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88291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6(附答案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艺术概论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问答题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是什么?【答案】答: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三个方面。(1)综合性,指戏曲是一门歌、物、剧高度综合的艺术。(2)程式化,指戏曲的特殊固定规则,使戏曲具有独特的形式美。(3)虚拟性,指戏曲充分吸收了我国古典美学注重写意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以形写神”,使演员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戏曲舞台有限的时空,更加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与表现思想感情。【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种类-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戏曲艺术2. 问答题艺术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艺术作品的常见主题有哪些?【答案】答: (1)艺术作品的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产生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2)艺术作品的常见主题有:人类的爱,包括爱情、亲情尤其是母爱等;人类的命运、生与死;人对爱与美、对真理的追求等。【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系统-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3. 辨析题从广义而言,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艺术家。【答案】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广义而言,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

3、教育的任务:一是普及艺术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治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总论-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4. 辨析题科学对艺术的渗透在现代有减弱的趋势。【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科学对艺术的渗透在现代有加强的趋势。表现在: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科技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科学领域的重大

4、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艺术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故此说法是错误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总论-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科学5. 问答题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答:(1)“真”与“秀”相结合。也就是是纪实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或者说是纪录性与戏剧性相结合。可以说,电视“真人秀”是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借鉴了电视剧的表演元素,再加上综艺节目的娱乐手法所包装而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2)“真人秀”中的“人”不是专业演员,更不是明星,而是普通人。电视“真人秀”节目最吸引广大观众之处就是任何普通人均可参与,因此平民性、参与性、草根性

5、、大众性成为“真人秀”的一大卖点。(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游戏。游戏性与竞争性是其突出的特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种类-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电视艺术6. 论述题时下社会充斥很多审美浅陋、造型粗糙、格调鄙俗的艺术现象,人们感叹“美盲”往往比“文盲”更可怕。而早在汉代,著名的“长信宫灯”在精巧造型、环保清洁、功用实效等方面已经进行了精妙融合。请以“长信宫灯”为例,结合时下审美现实,论述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答案】答:(1)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有: 实用性与审美性。 表现性与形式美。 民族性与时代性。(2)汉代“长信宫灯”,既是一件造型新颖独特的青铜工艺品,又是一件方便实用的

6、生活用品。整体是一个持灯宫女跪坐的造型,全高48厘米,电灯座安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此灯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拆卸,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尤为绝妙的是这位持灯宫女的右臂实际上就是此灯的烟尘通道,能使烟尘容纳于宫女的身体之内,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真可以说是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其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为一体。【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种类-实用艺术-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7. 辨析题艺术创新与继承无关。【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创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

7、只有以创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2)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创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3)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故此说法是错误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总论-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科学8. 论述题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在求生少年、饥饿猛虎、浩瀚汪洋的交错中,导演李安以封闭性的空间调度、瑰丽的视听影像,演绎了奇崛的自然之美。镜头始终流溢着的惊人美感.使电影蕴藉的浓重隐喻、哲理,在炫目的视觉奇观与诗意的象征化表达之中不断升华。结合这部电影的具体情节,论述一下艺术作品的

8、审美属性。【答案】答:(1)艺术的审美属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被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人们能以艺术形象为对象,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所谓审美,简单地说,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不同,主要是由于它的审美对象不同,它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观照,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原不是作为人们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而存在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艺术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只在人的精

9、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能像客观事物那样可以作为实用品出现,如画上的马不能骑,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2)李安将最新的3D电影技术引入了自己充满奇幻冒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让3D技术实现了将观众带入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多重体验。该部电影中,镜面海、水母夜、飞鱼来袭等画面奇幻而美妙,让观者如身临其境,把场面奇观的自然奇观、虚拟景观、人文景观三大种类都淋漓尽致地加以展现,其中虚拟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影片视觉快感的重要源头。数百名艺术家参与了少年派漂泊在海洋上的场景设计,创造出霓

10、虹色彩的鲸鱼在水中嬉戏等镜头效果,让飞鱼阵在明亮的天空中来袭一幕,几乎让人感觉鱼群好似涌出银幕;而海啸风暴如身临其境,场面上几乎不输给影史上的任何灾难片;在数码合成的大量动物的景象中,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尤其抢镜。李安团队营造出的这片喜怒无常大海带来的梦幻色彩,为这场残酷的海上漂流平添浪漫。【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系统-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9. 问答题电影奇迹男孩剧情细腻、暖心温情,不断让观者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态度,请结合这部电影,简述一下艺术对道德的影响。【答案】答:(1)电影奇迹男孩由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成长故事:小男孩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很少与外界接触,为了隐

11、藏自己的面容,他时常戴着宇航员头盔,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生活。十岁时,他进入了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普通学校,他摘下头盔,面对同学异样的眼光、言语上的嘲笑和恶作剧的捉弄。他收获了第一份友谊,也经历了被朋友“背叛”的挫败和愤怒,最终与朋友达成和解重归于好。他依靠自己的勇气和乐观,在亲友师长的帮助下完成了成长,并影响了周围的人,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奇迹男孩”。(2)影片虽然讲述了一系列不幸、烦恼、困惑的故事,但在影像表达上表现出“反冲突”的倾向,这构成了影片不煽情、不渲染苦难的特点。例如,影片在表现奥吉受到的嘲笑与排斥时,显得比较节制,很少出现正面表现的镜头,大多数为侧面表达。同学们在体育课上故意用球砸奥

12、吉的片段,影片使用俯拍的全景镜头,并且转瞬即逝,淡化了该事件的痛苦程度。(3)艺术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还表现在它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影片通过多重视角,揭示出更普遍的生活状态:不止奥吉有痛苦,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隐痛、有缺失、有困惑,这使得影片不是单纯的励志故事,而成为更为普遍的大众童话,是对更广泛人群的温情抚慰。奇迹男孩通过温情的人物设置、温和的影像语言以及多视角叙事,制造了一个虽然有烦恼,却处处充满温暖的世界,抚慰了众多观众的心。【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总论-文化传统中的艺术-艺术与道德-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10.

13、论述题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请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和自己的赏析经验来说明。【答案】答:(1)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艺术接受者为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是艺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收、接纳、扬弃。(2)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在艺术欣赏的整个过程中,欣赏者并非仅仅是消极的反映、接受,而是在积极地参与、投入,在从事着能动的艺术再创造。所谓“再创造”,是相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而言的。倘若说艺术家从事的是“一度创

14、造”,那么,欣赏者进行的便是“二度创造”。(3)欣赏者在与艺术作品的审美沟通交流之中,受到艺术作品的诱发,投入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调动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想象系统地加以复现、填补、补充,对艺术作品的情意内蕴加以拓展、发挥,从而使艺术作品实现一次新的完成,这就是艺术欣赏的再创造。人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说法形象地说明了艺术欣赏再仓造的特点。作为莎士比亚戏剧名著的形象,哈姆雷特是唯一的,但是每个欣赏者在读过文后,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份、文化修养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甚至当时的心情等因素,重新塑一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这个“哈姆雷特”是对莎士比亚笔下形象的再塑

15、造。【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系统-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11. 辨析题艺术批评依附于艺术创作。【答案】【答案】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实践活动,有它自己独立的体系。批评活动离不开艺术创作和作品,离不开和艺术家的心灵交流和友谊合作,但并不依附于艺术创作。故此说法是错误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艺术系统-艺术鉴赏-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12. 问答题以罗丹大理石雕塑沉思为例,说明再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答案】答:(1)面对岁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2)沉思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像她的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颌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像夹在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