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7751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砼专项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安市小青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南安市石井镇小青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青内水库位于南安市石井镇菊江村,所在河流为溪东溪。水库大坝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0.37km ,主河道长 0.71km 河道比较 74.71 。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洪水位为 40.33m (黄海高程,余同),相应库容为 29.07 万 m3,校核洪水位为40.54m, 相应库容为 30.78 万 m3,正常蓄水位 39.77m, 相应库容 25.2 万 m3 ,死水位 25m(本次推测),水库大坝坝顶长 161.00m ,最大坝高 17.18m, 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 2)型水库。工

2、程等级为 V 等工程,水库大坝,溢洪道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 级,施工临时建筑物为5 级。2、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内容分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洞等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大坝部分包括: (1).坝体防渗及迎水坡加固;(2). 大坝坝顶加固; (3).大坝背水坡加固。溢洪道部分包括:(1). 溢洪道泄槽段清理,勾建;(2). 新建过溢洪道交通桥; (3). 新建消力池。放水涵洞部分 :(1). 新建进口消力井 ;(2). 新建启闭房 ;(3). 更换启闭设备。其他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安全检测设施配套建设,设置警示标志,岸坡治理,白蚁防治等。二、现浇砼浇筑方法、原材料要求砂:采用淡水河流的中粗砂,

3、应质地坚硬、结净,其杂质含量应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其细度模数在2.4 2.8 之间。碎石:采用人工破碎碎石,碎石应质地坚硬、干净,其超径、逊径应满足规范的要求,碎石应具有良好的级配。水泥:采用 R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经检验符合要求的河水、地下井水或采用可饮用的自来水。、配合比的选定根据设计强度的要求,结合实际选用的骨料经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现场施工配合比应根据骨料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用水量。施工用各种材料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重配料。、砼拌和为了提早拆模减少模板数量,砼配合比中拟加非氯离子MNCA3 型高效早强减水剂,常温成型后一天可拆模,掺量为2。此早强剂为粉状,使用时按配合比计算与水的

4、比例浓度,加在水中搅拌溶解后,由拌和机水泵抽取计量入机拌和砼,严禁干加。开工后即将砂石料、水泥外加剂送有资质的试验室作配合比试验,经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拟将在现场项目部处设置一处砼拌和站,配置两台砼搅拌机配备两台 HPD-1200 型砼自动配料机和两根水泥自动计量输送器, 两个贮水箱。砼拌和站旁设置砼预制场。预制 C20 砼盖板、 C15 砼板。具体砼生产工艺流程详见下图。水、外加剂砂过磅料斗出料运输仓面碎石袋装水泥振捣、砼运输运输前清洗湿润运输工具。采用人力翻斗车运输砼入仓,无法直接用斗车运输砼入仓的部位则采用扒杆吊砼入仓。砼预制板运输时采用手扶拖拉机人工抬运装车,并在车斗底垫草袋,块与块之

5、间夹草袋 ,以防途中损坏棱角。砌筑时在坡面放木制斜梯,用人工抬至砌筑层。、砼入仓振捣钢筋、模板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对仓面进行清洗湿润, 但不得残留积水。然后把砼卸入仓内。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板震动器进行振捣,钢筋较密集、结构尺寸较小的部位则可用人工进行插捣。震动器不能直接接触钢筋、模板,防止钢筋模板变形走位。振捣应以砼不再有明显下沉,表面大量泛浆,不再有气泡冒出为宜。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既要振捣密实又不过振。在操作中判定砼是否密实,按以下四条来衡量:a、不再出现气泡;b、砼不再显著下沉,c、表面泛浆d、表面形水平面、砼拆模砼拆模时间应根据其所处部位受力情况,按规范要求砼所达到的设计强度后

6、方可拆模。拆模时应保护好砼,避免造成砼缺边、掉角、损坏砼。、砼养护砼浇筑后 1214 小时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应大于21 天。8、砼施工程序图如下全面凿毛、清洗、排水测量放样立模钢筋安装质检模板制作模板运输钢筋制作钢筋运输开始下一循环质检施工缝处理砼养护三、设计原则与要求1、砼生产系统的位置应适中,靠近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方便运输和施工。2、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应能满足混凝土浇筑施工高峰期和最大浇筑仓面浇筑强度的需要并留有适当余地。3、混凝土生产必须满足质量、品种及出机口温度的要求。4、混凝土生产系统应尽量集中布置,各建筑物和辅助设施的布局应紧凑合理,便于进出料流水作业。5、尽可能

7、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6、能够同时生产两个不同品种的混凝土,以满足两个不同混凝土浇筑项目的需要。四、砼原材料1、水泥:本工程砼采用的水泥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 32.5R ,对每批进场水泥都应进行质量抽检,发现有质量问题的水泥严禁使用。2、骨料:就近采购砂石料,在购买之前须全面考察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情况,择优进料,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原材料的贮存(1) 水泥的运输、保管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 水泥的品种、标号不得混杂;b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泥受潮;c 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

8、 30cm ,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5 袋;d 袋装水泥到货后,应标明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留出运输通道;e 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2) 骨料的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的要求:a 堆存骨料的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b 不同粒径的骨料必须分别堆存,设置隔离设施,严禁相互混杂;c 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粒径大于 40mm 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宜大于3m,超过时应设置缓降设备;d 骨料堆放时,不宜堆成斜坡或锥体,以防产生分离;e 应避免泥土混入骨料和骨料的严重破碎。4、水(1) 拌制和养护一般混凝土可取用晋江江水。但在涨潮期间不得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不得用于拌制和养护混

9、凝土。(2) 拌制和养护凝土也可使用天然矿化水。但其化学成分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五、砼拌制方法1、配合比的选定(1) 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 根据设计要求,应分别满足骨料最大粒经、抗压、抗渗、抗冻、抗裂(拉)、抗冲耐磨、抗风化和抗侵蚀等要求,并同时满足施工和易性等要求,我方在选定配合比时必须考虑采用适当的措施,合理降低水泥用量,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2) 混凝土的水灰比应以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对单位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为准。单位用水量应计入外加剂溶液的重量,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的总量,水灰比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由试验确定。其最大值不应超

10、过规范,SDJ20782的有关规定。(3) 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选用,应考虑骨料生产的平衡,混凝土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等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确定。(4) 混凝土坍落度应根据结构部位的性质、含筋率、混凝土运输与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等决定,并尽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当使用振捣器时,对于水工混凝土标准圆锥坍落度为 35cm 。(5) 我方必须根据规定的配合比设计,将选用的各项指标及试验成果经总工程师签署后递交监理单位批准,在施工实施过程中不论何种原因引起配合比设计改变时,仍须重新向监理单位递交上述文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2、搅拌设备搅拌砼采用 JS500 型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该机的进料容量为0.8m 3,

11、出料容量 0.5m 3.3、砼生产工艺流程由试验室配料答发砼配料单,认真过磅计量,拌合出来砼熟料进入储料斗,由斗车运输配合溜槽、溜筒入现场施工仓面。4、浇筑及其准备(1) 在气候条件不适宜,无法正常进行浇筑作业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本工程所有混凝土施工均应在旱地进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直到硬化之前不应在其表面经受流水作用。(2) 混凝土结构物的地基必须验收合格,并征得监理单位同意,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基础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岩石均应清除,并冲洗干净、排净积水,在浇混凝土前,岩基应保扭亏为持洁净和湿润。对于出易风化层和泥化的夹层破碎带的地基,在监理单位认可挖完成后,直至实施浇筑准备前

12、,应采取有效的地基保护措施,除非施工详图或监理单位对处地基处理已作专门规定。(3) 浇筑混凝土前,我方应通知监理单位检查有关浇筑准备工作。必须取得监理单位签发的隐蔽工程验收合格证后方可开始浇筑作业。(4) 混凝土浇筑作业,应按经监理单位批准的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在浇筑周边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应保持水平。5、质量保证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施工详图和监理单位规定的设计要求,我方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实施入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的检查。监理单位在其认为必要时,也可通过取样自行试验,承包方应按监理单位要求,给予一切必要的帮助,而不得为要求发包方增加支付。不论监理单位是否进行此类试验将一概不能替代我方理当按本款下述规定所必须进行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检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