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87795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技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技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技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技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项目建议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能食品产业网科技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500吨/年银杏粉及其系列功能食品编 制 人:夏建伟联系电话:15061429896网 址:http:/E-mail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日500吨/年银杏粉及其系列功能食品科技项目建议书目 录项目简介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银杏的营养及药学价值2、银杏开发现状分析3、项目提出的意义二、银杏果综合利用开发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2、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四、项目技术工艺路线五、项目技术创新点六、项目开发方案及进度计划七、投资预算八、市场分析九、经济效益分析十、社会效益分析十一、环境影响分析500吨/年银杏粉及其系列功能食品

2、科技项目建议书功能食品产业网 夏建伟项目简介当今人们的饮食过于精、细,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偏食、厌食,造成了人们营养不均衡的现实。同时,又由于“营养过剩”,“三高”、肥胖等现代文明病日益加剧。加之现代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有报道说,现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已超过60-80%。时下人们关注养生保健,健康饮食已成为人们饮食的主流。人们认识到,银杏是古老的药食同源品,是延缓衰老的“长寿果”;人们也认识到,食用粗粮对健康有益,粗粮越来越受宠。杂粮摇身一变,从昔日口感粗糙的食品变成营养界全新的宠儿。但是,不少粗粮因没有可口的味道,感官性状也较差,“粗粮”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

3、口,消化吸收率亦相应不高,所以很多人不爱吃。“粗粮细食”是当今功能食品研究开发的新课题。所谓的“粗粮细食”,笔者认为就是以粗粮为原料食物,在保留其完全营养和功效成分的提前下,采用现代技术工艺加工或精心烹饪制作,使粗粮的结构、状态得以改变、口感得以改良,提高人们对粗粮的接受度,消化吸收率也得以提高。本项目围绕银杏资源的深加工开发,同时结合“粗粮细食”的研究开发,项目产品主要包括:功能原料:银杏粉/专用调配粉、银杏蛋白粉、银杏油/银杏油粉、发芽糙米粉、发芽糙米胚芽粉、米胚芽粉、米糠油/粉、小麦胚芽粉、小麦胚芽油/粉等。功能食品:家庭餐桌保健食品、方便快餐营养食品、礼品功能食品。本项目总投资280万

4、元。达标达产后,年产银杏粉等功能粉体500吨,银杏油/粉等功能油/粉100吨,各类功能食品200吨以上,年产值可达4800万元以上,年利润在500万元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年消耗银杏果1000吨以上,对于古老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不仅给种植银杏的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农业资源、粮食的深度加工开发、对于提高人类的健康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功能食品是二十一世纪食品发展的方向。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当今健康饮食的发展潮流,产品食用方便、快捷、安全无毒副作用,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其国际、国内市场必定十分广阔,产业化前景十分诱人。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银杏的营养及药

5、学价值银杏为裸子植物,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唯一生存种,在距今12亿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特有的老树种之一。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不仅德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家开始引进我国的的银杏进行种植,而且国内也开始大面积的种植。银杏是药食同源食品,银杏及其制品对人类各组织器官特别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平衡、调节、修复、保健之功能,被誉为“血管清道夫”,日、美等国称它为“血管救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银杏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氧化压力、调节血压和血脂、增强记忆、改善性功能、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及神经系统疾病。银杏种核(白果)营养丰富,人称“长寿果”,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

6、最佳食品。银杏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药用历史,我国人民在长期对银杏果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据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果具有“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等药用功能。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银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银杏具有抗衰老的本领。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银杏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中医素以银杏果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白带

7、、淋浊、遗精、小儿遗尿以及疮、癣等疾病。银杏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成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每100g银杏果中含蛋白质13.2g,碳水化合物72.6g,脂肪1.3g,且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硒、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8种氨基酸。 银杏果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对人类健康有神奇的功效。经常食用银杏,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国宾上客的特制佳肴。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

8、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银杏开发现状分析1)银杏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现状我国是银杏的故乡和生产大国,银杏资源占世界的90%左右,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银杏资源虽被广泛的应用,如:“三药两品”即:人药(银杏叶胶囊、银杏叶片、针剂等)、兽药(从下脚料提取)、农药(生物农药)、保健品(如银杏饮料、银杏叶茶、银杏酒类、银杏枕头等)、化妆品(去皱、抗衰老)。但由于银杏产品毒性问题和人工去壳去衣,限制了银杏产品的销售规模,制约着银杏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原料出口或以粗加工为主,形成不了银杏产业效益。我国银杏开发利用还十

9、分落后,虽然我国现有银杏加工企业三百余家,但银杏制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内市场宣传得也很少,产品也不多,银杏产业的经营还是以经营银杏原料为主,经营方式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国外银杏研究机构通过精细加工,获取了百倍于银杏原料的利润。银杏深加工正在召唤着中国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努力攀登。2)银杏毒素是阻碍银杏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银杏果、叶及其制品由于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和氢化白果亚酸等毒性物质限制了人们的每次食用量,降低了银杏制品的疗效,影响了银杏白果、叶及其制品的销售,因此开发安全无毒的银杏制品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无论是银杏的种子(白果)还是银杏叶都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和氢

10、化白果亚酸等毒性物质,其中白果酚和银杏酚分别为烃基取代的苯酚和间苯二酚衍生物,是银杏的主要有毒物质,它们在银杏果实中分布最多,是过多食用白果造成中毒的主要成分。白果中这些某种有毒成分能引起惊厥和丧失意识。有研究显示这些有毒物质通常具有与银杏活性成分相似的性质,采用普通的有机溶剂萃取、CO2超临界提取很难将它们去除,因而残存于银杏的粗提物中,限制了银杏叶粗提物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上的应用。甚至有的企业为了降低产品的毒性,减少了银杏叶或白果提取物的添加量或者服用剂量,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果,阻碍了白果销售。3)银杏的深加工技术相当落后银杏果由肉质外种皮、硬质中种壳、膜质内衣、种仁组成。银杏果的硬质中

11、种壳、膜质内衣和含毒果芯严重限制了银杏果的深加工,成为制约银杏果深加工的瓶颈。现在普遍采用的银杏果深加工工艺大多需要剥壳、去衣、分离芯芽,这些工序有的采用人工,费工费时;有的采用特制机械,加工产能收到严重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不可避免地存在能耗高、工时高、成本高的弊端。我国银杏果的深加工开发缺乏深度加工手段,银杏食品工业利用率低,产值也很低。甚至有的银杏产品仅仅是做的银杏概念,银杏成分含量极少,银杏消耗率低,这些产品消费者食用后达不到银杏应有的功效,也形成不了银杏深加工产业。3、项目提出的意义由于银杏的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银杏产品仍然为银杏叶或白果等原料或其粗提取物,同时由于

12、这些原料或粗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和银杏酚等毒性物质,限制了白果的摄入量,使得白果价格急剧降低,由90年代初期6080元/Kg降到2002年30元/Kg,然而今年的白果的市场价格只有4元/Kg。这就使得银杏产品呈现了一方面栽培的面积迅速增加,而银杏产品的价格急剧下降,老百姓的收入急剧减少的现象,严重的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我省的银杏资源(包括千年以上银杏树)都有可能被毁去,这既是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银杏文化遗产的破坏。银杏栽培由于需要57年才能结果,一旦毁去,那么预示着农民这几年付出,将付之东流,不仅在果农中会产生极其坏的政治影响,而且给果

13、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发利用银杏资源刻不容缓。银杏资源综合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药剂和保健品上,但是到目前为止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能形成规模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银杏毒素限制了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本项目通过去毒工艺降低其毒性,提高银杏制品的食用安全性;通过对剥壳去衣工业化工艺的研究,使得银杏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利用成为可能。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古老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不仅给种植银杏的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健康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二、银杏果综合利用开发近年来,随着银杏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在各地推广种植,我国银杏果产量激增。但由于银杏果加工食用复杂,食用方法单一,加

14、工食用不当易导致食物中毒,以及上市集中、不易保存等原因,导致银杏果的销售和消费受到很大的限制。2008年我国银杏果的销售价格从十年前的每公斤50元降到每公斤5元左右。现在全国银杏果产量每年已达3万吨,随着最近几年栽植的银杏树逐渐进入挂果期,全国银杏果产量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在当前产、储、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加大对银杏果的综合利用深加工开发是银杏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银杏果的食用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银杏果的综合利用深加工开发,首先应通过深加工开发生产成银杏粉、银杏蛋白粉,解决银杏食用和加工的不便以及不易贮存等弊端,用于功能食品的配料。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上,应朝着大力开发具有食用习惯和食用口

15、感的主餐、功能餐、食疗餐方向发展。本项目的实施,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深化银杏产业的发展。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目前市场上银杏粉、银杏功能食品纷纷出台,但这些产品如同“未断奶的婴儿”一般还没有形成形象产品和品牌商品,市场分额小,产品效益不明显,大部分的银杏深加工企业都还是小规模、低效益,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这固然与银杏深加工开发固有的技术难题和现实困难有关。为摆脱银杏深加工企业的困境,必须首先解决好以下几点:1、银杏果的去壳、去衣、去芯能耗高、工时高、成本高的弊端;2、银杏果中的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等成分既是银杏药理活性的基础又是银杏特有苦味的主要来源。由于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苦味入口绵长,不能被绝大部分消费人群所接受,因此严重限制了银杏和银杏深加工制品的消费量。因此开发含有较高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而苦味较低的银杏制品,是扩展具有保健功能银杏制品市场的关键。3、银杏中的有毒成分:如银杏酸、银杏酚、氢氰酸等对人体有较大毒性,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现在普遍使用的银杏加工工艺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将这些毒性物质除去,因此也限制了银杏和银杏深加工制品的消费。4、银杏果中含有相当一部分的银杏油,由于油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