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86134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5伤仲永讲提升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要点】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2.学习寓理于事的写法。课堂探讨要点一:先抑后扬【探究活动】先抑后扬【教师释疑】先扬后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扬少抑多,抑能压扬。【讨论明确】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文着意写方仲永的幼年,极言其才能何等的出众,却只是粗线条带过此后的状况,如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惋惜之情。【课堂提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2、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蒙乃始就学B或以钱币乞之/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C得为众人而已耶/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固若金汤【答案

3、】C【解析】试题分析:A、完成靠近;B、有的人或者;C、罢了罢了;D、本来坚固。故选C项。2.仲永由五岁时奇才初露,到少年时的 ,再到二十岁时的 ,完全是因为父亲 ,由此可见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原文填空)(3分)【答案】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不使学【解析】试题分析:方仲永可谓是神童,可是他的父亲却没有为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这个神童泯灭逐渐为普通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天资固然重要,可后天的勤奋与努力也是很重要的。3.翻译句子。(3分)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答案】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笔墨纸砚)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解

4、析】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异为对-感到诧异的意思”,“焉”为“代词”,“即”是“立即”的意思,“为”是“写”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流畅性。4.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详写幼年时的情形,暗示仲永前途无量,为后面他才能的退化作铺垫,略写后来的情形,与之前的情形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中心,紧扣了“伤”字。B最后一段议论抒发出作者的真切感慨,发人深思,令人信服。C为了增强说服力,叙事部分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后对比中蕴含着作者的观点。D作者认为天才不值得炫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关键还是遇上懂得教育的家长。【答案】D要点二:寓理于事【探究活动】寓理于事【教

5、师释疑】作者客观的叙述了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的真实故事,不着痕迹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使是天才,若后天不努力,一样会泯然众人。这样的寓理于事,不着一字议论,却比直接讲道理更让人信服,也更让人印象深刻。【讨论明确】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课堂提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6、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1)未尝识书具()(2)伤仲永()(3)不能称前时之闻() (4)稍稍宾客其父()【答案】(l)曾经 (2)哀伤,叹息( 3)相当( 4)渐渐2.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泯然众人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1)(才能)完全消失了,成为普通人。(完全如同常人了)(2分)(2)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

7、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2分)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1分)【答案】与方仲永后来“泯然众人”形成鲜明对比,为后面的议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或“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1分)4.课文最后一段说:“其受之于天,贤于材人远矣。”从选文中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一点?(1分)【答案】“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1分)5.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答案】“不使学”,即使是天赋再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的人。因此,必须重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2分)6.方仲永的故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其对不同的人的启迪:(3分)对家长:;对学生:;对教师:。【答案】(1)不应有短视行为,应让子女学习。 (2)后天的学习及努力对自己成才很重要。 (3)对好学生也要认真抓。(以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分)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