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87250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一)2010-04-13 17:37:39 来源: 作者:王军广 赵志忠 张忠伟 【大 中 小】 浏览:101次 评论:0条 摘要:海南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发展条件,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近年来以出岛出口和直接进宾馆进超市为导向,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推动海南农业进入基础最牢、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本文首先对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南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提出并分析了海南生态农业近期的发展思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海南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现状 策略与思路农业是国民经

2、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于农业生产,使传统农业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类对绿色产品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关注。农业科学工作者极力呼吁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各国政府也相继制定政策扶持并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当今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而农作物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则严重制约着各个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带来的诸多的外贸危机,而绿色壁垒问题的解决也是要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省又是一

3、个农业大省,因而发展生态农业必然对国家或地方的总体贸易状况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4。农业是海南特区经济建设的基础,要发展海南热带特色农业,除了要增加农业投入外,还要注重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在海南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一部分地区,由于忽视了生态规律,导致了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向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由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向同时注重效益和质量转变,实现由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转变。当前,我省正处在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热带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大力发

4、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4。一、 研究区概况海南农业人口521万人,占总人口的61%。全省热带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管辖的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现有耕地1092万亩,人均耕地1.3亩。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226,常年降雨量15002300毫米,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冬季农业的黄金场所。生物物种丰富,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许多物种资源为海南特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生产条件使海南农业在全国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海南农业在全国的地

5、位不可替代,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海洋渔业基地5。近年来,海南省贯彻实施“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437.6亿元,同比增长7.7%,5年来年均递增8.7%,高出全国近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同比增长15.8%。 农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5。二、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南具有

6、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地区,光温充足,有利于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强调农业的发展要立足热带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一省两地”战略,发展冬季优质瓜果菜,把海南建成全国冬季的“菜篮子”和“果盘子”,2008年,全省冬季瓜果菜出岛量达450万吨。(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瓜菜、水果、渔业、畜牧业、热带作物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08年全省瓜果菜704万吨,产品畅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二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2008年橡胶干胶产量近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胡椒、椰子、槟榔等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三是建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中心和渔业生产基地

7、。2008年水产品产量149万吨,出口4.9亿美元。四是建成全国最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连续9年实现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肉类产品实现从岛外调进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突破。五是建成全国南繁育种基地。全国每年来海南南繁的技术人员近5000多人,我国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和瓜菜品种,有80%经过南繁加代选育,常年南繁面积13万亩,约可提供商品种子2600万公斤,可增产粮食15亿斤,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5。(二)农产品加工发展快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0家,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5%。定安、琼中、屯昌、昌江农产品加工园区顺利推进,完成投资3.45亿元。其中定安塔岭农

8、产品加工园区总产值5.45亿元、增长165%。投入1.5亿元建设农产品预冷处理系统,新增冷库容量2.6万吨,冷库总容量突破10万吨,冷藏保鲜处理能力达20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量138万吨,总产值37.8亿元,分别增长9.7%、2.1%,尤其是一批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投资加盟,提升了海南省饲料工业整体水平,美国艾格菲、广东恒兴、四川新希望等投入3.6亿元8。(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大,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万亩,供港农产品基地20万亩,认定297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抽样数量及检测合

9、格率逐步上升。2009年19月份,全省各级流动服务站共抽检瓜果菜样品53938个,比08年全年抽检总数多近4倍,平均合格率达到97.16%,比08年的平均合格率提高0.76个百分点,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8。(四)农产品出岛出口大幅增长2006年瓜果菜出岛总量371.6万吨,比2003年增长39.55%,其中瓜菜230.6万吨,水果141万吨,分别增长29.15%和36.99%。生猪出岛38万头,文昌鸡出岛量2000万只,其中出口港澳市场31万只,创汇1643万港元。2007年农产品出岛出口快速增长,瓜果菜出岛449万吨,增长21%。生猪出岛76万头,实现由进岛转为出岛的历史性突破。文昌鸡供港3

10、50万只,增长10倍以上。2008年,瓜果菜出岛470万吨,拉动100亿元收购资金、100万人次的进出岛。肉产品实现从岛外调入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突破,由1999年前从省外调进生猪120万头到2008年出岛出口120万头。水产品出口不断扩大,近三年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2008年海南口岸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9.8%,高出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增速30个百分点5-6。2009年半年,瓜果菜出岛432.5万吨,同比增长11.4%;产值131.1亿元,增长14.8%,其中瓜菜出岛243.9万吨,增长11.6%;水果出岛188.4万吨,增长11.2%。瓜菜、水果平均收购价分别达2.9元/公斤、3.

11、2元/公斤,分别增长3%、4%。香蕉平均收购价达2.8元/公斤,增长16.5%,创历年最好水平18。(五)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流动站,农民节本增效有保障海南省农业厅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于2007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首批流动服务站16个,第二批5个。近两年来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力协作,精心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较好成效。为了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更好的服务农民。全省已组建了21个流动服务站,每个站配备了流动服务车,车上装备了土壤快速检测仪、GPS定位仪、手提电脑等先进设备,可准确确定采样的地理位置,快速检测土壤中养分,及时收集、整理、

12、分析、储存、传递检测数据,每部车每天可检测50个土样,可为40-50个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服务,21个流动服务站全年至少检测2万个土样,测土面积200万亩,为1.52万农户提供快捷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的建立和运行,将把测土配方服务工作从化验室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极大地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16。(六) 农村沼气建设点亮了农业循环经济到2009年12月份为止,全省累计使用沼气农户将达31.2万户(含集中供气农户2.8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29.7%,占全省宜建沼气农户的48%。累计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724处,总容积13.74万M3,累计集中供气农户达2.8万户;建设省、市县、乡镇、村四级沼气服务

13、网络1199个站(点)。农村户用沼气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形成年生产沼气能力达28578万M3(折合标准煤20.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4.2万吨;沼液沼渣可供1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用肥。实现以气代柴,按户年均节柴5.4吨计,全省31.2万农户使用沼气,年可节柴168.48万吨,相当于312万亩林木年生长量。按每个沼气用户年节支增收2500元计,全省沼气用户形成年节支增收达7.8亿元。海南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得到国家农业部和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赞扬,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17。(七)无疫区建设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有效收入据统计,2007年全省养猪业和养禽业的规

14、模化程度分别达到51%、58 %,与2001年比较,分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300多家,年出栏肉禽10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禽场达3000多家。全省畜牧龙头企业有2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6家、市县级5家。全省获得认可的畜牧品牌1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市县级1个。全省畜禽产品认证有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农产品2个19。无疫区建设在农民增产增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占农民家庭收入34%,与2001年比较,家庭牧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总收入比重提高了14.54个百分。显然,畜牧业

15、在农民增产增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19。(八)发展设施农业 实现丰产增收海南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农民及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并把喷滴灌设施农业列入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拉动和引导农民、企业投入;推广微灌、滴灌和喷灌带设施种植面积约30万亩,其中香蕉园推广面积约20万亩,以喷灌带为主;荔枝园、芒果园、木瓜园、龙眼园、绿橙园等也部分推广喷滴灌设施,部分果园实行水肥一体化生产,具有节水、节肥和增产的效果;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约80万亩,其中冬季瓜菜推广面积约70万亩,地膜覆盖作物年均增产约102

16、0;采用塑盘育苗种植的冬季瓜菜面积约100万亩,提高了成活率,增产10左右14。(九)建设太阳能灭虫器示范基地成效显著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海南省农业厅顺应生态建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品牌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力抓太阳能植保新技术为主体的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积极筹措资金,推广应用太阳能灭虫器2000余台,在海口、澄迈、琼中、万宁、儋州、琼海、三亚、临高、文昌、东方、定安等12各市县建立42个示范区,防控水稻、瓜菜和热带水果等害虫,防控面积3.16万亩,在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成效显著,并深受广大农民的广泛赞扬。据统计,通过2年的示范推广,全省应用太阳能植保新技术面积达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