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3887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堤防工程护岸工程设计8. 1 一般规定8. 1. 1河岸受水流、潮汐、风浪作用可能发生冲刷破坏影响堤防安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护岸工程的设计应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并宜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 护。8. 1. 2护岸工程可选用下列形式:1坡式护岸。2坝式护岸。3墙式护岸。4其他形式护岸。8. 1. 3护岸工程的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坚固耐久,抗冲刷、抗磨损性能应强。2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应强。3应便于施工、修复、加固。4应就地取材,并应经济合理。8. 1. 4护岸的位置和长度应根据水流、潮汐、风浪特性,以及河床演变及河岸崩塌情况等 综合分析确定。8. 1. 5护岸工程的上部

2、护坡,其顶部应与滩面相平或略高于滩面。护岸工程的下部护脚延伸 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深泓近岸段应延伸至深泓线,并应满足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的要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 应按本规范附录D计算。2在水流平顺、岸坡较缓段,宜护至坡度为1:31:4的缓坡河床处。8. 1. 6护坡与护脚应以设计枯水位为界。设计枯水位可按月平均水位最低的三个月的平均值 计算。8. 1. 7无滩或窄滩段护岸工程与堤身防护工程的连接应良好。8. 2坡式护岸8. 2. 1坡式护岸可分为上部护坡和下部护脚。上部护坡的结构形式应根据河岸地质条件和 地下水活动情况,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现浇混凝土板、模袋混凝土等,经 技术经济

3、比较选定。下部护脚部分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岸坡地形地质情况、水流条件和材料来 源,采用抛石、石笼、柴枕、柴排、土工织物枕、软体排、模袋混凝土排、铰链混凝土排、 钢筋混凝土块体、混合形式等,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8. 2. 2护坡工程可根据岸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岸坡稳定及管理要求设置枯水平台,枯水 平台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枯水位0.5m1.0m,宽度可为1m2m。当枯水平台以上坡身高 度大于6m时,宜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戗台。8. 2. 3护坡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D计算确定。砌石护坡石层的厚度宜为0.25m0.300m, 混凝土预制块或模袋混凝土的厚度宜为0.10m0.12m。砂砾石垫层厚度宜为0.10m

4、 0.15m,粒径可为2mm30mm。当滩面有排水要求时,坡面应设置排水沟。8. 2. 4抛石护脚应符合下列要求:1抛石粒径应根据水深、流速情况,按本规范附录D的有关规定计算或根据已建工程分 析确定。2抛石厚度不宜小于抛石粒径的2倍,水深流急处宜增大。3抛石护脚的坡度宜缓于1:1.5。8. 2. 5柴枕护脚应符合下列要求:1柴枕护脚的顶端应位于多年平均最低水位处,其上应加抛接坡石,厚度宜为0.8m 1.0m ;柴枕外脚应加抛压脚块石或石笼等。2柴枕的规格应根据防护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枕长可为10m15m,枕径可为0.5m 1.0m,柴、石体积比宜为7:8;柴枕可为单层抛护,也可根据需要抛两层或

5、三层;单层抛 护的柴枕,其上压石厚度宜为0.5m0.8m。8. 2. 6柴排护脚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柴排护脚的岸坡不应陡于1:2.5,排体顶端应位于多年平均最低水位处,其上应加 抛接坡石,厚度宜为0.8m1.0m。2柴排垂直流向的排体长度应满足在河床发生最大冲刷时,排体下沉后仍能保持缓于 1:2.5的坡度。3相邻排体之间的搭接应以上游排覆盖下游排,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m。8. 2. 7 土工织物枕及土工织物软体排护脚可根据水深、流速、河岸及附近河床土质情况, 采用单个土工织物枕抛护,可3个5个土工织物枕抛护,也可土工织物枕与土工织物垫层 构成软体排形式防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工织物

6、材料应具有抗拉、抗磨、耐酸碱、抗老化等性能,孔径应满足反滤要求。2当护岸土体自然坡度陡于1:2且坡面不平顺有大的坑洼起伏及块石等尖锐物时,不宜采 用土工织物枕及土工织物软体排。3 土工织物枕、土工织物排的顶端应位于多年平均最低水位以下,其上应加抛接坡石,厚 度宜为0.8m1.0m。4 土工织物软体排垂直流向的排体长度应满足在河床发生最大冲刷时,排体随河床变形后 坡度不应陡于1:2.5。5 土工织物软体排垫层顺水流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m,并应采用顺水流方向上游 垫布压下游垫布的搭接方式。6排体护脚处及其上、下端宜加抛块石。8. 2. 8铰链混凝土排护脚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的顶端应位于多年

7、平均最低水位处,其上应加抛接坡石,厚度宜为0.8m1.0m。2混凝土板厚度应根据水深、流速经防冲稳定计算确定。3沉排垂直于流向的排体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8. 2. 7条的规定。4顺水流向沉排宽度应根据沉排规模、施工技术要求确定。5排体之间的搭接应以上游排覆盖下游排,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m。6排的顶端可用钢链系在固定的系排梁或桩墩上,排体坡脚处及其上、下端宜加抛块石。8. 3坝式护岸8. 3. 1坝式护岸布置可选用丁坝、顺坝及丁坝、顺坝相结合的勾头丁坝等形式。坝式护岸 可按结构材料、坝高及与水流、潮流流向关系,选用透水或不透水、淹没或非淹没、正挑、 下挑或上挑等形式。8. 3. 2坝式护岸应按治

8、理要求依河岸修建。丁坝坝头和顺坝坝线的位置不得超越规划的治 导线。8. 3. 3 丁坝的平面布置应根据整治规划、水流流势、河岸冲刷情况和已建同类工程的经验 确定,必要时,应通过河工模型试验验证。丁坝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丁坝的长度应根据河岸与治导线距离确定。2 丁坝的间距可为坝长的1倍3倍;河口与滨海地区的丁坝,其间距可为坝长的3倍 8倍。3非淹没丁坝宜采用下挑形式布置,坝轴线与水流流向的夹角可采用3060;潮汐河 口与滨海地区的丁坝,其坝轴线宜垂直于潮流方向。8. 3. 4 丁坝可采用抛石丁坝、土心丁坝、沉排丁坝等结构形式。丁坝的结构尺寸应根据水 流条件、运用要求、稳定需要、已建同类工

9、程的经验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抛石丁坝坝顶的宽度宜采用1.0m3.0m,坝的上、下游坡度不宜陡于1:1.5,坝头坡 度宜采用1:2.51:3.0。2 土心丁坝坝顶的宽度宜采用5m10m,坝的上、下游护砌坡度宜缓于1:1,护砌厚度 可采用0.51.0Om;坝头部分宜采用抛石或石笼。3沉排丁坝坝顶宽宜采用2.0m4.0m,坝的上、下游坡度宜采用1:11:1.5;护底层的 沉排宽度应加宽,其宽度应满足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的要求。8. 3. 5 土心丁坝在土与护坡之间应设置垫层。垫层可采用砂砾石,厚度不应小于0.15m; 也可采用土工织物上铺砂砾石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0.1m。8. 3. 6在

10、中细砂组成的河床修建丁坝,坝根与岸滩衔接处应加强防护;坝头处和坝上、下 游侧宜采用沉排护底,沉排的铺设宽度应满足河床产生最大冲刷深度情况下坝体不受破坏的 要求。丁坝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有关规定。8. 3. 7不透水淹没式丁坝的坝顶面宜做成坝根斜向河心的纵坡,其坡度可为1%3%。8. 3. 8河口与滨海地区用于消浪保滩的顺坝宜布置在滩岸前沿,顺坝坝顶高程宜高于 平均高潮位,迎浪面可根据风浪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异形块体。顺坝与滩岸之间可设置透水 格坝。8. 4墙式护岸8. 4. 1对河道狭窄、堤防临水侧无滩易受水流冲刷、保护对象重要、受地形条件或已建建 筑物限制的河岸,宜采用墙式护

11、岸。8. 4. 2墙式护岸的结构形式可采用直立式、陡坡式、折线式等。墙体结构材料可采用钢筋 混凝土、混凝土、浆砌石、石笼等,断面尺寸及墙基嵌入河岸坡脚的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 及河岸整体稳定计算分析确定。在水流冲刷严重的河岸应采取护基措施。8. 4. 3墙式护岸在墙后与岸坡之间宜回填砂砾石。墙体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应设置反 滤层。在水流冲刷严重的河岸,墙后回填体的顶面应采取防冲措施。8. 4. 4墙式护岸沿长度方向应设置变形缝,钢筋混凝土结均护岸分缝间距可为15m20m, 混凝土、浆砌石结构护岸分缝间距可为10m15m。在地基条件改变处应增设变形缝,墙 基压缩变形量较大时应适当减小分缝间距。8

12、. 4. 5墙式护岸墙基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沉井或桩基,结构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 混凝土,其断面结构尺寸应根据结构应力分析计算确定。8. 5其他护岸形式8. 5. 1护岸形式可采用桩式护岸维护陡岸的稳定、保护坡脚不受强烈水流的淘刷、促淤保 堤。8. 5. 2桩式护岸的材料可采用木桩、钢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大孔径钢筋混凝土桩等。 桩式护岸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的长度、直径、入土深度、桩距、材料、结构等应根据水深、流速、泥沙、地质等情况,通过计算或已建工程运用经验分析确定;桩的布置可采用1排桩3排桩,排距可采用2.0m 4.0m。2桩可选用透水式和不透水式;透水式桩间应以横梁连系并挂尼龙网、铅丝网

13、、竹柳编篱 等构成屏蔽式桩坝;桩间及桩与坡脚之间可抛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等护桩护底防冲。8. 5. 3具有卵石、砂卵石河床的中、小型河流在水浅流缓处,可采用杩槎坝。杩槎坝可采 用木、竹、钢、钢筋混凝土杆件做杩槎支架,可选择块石或土、砂、石等作为填筑料,构成 透水或不透水的杩槎坝。8. 5. 4有条件的河岸应采取植树、植草等生物防护措施,可设置防浪林台、防浪林带、草 皮护坡等。防浪林台及防浪林带的宽度、树种、树的行距、株距,应根据水势、水位、流速、 风浪情况确定,并应满足消浪、促淤、固土保岸等要求。8. 5. 5用于河岸防护的树、草品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条件及生态 环境要求选择

14、。8. 5. 6在发生强烈崩岸形成大尺度崩窝影响堤防和有关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对崩窝的整治 可采用促淤保滩或锁口回填还坡还滩的工程措施。8. 5. 7崩窝的促淤保滩工程可由上、下游裹头、锁口坝、窝内护坡以及必要的沉树等组成。 上、下游裹头可采用抛石;锁口坝可根据水流情况采用沉梢坝、堆石坝或袋装土坝;窝内护 坡工程应根据岸坡土质和险情选择适当的形式。8. 5. 8崩窝的锁口回填还坡还滩工程由上、下游裹头、锁口坝、岸坡填筑和护脚、护 坡组成。上、下游裹头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 5. 7条的规定。锁口坝坝心枯水位以下可用 袋装中砂或中细砂填筑,枯水位以上可用黏性土填筑并压实;锁口坝护坡枯水位以下可采用 抛石,枯水位以上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板等,并应做导渗设施;当边坡陡于1:2时,应进行稳 定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