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学生的个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88127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掘学生的个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掘学生的个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掘学生的个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掘学生的个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掘学生的个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掘学生的个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设计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先自己阅读这篇课文,读熟后在小组里互相讲故事,最后各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参加竞赛,到讲台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各小组大声朗读,为了能迎接挑战,组员读熟课文后,就互相讲起故事来。这种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既体现了民主化教学的“全体性”,又使胆小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使那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如,期末

2、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个活动过程中,他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 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

3、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如,教学十二册第四单元“在临别之际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这一项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建议书的写法、格式到内容的确定,学生都和自己最好的合作伙伴讨论、学习,在讨论学习中,他们感觉到了自由,畅所欲言,热情高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平时感受到的母校需要改进的工作指出来了,看着那一条条合理化的建议,在叹服他们看得准

4、、看得实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好处。 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就是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来体验做老师的甘苦。如,上作文评讲课,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去引领着全班学生评讲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没看到的地方,教师也可来上一句“允许老 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场面,往往令学生终身难忘,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早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下次作文,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了。在这样的场景中,往往还会使很多学生受到感染,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会更谦虚,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胆小的人也会争

5、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就把学生的个性引向了好的方向了吗?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我设计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自读,感悟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神机妙算)进一步探究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勾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进一步研读,感悟其神机妙算的原因是识人心,懂天文,懂地利。借助多媒体,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班刊,

6、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动力。因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以,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挖掘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消极因素得到抵制。如,教学妈妈的爱一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在反复的朗读中,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中,在联系学生的生

7、活实际中,学生再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有的学生唱歌,有的学生表演,有的学生画画,有的学生朗诵、在这里,学生们的表现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他们个个声情并茂,不但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妈妈,从今后我要好好地爱你了”,这是孩子们朴素的心声,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呼唤了孩子们的心灵。这样的成功体验将进一步促使学生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六、教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又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必须是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所以教师教语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 的

8、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目的。即:学习中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就不学习,做到把书读“活”。因为“尽信书,故不如无书;而尽不信书,则又如无书:不尽信书,斯为中道。”(钱钟书语)所以教师要重视学法和读法的指导。如,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要孤立地让学生把整本词语手册背下来,而要教会学生理解词语方法,在原文中找到不理解的词语,作上重点符号,接着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究,然后发现,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有的词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的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有的还可以用近义词理解。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到了学习的方法,以后学生遇到不会理解的词语,也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的意思了。这种做法不正是体现了“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的古训吗?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一种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以灵活的教法,新颖的学习方式关爱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语)”。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