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857218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联动战场多岗位流动多部门联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 年 3 月 5 日,嘉兴日报 “嘉兴时评”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与之相伴,“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开始运行,这种工作机制的特点在于它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工作方针,打破新闻实地采访和新闻评论写作互枴隔离的传统弊端,强调评论以采访为基础, 评论从采访中来, 紧扣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焦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务必使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的启迪陸,吸引和感染读者,指导和服务读者。有别于“一部电脑一张网,一篇评论满天飞”的传统评论写作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评论工作机制, 记者署名被冠以 “本报评论记者某某” ,“评论记者” 兼具着记者与评论员的

2、“双重职责”,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事实, 同时也要在第一时间发表对这个事实的判断与评价。这种全新的工作机制, 不仅给评论写作提高了难度, 也给评论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嘉兴日报经过 5 年的实践,通过不断创新,在评论人才的引进、评论人才的使用、评论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一格的路子。人才使用多部门联动实施全新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引进人才之后,为用好人才,嘉兴日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是版面保证。一版设立的“嘉兴时评” ,除有重大时政活动外,一般情况下坚持版面优先发表评论。其次,考虑到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探索性,评论记者的月奖金相对于其他部门上浮 20。第三,评论记者是一种岗位

3、名称, 并不是指评论部时具体的某个人,其他部门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写出的评论稿件,一样可以纳入到评论记者名下,报酬与评论部成员写作的稿费相同。在新闻来源方面,新闻评论部门不像其他采访部门,有固定的条和线,特別需要解决新闻来源问题。目前一是要求评论记者努力建立自己的网络,除此之外,努力建立起评论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一是热线联动。在每天上午的采前会上,对热线逐一分析,从中找出新闻价值比较大的线索,然后安排评论记者深入实际采访。 比如 2007 年 4 月 3 日我们发表的 服务窗口能否延长营业时间一文,就是根据读者的投诉而采写的,由于评论建立在详细的采访基础上,事实准确,对有关部门震动很大,他们很

4、快就做出了整改措施,效果非常好。二是与其他采访部门联动。为了调动其他部门的联动积极陸,报社规定,采访部门与新闻评论部联动的稿子,可以在考核上适当加分。这样一来,其他部门的记者非常乐意把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告知评论部,一起联合采访。一方负责新闻稿件,一方负责评论稿件,互不冲突又互相联系,紧密配合。比如 2011 年 3 月中下旬,受谣言影响,嘉兴出现了一股“抢盐风潮”。针对这一突发事件, 嘉兴日报党报热线和新闻评论部联手,针对事态进展情况,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报道。在相继推出市民争购加碘盐,市盐业公司表示,市民不必恐慌有能力确保市民用上盐、 用好盐为确保市场供应, 市盐务管理局、 市物价局昨表示让更

5、多市民更方便地购盐等多篇新闻报道的同时, 3 月 18 日嘉兴日报头版刊登评论为什么没必要对“盐”恐慌 ,针对“抢盐风潮”产生的动机,有针对性地做了分析和解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读者的恐慌情绪。这种多部门的联动,积极意义还在于首先,建立起了立体化的舆论监督格局,影响力得到更大提升。比如2010 年 12 月,嘉兴市南湖区消协发布一则数据在其备案的39 起美容类投诉中, 针对郎泉护肤品有限公司一家的投诉就达 14 起,该公司打着“免费美容”及赠送小礼品的幌子,诱骗顾客进店体验,实则是变栢的强制消费, 对此有关部门答复证据不足,无法查处。嘉兴日报 党报热线记者就此于 12 月 13 日、14

6、日、 15 日连续发表三篇报道,有关部门对于报道的事实都认可,但还是无动于衷,认为证据不好掌握,12 月 16 日“嘉兴时评”发表 “ 14 起投诉”羞了谁的脸 ?,从评论的层面指出“ 14 起投诉”并非一日井喷而出,而是历经数月一件一件积累而来,第一次投诉,可以回答“证据不足”,当面对“ 14 起投诉”,时间跨度如此长的情况下,还回答“证据不足”,表明没有人去现场认真调查,属于行政不作为。 在立体化的舆论监督下,有关部门积极行动,郎泉受到惩罚,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其次,这种联动打造出了一支人人都会写评论的记者队伍。“评论记者” 作为一种岗位名称,不仅针对评论部的记者,对其他部门记者也是开放式

7、的。嘉兴日报 鼓励其他部门的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写出符合“嘉兴时评”标准要求的评论稿件,并将其纳入到评论记者名下,报酬与评论部成员写作的稿费相同。这就大大激发了记者的积极陸,一些非专职评论记者的采编人员纷纷给“嘉兴时评”投稿,如保护马家浜先要理解马家浜(2008 年 3月6日,作者为杨志为,综合新闻部记者) 、村干部办公当去机关化(2008年 6 月 20 日,作者为应丽斋、郑炜君,综合新闻部记者) 、台上好戏台下来 (2011 年 10月 28 日,作者为方霞,经济新闻部记者 ) 、畅游绿道,享受城市“慢生活” (2011年 11 月 17 日,作者为杨洁,经济新闻部记者 ) ,其中村干部办公当

8、去机关化一文还曾获嘉兴新闻奖。人才培养多岗位流动在嘉兴日报看来,所谓“评论记者” ,他们首先应该是一名记者。它不仅仅是配写评论,而且可以或应该在传播事实信息中传播观点信息。更重要的是,由于评论记者不像其他采访部门那样有固定的条线,必须工业、农业、教育、文化样样通、路路熟,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评论记者, 必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为此,嘉兴日报 通过每两年一次的职工、 岗位“双向竞聘” 有效实现了评论记者的 “多岗位轮换” ,以及新闻、 评论写作的 “双培养”。通过“多岗位轮換” ,最初招聘进来的评论记者许多已轮换至新闻采写岗位,继续充实自身的新闻采访的能力、深化对于嘉兴市情民意的了解。

9、同时,报社也鼓励他们在目前的岗位条线上积极发掘评论线索,继续为“嘉兴时评”提供优质稿件。原先在新闻评论部工作的杨洁,如今已是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她说,通过在评论部的锻炼,再去捕捉新闻时,视角会更深更全一些, 而且写稿的逻辑性更强了。 通过 “多岗位轮换” ,一些新闻采写岗位的记者也陆续走上新闻评论记者的岗位,如今新闻评论部的徐宁,原先曾在综合新闻部、经济新闻部做过记者, 汪莹、 王支烽也曾在经济新闻部记者岗位上锻炼过,他们有着丰富的新闻采访经验,具备一名记者必备的素质,这些为做好评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通过这种多岗位的流动轮换, 不仅实现了记者新闻、 评论能力的 “双培养”,让评论记者多

10、了发现新闻的敏锐性,也让记者多了新闻写作的思辨性和逻辑陸,而且使“嘉兴时评”的文本表现摆脱了党报新闻评论固有的“八股腔” ,做到了“跨文体写作” ,让新闻作品读起来现场感强,事实生动活泼,说理更加直观透彻。此外,在人才培养上,嘉兴日报 积极实施 “走出去” 的办报理念, 及时吸收高等院校、新闻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 嘉兴日报 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一个成果,嘉兴日报 每年会安排记者去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在探索过程中非常注重广大读者、新闻界同行的意见与建议。2007 年 6 月 30 日,嘉兴日报在杭州举办了“ 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研讨会”,2007 年 11 月 3 日,嘉兴日报举办了“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2008 年 5月 24日,嘉兴日报在北京举办了“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与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创新研讨会”,2012 年 6 月 16日在北京举办了 “新闻评论改革暨嘉兴时评五年会”,通过这一系列的研讨活动, 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了很多中肯和极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开拓了评论记者的眼界,促进和提升了嘉兴时评的发展。编辑吴长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