变。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种类与特点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减少生产性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为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口罩、耳塞、手套等防护用品,保障员工健康。配备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预防措施明确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

9、义务。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管理。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发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落实职业病报告制度职业病管理规定01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培训对象企业员工、管理层、安全员等。培训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等。培训对象与内容安全教育形式讲座、培训班、安全演练、模拟演练等。安全教育方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安全教育形式与方法安全文化活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周、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理念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安全文化宣传利用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