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87104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所设计专业技术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甸县看守所、戒毒所、拘留所监所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贵州华夏千博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2017 年 2 月一、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公安监管场所,是羁押和管理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各类罪犯和重大犯罪嫌 疑分子的机关,是公安系统下设的机构之一,也是对安全防范等级要求极高的场所 之一,属于一级风险单位。其日常管理工作的最主要要求就是保障安全,包括公安 监所民警的安全以及在押人员的安全与稳定。而目前的公安监管场所各类技术防范 手段的建设标准不一,无法实现公安监管场所多个安防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也无法 达到统一管理,高效运行的目标。本监管场所区域内建设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公安监管场所,监 管人员较

2、多,涉及面较广,为贯彻落实公安部V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 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第四册)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安监管场所视频图像信息综 合应用工作,强化应用支撑、完善应用机制,统筹推进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整合、安 全共享和综合应用,按照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一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本监 管场所启动视频监控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深入推进以视频监控系统为龙头的立体化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本市公安监管场所的治安高地,创先进品牌。1.2建设目标按照公安部V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 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第 四册)要求,公安监管场所安全技术防范装备建设是“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 目,贵州省公安厅要求

3、全省各公安监管场所全部配齐符合公安部、省厅标准的安全 技术防范装备,实现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间的整合联动,逐步实现省、市公安监管 业务指导部门与各公安监管场所间的联网。本项目的最终实施是为了响应公安部科技兴警、通过先进的技防节约大量警力 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工程实践,我们以期通过这个项目总结类似工程的建设规范,成 为三所合一的标准化、示范化工程。1.3建设原则实用性与经济性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系统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监管场所各项业务要求、满 足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业务需求,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应努力降低 建设费用,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和性价比高的产品,并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设 备,减少浪费

4、。1.3.2 合理性与先进性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系统工程的准则,在系统的合理性与技术的先进性之间取得 均衡。应努力追求整个系统功能的科学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标与 先进性。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1.3.3 标准化与开放性系统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和建设,并严格遵守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 行业标准,以确保系统之间的开放透明性和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系统建设对有扩 展要求的子系统,在设计和选用设备时,应在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扩容进行科学预 测基础上进行余量设计,预留扩容和发展的空间。1.3.4 可靠性和安全性整个系统须考虑高可靠性要求,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安

5、全可靠性,关键设 备或关键部件应采取备份冗余设计, 选用安全机制完善、 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软件, 使用具有可靠功能的产品。1.3.5 易管理性和易维护性系统应易于管理和维护,借助网管、系统自诊断程序等专门工具,可方便地监 控网络或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 设施的设计应采用简洁易用的体系结构,以降低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二、信息化工程系统组成视频监控系统门禁及出入口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音频监听系统防暴呼叫系统广播系统29机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 会议及指挥中心系统无线定位系统访客系统无线对讲系统 手机信号屏蔽系统1 总体设计原则先进性应结合最新先进技术以

6、及优质品牌产品,并充分考虑应用发展趋势,适度超前。 成熟性应采用经过工程运行试验的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安全性整个系统应具备高安全性,确保重要资料信息的安全,严防非受权用户的侵入 和重要信息的泄露。可扩展性整个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便于系统升级和扩展。实用性整个系统应满足本看守所使用需要,避免系统资源的浪费。经济性选择性能价格比高及更能符合本看守所特点要求的系统。宜维护及宜管理性何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其它子系统和主系统均可正常工作;整个系统运行 操作简单,人机界面友好,管理科学、便捷,易于维护。2 设计依据和标准2.1 国家标准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

7、程技术规范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12663-2001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54-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规范GB25

8、287-2010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GB 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60839-2-2)GB 15209-2006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15-19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2.2 行业性标准公安部 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 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第四册)公监管2001123号关于发布 全国公安监管信息系统总

9、体建设方案 的通知公监管2009189号看守所监控系统建设规范GA/T882-2010数字化讯问(讯问)记录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64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变速球型摄像机GA/T646-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矩阵切换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A/T647-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GA308 -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JJ001-2002看

10、守所技术建设规范PB 003-2001看守所装备配备标准3.1视频监控系统3.1.1 总体功能要求本工程采用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在安防控制中心安装综合安防集中管理 服务器群及安防集成管理平台软件,并安装视频客户端及电子地图客户端,可将 电子地图客户端 界面显示在屏幕墙上,实现在电子地图同一界面下管理视频、门禁、报警各子系 统。系统应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安防集成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和先 进的系统集成技术。该系统对所集成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联动处理和综 合监视管理,是整个安防系统的核心和集成平台。综合安防集成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将安 全防范各个子系统联网,实现控制中心对整体信息的

11、系统集成和自动化管理。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 统具有标准、开放的SDK通信接口,以便进行IBMS系统集成,并留有与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 口。安防集成管理系统支持双码流,提供二次开发SDK支持多种存储架构,支持MPEG4H264 MJPEG等图像压缩标准和 G.711音频压缩标准。安防集成管理 系统的NVR服务器应支持N+1的冗余备份功能,一旦系统中有 NVR主服务器发 生故障,NVR备用服务器将立刻被激活并代替故障的 NVR主服务器。提供完善的操作系统监控、报警和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应为通用的多用户、多 任务的网络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 2008 Server,该系统

12、界面更友好,更易 操作。数据库应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 大数据量的加载,支持中文编码。应用子系统能与总安防管理平台实现集成联动。设计思路:为了满足监所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要求,数字化监所安防管理系统采用了 “一 体化”、“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原则,同时对干警交接班管理、 犯人出入生产区和生活区的记录等日常监管信息进行了设计。一体化:数字化监所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将监控、门禁、报警等功能模块 实现了“嵌入式集成”,由统一的管理平台软件来管理,同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 间的联动。集成化:本系统除了将监控、门禁、报警

13、统一管理之外,还为监舍对讲等系统提供接口, 实现和对讲的联动。同时,本系统还为“狱政信息管理系统”预留了友好的数据接 口。数字化:本系统中的所有主控设备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主机,实现对整个系统中各个功 能模块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本系统支持从前端监区值班室到监所指挥中心, 再到监所局指挥中心的多级网 络结构,使所有信息的传输畅通无阻。监所日常信息管理:数字化监所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安防系统的概念,将干警的值班信息管理、 交接班管理,以及犯人出入生产区、生活区的监管有机的融合起来, 更加强了监所 人防和技防的结合。在监所的监舍、围墙、禁闭室等重要监控点安装录像、录音设备,通过网络线 路向监控中心提

14、供现场实时信息。同时,这一系统还能进行录像、录音、视频切换、 报警信号采集、系统联动控制等。本系统应该采用先进的模拟监控和数字监控结合 的方式:模拟视频部分主要实现现场图像的实时监控和切换、应急指挥等,数字监控采用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实现硬盘录像和音视频信号在网络环境中的传输, 同 时可以实现报警信号的采集和系统联动控制,总控制室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对报警方 位快速显示。智能监管系统整体结构酋帰帚制晦鬲H网络平台賈會*L工厂dLo 4h tnV* LWK1rr 11 i4M*W4.黠r *#11 i11 i i i H u fl - M13.2门禁及出入口系统3.2.1 总体功能要求本系统各区域门

15、禁管理系统独立运行,各区域本地配置服务器及管理软件, 各区域可独立运行软件操作及授权管理。但各区域管理软件数据库可事实上传至总 控指挥中心,总控中心可管理各区域门禁情况, 及刷卡数据记录等。所有门禁管理 可产生报警信息,并与视频监控系统相关区域摄像机进行联动。系统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 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 具有报警功能。应用子系统系统能与总安防监控平台实现集成联动。3.3周界入侵报警系统3.3.1 总体功能要求本系统是将各区域入侵报警系统进行单独管理,当触发报警后除本地报警外,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至总控指挥中心同时触发报警,各区域报警信息根据报警级别 可直接发送至武警指挥中心,产生联动报警信息,所有报警触发后均与视频监控控系统 进行联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