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82858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汇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我国根底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根底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2、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开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根底,开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开展,尊重每个学生开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

3、标 阅读目标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述的两类根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行为目标述的根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

4、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根底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开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开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开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6.有效教学的策略: 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确实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

6、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局部;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开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复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

7、与课程开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开展,有两个根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

8、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开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开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

9、,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当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与时反响,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10、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优状态时;3当教学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14.教师的关注: 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

11、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15.开展性课程评价的根本理念: 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开展;3评价应表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开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16.开展性课程评价的根本容: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开展评价体系。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12、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 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开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

13、赞赏学生. 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与家长等) 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开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 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开展的人开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开展潜能,身心开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

14、.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 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 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开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2.开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开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良提高,面向多元。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