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872844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师范学院 2021 级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编者:南山陶醉 2021-07-04(宁师研究生公寓)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填空题一、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二、抒情是从古希腊文“七弦琴”(lyre丿一词演变而来。3、文艺的学三大分支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4、今世文学批评的现状是西方视域多,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少。五、文学活动四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六、中国古典抒情诗歌具有“诗言志”传统。7、叙事与抒情是制造文学作品的两大话语活动。八、叙事中的“故事”是被讲述者组织成完整有序的一系列事件和行动。九、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好心识形态。10、叙事即“序事”,确实是用话语虚

2、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进程。1一、抒情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进展为意指一种偏向于表现个 人内心情感的文学类型。1二、文学风格三因素是指种族、环境、时期。13、“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这是个故事; 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 因悲伤而死”那么是个情节。14、20 世纪被称为批评的时期。简答题1 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 了如何的文学主张?答:每一个读者的人一辈子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人物形像的明白得 自然不尽相同。一样的道理,一样一篇文章,一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有不 同的观点。每一个人的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人一

3、辈子价值取向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一样等,都会致使对同一事物的观 点截然不同。在艺术领域里,艺术家通过某种手腕把意向的抽象思维表现成艺术 品,他的艺术品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事实,可是欣赏这件艺术品的人对它的明白 得大不可能与作者本人制造这件作品时的思维是一样的,尽管艺术品本色的社会 价值是绝对的,可是它所带来的思想教育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所谓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的道理,在文学里其实表达了“读者对作家的作品具有再制造的功能” 的主张。1 六、简述文学批评的几回转向。答:第一次:以作家为中心直到 19 世纪,注重考查作家的社会背景和生平 传记,暗示了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例如“海明威小说研读”,

4、红楼梦释读; 第二次是以作品为中心 ,作品中心的文学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兼顾作者和读 者;第三次是以读者为中心,重在揭露读者的踊跃意义:填空、对话、未定点等, 如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象征性的丰硕内涵和试探空间)17、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即:排除作品之外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关于作品字斟句酌的分析。文本细读那么是一种语义学解读,其大体特点是: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本细读强调文本本身确实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 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确实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判。至于作者的真实用意, 咱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用意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至于作 者事前对作品的假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

5、为据。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 和思想的关系,以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能够表现为意思、情感、语气和意向 等四个方面,若是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咱们就能够够解读作品的意义。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阻碍。文本细读以为语境关于明白得文本辞汇 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瑞恰兹反复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 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信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乃至一本书也 存在着语境问题。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文本细读还将文本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 部的组织结构上。韦勒克以为,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决不可能解决对 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判等问题。他强调作品确实是一个隐

6、含着并需要 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如此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要紧对 象。18. 举例说明抒情与渲泄的关系。抒情和宣泄之因此不同,是因为抒情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而宣泄只是 本能的释放,没有文学素养和礼仪道德上的约束。例如,一个人受到了极大的压 迫,他宣泄的方式可能是痛楚、或是伺机报复等,而抒情是一种在理智和情感的 支配下的理性而自然的情感流露。具体而言抒情具有以下特点:既是情感的释 放有情形感的构造;要求审美价值;抒情一方面受到现实生活和社会观念的 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心灵自由度;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的梦里温 存的微妙体验。19、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是什么?一切文学

7、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所反映出 来的社会生活,己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通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社会 生活。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通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归纳,塑造成艺术形 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普遍、更深远的意义.显然,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生活和实 际生活不很相同或很不相同.这种不同,反映在真实性的问题上,就常常显现如此 的情形,有些生活中真正发生过的事,假设原封不动如实写入作品当中,人们仅会 感觉虚假,不可信.有些在生活中不可能显现的,到了作品中,人们反而感觉可信。这 就说明,在生活与艺术这两个不同领域中,是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真实的.20、文学的功能有哪些?

8、整体而言关于文学的功能具有以下共识:熟悉功能:文学作品往往成立在 必然社会基础和个人体验或历史文化事件之上,因此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更好 的了解作者、熟悉人一辈子现象、人一辈子哲理、社会转变和历史意义等,因此 说文学具有熟悉功能;教育功能:文学的教育作用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作用,这 种作用是在审美熟悉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描述并非是纯客观的,它灌注着作家主观的理想和愿望,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 审美的趣味显示着作者对生活现象的好恶,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褒贬态度,从而 形成一种审美评价。这种审美评价往往为读者在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所接受 ,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陶冶着他们的心灵,

9、这就是“寓教于乐”。“寓 教于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情感活动,也能够说是艺术的情感教育。审美 功能:文学的审美功能要紧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现象的艺 术抒写,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愉快,成是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刻画,显示出 一种兴奋人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动人以情,使其取得 审美感受和理性的知足。2 一、电子时期文学的处境如何?海德格尔以为: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时期”。文字图像的时期,读图时 期的到来从全然上向文字发起了挑战,文学作品偏向于功利化,传统文学显现了 雅俗共赏的局面,即公共文学精英文学,2020年 6月“网络批评提出来”,缘故 是读图时期的网络

10、文学大体处在了娱乐消遣的层面,文学方面存在严峻的缺失。22、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体此刻哪些方面?答:一样而言,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文学与历史;文 史哲不分,(中国历史传记左转),春秋,史记,文学与历史的界限模糊; 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宗教在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以人为本原等方面存在相似 性;二者之间由于紧密联系从而彼此阻碍、彼此渗透,这在宗教教经的文学性上和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上都有明显体现;而文学与宗教如此源远流长、错 综复杂的关系最终归于两者的终极价值目标的趋同性:文学与民族:何谓文学 的民族性?必然民族的文学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大体属性、精神气质和个性 特点等文学风格,“文学民族性”

11、 如寻根文学;文学的民族性格反思;文学与 地域: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大体的事实。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 “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那么“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 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与道德:道德评判也是视文学为人一辈子的批评方 式。在道德评判模式中,文学是一件高贵而具有严肃性的情形。那个地址,批评 的重点不是形式而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要真切地描述人及人的社会生活就必 需要反映社会的道德生活和人们的道德面貌;文学作品是作家写的,文学作品中 的道德内容也就表现着作家的偏向;文学作品供人阅读,潜移默化,容易形成读 者的自我意识。23、抒情的特点是什么。答:(一)抒情与现实

12、不同: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非能离开现实,而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判;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第一抒情反映的对象主 若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第二,情感反映了主题与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因此 抒情对客观世界的放映具有主观性;再次,抒情反映具有评判性。(二)抒情与宣泄不同:抒情既是情感的构造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要 有审美价值,抒情一方面受到现实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 的心灵自由度。24、近些年文学研究论文排名靠前的高频辞汇有哪些?近些年文学研究论文排名靠前的高频辞汇全世界化、现代性、后现代、 文化研究、消费文化、视觉文化、生态文化、媒介批评、网络文化等,几乎都是 来自今世文学创

13、作和文学批评之外的领域。全世界化是指:语言互通和不断的交流,增进了文学样式的不断交流,推动 了全世界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加速了借鉴和吸收,推进了全球化。现代性是指:什么是文学的现代性呢?马歇尔伯曼说“现代性是一种生命 体验模式时刻与空间、自我与他人、生活中的各类可能性与危险的体验。” 在全世界化、现代化的滔滔潮流席卷之下,生命体验完全辞别了传统生活中那种 温情的、古典的模式,而被万花筒般的新事物击成碎片。一方面,信息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处的变 更都会阻碍到其他地址,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集体观念又被迅速地解构, 割裂成无数的个体。后现代

14、主义是现代主义的进展和延伸,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是对的反叛和决裂,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抦弃现代主义文 学的内容和形式的企图,因为在后现代作家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 己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在其进展进程中变得日趋陈腐。丈化研究:文化研究”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不能再是精英文化, 它应该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它应该是公共的,平民的。消费丈化:消费文化,是指直接进入文化消费领域、知足人们日常文化需要 的产品和活动,也包括为了直接消费而进行必要的(复制)和辅助性制造活动。丈化消费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效劳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 动,是增进社会文明、构

15、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视觉丈化:以图像符号为组成元素、以视知觉能够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 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生态丈化:确实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 人的价值观念全然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 价值取向媒介批评:所谓确实是指因的社会阻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此刻 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等不同的 文化类型,属于公共文化的范围。媒介文化具有普遍推行社会价值标准与建构社 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由公共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 文化系统,但其进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今世社会的体系。媒介文化是 今世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关心的热点。网络丈化: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点的文化活动及,是以网络的 制造进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制造。25、大学转型期的丈学教育应走向何处?现今社会,科技的进展、国际交流的多元化进展和多学科的交叉和经济市场 的调剂与阻碍,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学创作乃至丸学的文化教育正在接收着考验 与挑战,丸学中文专业的文化教育的前途在哪里?专门是国家要求高校踊跃转型 以适应市场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