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6019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6分)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1)、口味等多方面含义。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是()、比照、形式制造。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抱负是尽善尽美的“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 任务是建构中国)。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 6相、联绘系画的、。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表达教学艺术的最根底、最直观的重要因素。二、选择题(14 分)1、美学主要是一门(A 人文学科B自然学科C 社会学科D

2、试验学科2、中国晋宋时代有名画家宗炳提出了)。A “畅神”说B “虚静”说C “移情”说D “感物”说3、20 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方面。A 人的启蒙和解放B 建立美育学科C 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根底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根本符号是)o的问题领域,又以一种乐观的姿势向其他学科领域开放,引进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学问,为理 解对象供给多方面的理论资源和阐释渠道。例如在阅读和鉴赏小说作品时,首先要留意运用 美学学 科学问中关于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去把握作品在语言、文体、性格刻画、环境描写、意境营造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成就, 同时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如社

3、会学、政治学、经济 学、法律学、 人口学等学问去阅读,两者汇通,相互激发,可以获得丰富 的、全的审美感受。美学与美育试题2022年05月 20 日 九江电大中心播送电视大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小教专业美学与美育试题2022 年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抱负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 成功。2 .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o3 .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启悟。4 .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和表演性,和流淌性,节奏和。5 .青少年美育的根本途径包括、欣赏艺术、品尝传统和师法英雄。、单项选择题(从下面的答案

4、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选对2 分,共 10 分)1 .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B. 王国维C宗白华D朱光潜2 .“美是生活”这一有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A.狄德罗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席勒3.中国晋宋时代有名画家宗炳提出了“畅神”说B. “虚静”说“移情”说D. “感物”说B.席勒4.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C.康德马克思D.亚里斯多德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A.想象性、制造性、纯真性C. 直观性、制造性、纯真性B.梦想性、制造性、纯真性D. 直观性、想象性、梦想性三、名词1解

5、释.(荒每题唐4 分,共16 分)2 .语言论美学3 .黄金分割4 .含混四、推断题(先推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每题 7 分,共 14 分)1 .美学的性质与美学的对象实际上是一回事。2 .社会关系的美表达着人的本质。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开放论述。每题10 分,共 20 分1 .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受了哪几个阶段?2 .简述美育的具体特征。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15 共 30 分)1 .举例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2 .怎样理解形式美组合规律中“多样统一”的两种根本形态?请联系实际作答。3 .为什么说造型艺术具有“瞬间

6、永恒性”的审美特征?请结合实例进展阐述。答案及评分标准、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 .永恒理性2 .颜色形体声音3. 协调 鼓励4 .抒情性过程性 韵律美5 .体验自然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1处得2分,共10分)1. C2. B3. A4. B5. C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 .荒唐是西方现代审美范畴之一,(1分)它是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 简单感受的现代根本心情。表现荒唐是为了制服荒唐。 (3分)2 .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 题 为中心的美学,(1分)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批判”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主

7、义、 后构造主义、存在主义和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1分)其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言取 代理 性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其次,放弃美的本质及其他本质问题,留意用语言学去分析审美 现象;第三,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追求,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23 .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L 1. 61 ;致为2: 3,或3:5, 5: 8)。(2分)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至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西方人普遍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是最美的比仞 分)黄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中经常被承受的比例关系。 ( 1分)4. 含混,

8、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1分)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 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2分)含混是文学的重要审美特征之含蓄蕴藉的一范性形 态。(1分)四、推断题(每题7分,共14分)1 .错。 (2分)由于性质指的是根本届性,而对象是指争辩的客体。二者亲热相关但却 是一回事。 (1分)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2 分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话生生的整体形象。(2 分)2. 对。 (2分)由于社会关系的美是人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呈现出来的美, (2分)它包 与人之间的怜悯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以及人与人之间无压抑的自由交往,这面 都表达着人的

9、本质。 (3分)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受了如下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自 为 人类异己的符号。(3 分)其次阶段,自然成为人类对话的伙伴。(3 分)第三阶段中,自 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完全获得美的属性。(4 分)2.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4 分)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峻的而是伴人 趣味的激发和满足。(2 分)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2 育 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机敏自由,在个体针对性上显现差异的特(2

10、 分)六、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 美的形象性是美的根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制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 沉 着体方面理解,美总是在符号形式中呈现为具体可感、丰富活泼的生动形象;从主体方 说, 美依靠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主客体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动感人的美。(4 分)具体来说,首先,美必需呈现为形象。形象是事物的形、色、声、味、态诸方面的统一是 具体可感的生动存在方式。人的丰富心情通过形象而获得实在的质感。形象是美的呈现方离 开 了形象,美无影无踪,无从谈起。(2 分)其次,美的形象不依靠概念和推理,而依靠对 对 象的直觉。美的形象在主体和对象交互影响、呼唤和应答中诞生和呈现

11、。(2 分)第三的 形 象极富生命节奏和韵律,它往往是不停流淌和变易,呈现生气勃勃的活力。(2 分)第美 的 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地。依据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宇宙和心灵深处的深层音响显现为中内 涵 的节奏和韵律的跃动,而这正是音乐的审美特征。(2 分)举例 3 分。2 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根本形态是调和与比照。调和是各 对立 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比照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表达在差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4 分)调合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同”,是两种或多种相近或相像因素的相互联系,使谐 统一,形成差异不大的变化,产生协调的美感。调和形成的和谐,一般属于阴柔之美

12、。 分)比照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 合 在相互衬托和比照中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这些对立因素依据形式美的规律组合在一相互 形成比照而又形成统一。由于比照是由对立因素的统一造成的形式美,一般属于阳刚之比照 在艺术中应用格外广泛,它可以突出艺术形象的性质和特点,获得生动猛烈的艺术效(3 分)作为多样统一的根本形态,比照和调和,都是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表多 样统一的和谐美。(2 分)举例 3 分。3 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4 分)造西 术 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进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

13、炼、捕获事物动态 中最 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 分)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绘画、摄影、雕塑能否 抓 住具有永恒性的瞬间,是作品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标志。(2 分)举例恰当 5 分。注:鼓舞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根底上独立思考,对推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答 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状况给高分。公司介绍I公司动态I聘请信息I广告报价I隐私保护I版权声明D体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 德国 B美国C英国 D 奥地利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A 思想修养/文化学问素养/艺

14、术实践/生活积存B 理论素养/文化学问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存C 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存/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D 文化素养/生活积存/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根本特征之一。A戏居UB戏曲C 电影D 电视三、推断题( 15 分)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严密,不行或缺。2、颜色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3、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4、群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5、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表达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四、名词解释(20 分)1、美的无功利性2、社会美3、技术美4、表演艺术5、教学艺

15、术五、简答题(20分)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分?有什么联系?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其区分在于日常心理是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 用功利和规律认知的反映 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响。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 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向审 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确实立将日常心理 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实行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势对事物进展审美照顾。 这种无功利和非概 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2、美感的培育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美感培育的根底、成果和目标?3、如何理解形式美教育的普遍宜人性特征?4、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六、论述题(15 分)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附:答案一、填空题1、道德 2、批判 3 君子 4、现代人格 5、事物 6、造型 7、系统性8、语言二、选择题1、A 2、A 3、A 4、B 5、A 6、C 7、C三、推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错四、名次解释1 、美的无功利性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根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