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中的有效教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7904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数学中的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数学中的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数学中的有效教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数学中的有效教学吴正宪老师提出:“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孩子们需要的是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就是有“数学味”的数学,“数学味”是一切数学本质属性的统称。数学教学一切要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回归“数学”本位。有“数学味”的数学课能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努力凸显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实施有效教学。一、激活教材的“数学味”,让教学设计更有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

2、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的思维状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激活教材的“数学味”,让教材中“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使教学设计更有效。二、放大情境的“数学味”,让情境创设更有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但目前有些老师没有调和好“数学味”和“生活味”之间的关系,情境创设中重“生活”轻“数学”现象比较严重。特级教师徐斌说过:“生活情境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的,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

3、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淡化“生活味”,放大情境的“数学味”,帮助他们构建生活原型,运用符号、简图来表示抽象的数学问题,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更活跃。三、充盈探究的“数学味”,让思维活动更有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探究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思维也是构建有活力的课堂要素之一。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数学课只有抓住了数学的本质,让探究活动充盈着浓浓的“数学味”,使学生在品味“数学”的同时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品味思考的乐

4、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构成数学课堂“数学味”的核心要素,饱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课才有“数学味”,才会更有效。四、丰富阅读的“数学味”,让数学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是以数学思维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丰富的阅读内容能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智力背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体验数学的文化魅力。数学阅读能力,也是一切能力之根本。然而现状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的意识,忽视数学阅读的价值。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不断增加阅读的“数学味”,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积极有效地用数学阅读的方式引领学生秉承数学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发展数学语言,让数学阅读更有效。阅读赋予了数学史新的生命,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史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感,进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更加喜欢数学的“数学味”。总之,“数学味”越浓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课堂。我们要回归数学本位,同化数学的“生活味”“思考味”“文化味”,凸显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打造理想的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数学教育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