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16课 自主的和平外交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87108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第16课 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五单元 第16课 自主的和平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第16课 自主的和平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第16课 自主的和平外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掌握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新、旧中国的不同外交政策,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施时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感知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预习案】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外交政策。(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_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政策

2、,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2、提出: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_问题进行谈判时,_首次提出。3、内容:互相_、互不侵犯、互不_、平等互惠、和平共处。4、发展:在中国、印度和_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5、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二、万隆会议的召开1、召开:1955年,在印尼的 召开。中国派周恩来率团参加。2、特点:第一次没有_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3、内容:讨论保卫和平、_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4、转折:周恩来提出“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5、意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

3、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建立之初,所面临的外交环境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二: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右六)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后合影。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

4、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声明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面对这种形式,我国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材料四:1954年周总理访问缅甸,会见缅甸总理吴努。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课本内容,

5、根据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基本情况,其内容是什么?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材料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

6、书长加利讲话结合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二:万隆会议材料六: 万隆会议上的周总理材料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地区出现了近30个民族独立国家。获得独立的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在会议召开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从中挑拨,渲染共产主义威胁,以混淆视听,给中国代表团造成无形的负面影响。材料八: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

7、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针对会上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的情况,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含义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作业案】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 .互不侵犯的外交政策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印度 B.苏联 C.缅甸 D.美国3.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互不结盟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D.平等互惠4.中国为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而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反对殖民主义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