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5.19KB
约8页
文档ID:496862944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1/8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般规定CRTS 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CRTS 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投入的主要设备有: 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浇注机、滑模摊铺机、钢筋加工设备、线路料运输车、散枕 装置、螺杆调整 器、粗调机组、汽车吊、龙门吊或其他吊装设备、检测测量仪等根据轨枕设计间距提前计算确定轨枕垛间距, 桥梁和隧道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路 两侧的电缆槽 盖板上, 路基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在两侧的路肩上 摆放时轨枕底部应用支 垫支撑无砟道床施工前应调查当地气温资料, 掌握气温、 轨温变化规律, 合理安排轨排精调和 混凝土浇筑 时间CRTS 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轨排组装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 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工具轨应无变形、损伤、硬弯、磨损,工具轨质量及状态应经常检 查螺杆调整器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螺杆调整器应架设牢 固,并与钢 轨垂直轨排调整定位合格后应安装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能防 止混凝土浇 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的污染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 75% 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和碰撞轨道部件 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与道床板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应形成流 水作业, 其施工环境温 度差不宜太大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的清理,对拉毛不明显的地方应凿毛处理 支承层施工 路基上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7.2 节的规定 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 支承层厚度 应按设计要求平顺过渡, 支承层厚度大于 30cm 的地段应分层分步施工,开始上层支承层施工前应将下层表 面拉毛,上下相邻两层之 间的施工间隔时间宜控制在 2h 以内端刺及锚固销钉施工 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路上端刺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端刺的设置位置应在设计范围内根据轨枕位置提前计算确定,不影响后期轨枕的安 装 路基上支承层施工时,宜提前留出端刺位置,或在支承层施工前施工端刺 端刺基坑宜采用空压机配合 人工挖凿, 基坑成形后, 应及时安防钢筋笼, 进行混凝土浇 筑端刺与道床板连接的钢筋间距、 外漏长度及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 对外漏连接筋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变形的外漏连接筋,在道床板施工前应予以恢复。

端刺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的第 6.1.4 条的相关规定 端刺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3.1 的 规定表 8.3.1 端刺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杳项目允许偏差(mm )1中线位置202顶面高程+5, -153截面尺寸+20,0施工基本工艺流程锚固钢销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 应在道床板与支承层、 道床板与隧道底板之间按设计 要求设置钢销 钉钢销钉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长度允许偏差 +10,0mm 钢销钉埋设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双块式无砟轨道埋设钢销钉时不得影响轨枕 的布设按规定的深度钻锚固孔,钻孔成形后,清楚钻孔内的钻屑及水浆等杂物由孔底至上缓慢注入锚固剂,竖 直旋入钢销钉,钢销钉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 +10,0mm , 位置允许偏差 10mm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施工 混凝土底座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见图 8.4.1 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进行一下准备工作:通过CPlII控制点进行底座边线放样,每隔10m测设一个断面,做好标 图8.4.1混凝土底座记并对每个标记点进行高程测量,作为底座立模依据 通过CPIII控制点测出桩板凹槽的平面位置底座通过预埋钢筋与桩板连 接。

桩板地段预埋钢筋的位置、数量、状态以及锚固筋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两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并清洁,无积水, 油污安装底座钢筋网前,在底座钢筋网现场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底座钢筋的规格 及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半成品加工好后,分类存放,挂牌标识加工好的钢筋运输至施工地点,分类堆码在相应需用区域的线间 先铺设底座纵向钢筋再铺设横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底座钢筋绑扎时应兼顾凹槽位置,不得影响凹槽模板安装底座和凹槽宜 采用钢模施工,安装应稳固牢靠底座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弹出的模板边线,精确安装侧模板、结构缝端模板和凹槽模板 在结构缝处安装横向模板模板安装应稳固牢靠,接缝不得漏浆彻底清理模板范围内的杂物混凝土入模前应对基床面喷水雾湿润底座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确认模板、钢筋状态,再次复核抗剪凹槽的位 置满足设计要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底座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6.1.4条的规定混凝土宜采用插入 式捣固棒振捣,应注意避免漏捣、过振振捣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 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底座标高凹槽四周应振捣密实,底座表面抹平。

底座及凹槽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4.9规定表8.4.9底座及凹槽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mm )1底座顶面高程±01底座长度±0宽度±0中线位置3平整度10/3m2凹槽中线位置3相邻凹槽中心间距£横向宽度纵向宽度深度±0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方可施工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前应检 查并清洁底座表面和凹槽底面 将隔离层分中铺设,并根据凹槽位置画出凹槽边线,按所画线条剪裁隔 离层 将隔离层平整地铺置于桩板混凝土底座上,在底座边缘处,接缝采用对接,不得重叠将弹性垫层粘贴于凹槽的侧面, 使其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 不得有鼓泡、 脱离现象, 缝隙应采 用剥膜封闭 利用剪裁下来的隔离层铺设于凹槽底面, 并与侧面的弹性垫层牢固粘 结混凝土道床板施工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8.6.1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填充螺杆遗留孔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道床板混凝十浇筑、抹面螺朴调整器、模板等拆除钢筋接地焊接钢筋绝缘性能检测精调并固定轨排轨道儿何状态测帚仪准备初凝后松利件及螺杆训幣器粗调轨排、安装螺杆调整铺设轨枕、纟『1装轨排混凝土养护质量检血轨枕、工具轨质虽检查螺杆调整器准备施工准备测帚放线图 8.6.1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清除 道床板范围内结构表面的浮渣、灰尘及杂物。

依据CPIII控制点,宜每隔10m在基础面上测放出轨道 中线控制点 以轨道中心控制点为基准放样出轨枕控制边线和道床板的纵、横向模板边线位置 道床 板底层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设计要求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对钢筋交叉点进行绝缘处理2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在底层钢筋下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散枕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散枕宜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龙门吊或轮胎式挖掘机与散枕器配合施工2 作业前进行设备组装调试、整备检查设备状况,并调整好布枕间距3 龙门吊与散枕器结合后, 走行到轨枕垛处作业工位 散枕装置从轨枕垛一次抓取一组5 根轨枕,移动至线路中心线上,调整到设计轨枕间距,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 轨排组装应符合下列 规定:1 轨枕铺设前应检查轨枕桁架无扭曲变形,承轨槽内干净无杂物2 轨枕铺设应垂直于线路,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 ±5mm 3 工具轨应编号配对使用, 相邻工具轨配轨时应考虑钢轨不对称度、 断面尺寸偏差等对 轨道平顺性的 影响,合理配对4 工具轨安装时应检查确保轨枕胶垫居中, 扣件紧固时应保证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扣 件各部位密 贴5 轨排组装后应对轨距、轨枕间距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6.5 的要求。

表 8.6.5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序号检杳项目允许偏差(mm )附注1轨距±变化率不大于1/15002轨枕间距±螺杆调整器托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线地段每隔 3 根轨枕、 曲线地段每隔 2 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整器托盘, 同时应在 轨排端头轨 枕间安装一堆螺杆调整器托盘2 螺杆调整器托盘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并确保托盘伸缩灵活居中 托盘安装时应检查插销 与插孔对应位 置正确,确保托盘与轨底密贴,各部螺栓紧固到位轨排粗调宜采用粗调机组进行,精调应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螺杆调整器进行 轨排粗调应符合 下列规定:1 轨排组装完成后,粗调机沿轨排自行驶入,均匀分布轨排上2 粗调机走行到位后, 放下两侧辅助支撑边轮, 支撑在底部结构物顶面上 放下夹轨器, 夹紧钢 轨3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测站附近3对CPlll控制点棱镜,计算确定测站坐标改变全站仪 测站时,必须至少观测后方 2对交叉CPlll控制点4 全站仪自动搜索, 测量每个粗调机顶部的棱镜, 测量数据与理论值对比生成轨排的方 向、高低、水 平和中心线位置偏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发出调整指令5 粗调机组接受调整指令,自动实现轨排提升、横移、偏转、侧倾 4 个自由度的调整, 直到轨排方 向、高低、水平满足标准要求。

6 轨排粗调应先对偏差较大处进行调整 当轨排横向偏差较大时, 粗调应分多次调整到 位,避免在钢 轨横向出现硬弯7 采用人工粗调时,应遵循“先中线、后高程“的原则轨排起升应两侧同时进行8 轨排粗调到位后,及时安装螺杆调整器螺杆,确保各螺杆受力均匀无松动9 检查螺杆基本垂直后,拧紧侧面锁定小螺栓10轨顶标高允许偏差为0, -5mm,中线位置允许偏差为5mm11 轨排粗调完成后,相邻轨排应用鱼尾板进行连接,轨缝宜控制在 10-30mm 钢轨接 头处应平顺, 不得有错牙及错台铺设上层钢筋、绑扎道床板钢筋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正确,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2 钢筋与钢筋、钢筋与轨枕桁架之间应绝缘绑扎牢固 道床板钢筋接地焊接及绝缘性能检查应符合下列 规定:1 接地钢筋单面焊接搭接焊焊缝长度、宽度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 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 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 焊接时应保证其与 模板密贴3绝缘钢筋的绝缘电阻实测值应大于2M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道床内杂物2 检查模板无变形,模板安装应顺直且与下部结构物垂直,无错台、错牙现象,并加固 牢靠。

3 封堵好模板缝隙,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4 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10,0mm 5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后, 调整模板的几何尺寸符 合要求6 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相接处, 无砟道床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横向伸缩缝, 横向伸缩 缝应设置通 缝,并按设计要求作好放水处理轨排精调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全站仪和螺杆调整器进行轨排方向、高低、水平精调2 所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全站仪、棱镜等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定期校核准确3测量前应复核所用线性设计资料、CPIII成果资料无误,并输入准确4使用至少4对CPiii控制点自由设站,设站间距不得大于 70m,两次设站至少重叠观测2对cpiii点,设站精度应符合相关规定5自由设站点应尽量靠近轨道中线,并宜于相邻两对, CPIII控制点中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