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85878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广东广州花都区八下期末物理试卷1. 一本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 2g B 200g C 2N D 20N 2. 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块物体,拉着弹簧测力计让物体和弹簧测力计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F拉,忽略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F拉 大于 G B F拉 小于 G C F拉=3.2N D G=3.4N 3. 如图所示,一氢气球吊着一物体以 1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假如此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B立

2、即匀速下落C继续以 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4. 小福用水平向右的力拉箱子(如图),箱子没有被拉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对箱子有做功B箱子的重力对箱子有做功C拉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D拉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5. 如图是某次珠三角江面出现的龙卷风,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珠江水吸离江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能吸水是因为其内部形成一股高速向上旋转的气流使 A旋涡内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B旋涡外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C漩涡内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D旋涡外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

3、入龙卷风6. 如图所示,重为 8N 的物体,被绳子(体积忽略不计)拉着,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绳子的拉力为 6N,剪断绳子瞬间,下列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正确的是 A 2N,上浮B 2N,下沉C 14N,上浮D 14N,下沉7. 小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石头的重力,如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原本水平平衡的翘翘板 A 位置,自己坐在 B 位置上,已知 AB=1.5m,OB=0.5m,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明重力 300N,可估算石头的重力约为 A 100N B 150N C 300N D 600N 8. 在 A 地,用 1m 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所示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760mm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若将图的玻璃管向右侧倾斜 30,玻璃管中水银柱长度不会改变C若换 0.5m 长且口径更宽的玻璃管在 A 地再做此实验,水银会充满玻璃管而不会下落D把整个装置搬到 B 地时,管里的水银柱变短了,说明 B 地大气压高于 A 地当时的大气压强9. 铁块和海绵块的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将同一块铅块分别放在它们的上面,铅块对铁块的压力为 F1 、压强为 p1,铅块对海绵块的压力为 F2 、压强为 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F2 p1F2 p1p2 C F1=F2 p1p2 D F1=F2 p1=p2 10. 小明的妈

5、妈提着一袋苹果站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苹果的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苹果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苹果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1. 如下图所示,水平地面 O 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3N 的力 F。物体经过 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 OQ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 OQ 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 3N B物体在 NO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 MO 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 3N D物体在 MO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1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 O 点两侧粗糙程度

6、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3N 的力 F。物体经过 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 OQ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 在 NO 、 OP 段做功分别为 W1 、 W2,功率分别为 P1 、 P2,则 A W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或“”)18. 如图甲所示,用 10N 的力握住玻璃瓶悬空静止不动。(1) 在图乙代表玻璃瓶的黑点 A 上,画出其静止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 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 20N,则手与玻璃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 玻璃瓶受到手对它

7、的压力时,玻璃瓶会不会发生微小的形变?答: (选填“会”或“不会”)。19. 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1) 图中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选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 。(2) 分别画出图杠杆的动力臂 l1 和阻力臂 l2。20. 如图所示,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1200kg车身长度3.8m满载时乘客总质量600kg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与地总接触面积0.1m2规定最大车速10m/s 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g 取 10N/kg)(1) 求满载的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 若满载时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以规定最大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行驶了 200m

8、,行驶过程中车受到的阻力为满载时车重的 0.05 倍。i 在方框内画出此时观光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黑点”代表观光车)。ii 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少?21. 如图甲所示,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匀速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 1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匀速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刚刚接触为止,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 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的图象。求:(水=1103kg/m3,取 g=10N/kg)(1) 此圆柱体的重力是多少?(2) 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3) 圆柱体浸没在水

9、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4)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22. 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芳想利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分开来。(1) 当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芳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出现此情况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芳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丙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清水。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

10、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23. 如图是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球 A 的质量大于 A 的质量,下落高度 h 大于 h 小球均由静止开始下落,碰到物体 B 后一起运动一段距离 s 后静止。(1) 图甲中,小球推动物体 B 的过程,小球对物体 B 有没有做功? ,判断依据是 。(2)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3) 如果想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的做法进行实验,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24. 小聪利用天平、量筒、水和烧杯来测量一块不规则且放不进量筒的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接下来应

11、将游码移到 处,再适当调节天平的 ,直到天平平衡。(2)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3) 如图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如图甲所示;b.取出小石块,如图乙所示,将图所示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直到标记处,如图丙所示;c.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所示;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4)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5) 这样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将会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依据是 。25. 小燕给爷爷、奶奶买了 A 、 B 两双老人防滑健步鞋,她发现两双鞋的鞋底的花

12、纹样式不一样。小燕想知道哪双鞋的防滑性能更好。如图所示,各取 A 、 B 一只鞋并借助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研究比较哪种花纹鞋子的防滑性能更好。请你帮助小燕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1) 实验步骤。(2) 判断方法。答案1. 【答案】B【解析】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200g,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200g 左右。故B正确,A错误、C错误、D错误。2. 【答案】D【解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N,里面有 5 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 0.2N,因此它的读数为 3N+0.4N=3.4N;拉着弹簧测力计让物体和弹簧测力计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拉=G=3.4N,故ABC错误,D正确。3.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