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82672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创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西南财经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 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以成都富士康为例 项 目 类 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申请人: 段 宇 所 在(院) 系: 公共管理学院 申 请 人 电 话: (0)15008270595 申请人电子信箱: 指 导 老 师: 申晓梅 、冯华 导师职称: 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 公共管理学院 导师电话: 13678160279 导师电子信箱: 填表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共青团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 制2011年9月30日填 表 说 明1、 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通知。2、 申请书各项内容,必

2、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并要求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对于填写不合要求、内容含糊不清、字迹潦草者,不予受理。3、 上报的申请书一式二份(至少含一份原件),项目获准后,申请书由学校签署意见并保存一份,另一份返回院系存档。4、 封面总编号由校团委统一编写。5、 该申请书为A4纸,各单位可以自行翻印,但格式、内容应与原件相同,表格大小可根据内容调整。36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调查研究以成都富士康为例一、项目申请人情况 申请人姓名段宇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91年8月1日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项目名称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分析研究以成都富士康为例通讯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

3、55号西南财经大学松园C211电话15008270595学历自何年月至何年月学习单位(高中以上,含高中)任职2006年9月2009年6月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09年9月至今西南财经大学助理辅导员申请人参加科研的经历自何年月至何年月参加的项目担任的工作2010年7月2010年9月四川省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基于四川省犍为县的调查研究调研组负责人,报告撰写人2011年1月2011年3月课堂内教学范式改革成果申报表资料收集,报告撰写人申请人入校以来的主要专业必修课成绩课程名称类别学分成绩课程名称类别学分成绩人力资源管理学必修3.092社会学通论通识3.092员工招聘与配置必修3.097劳动经济学基础3.0

4、92战略性绩效管理必修3.095学科导论基础3.095项目组其他成员(不包括申请人和导师)姓名性别年级所在院系专业分工签名联系方式祁欣女2009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献调查,资料文献整合15008404192李岩男2009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调研,问卷及访谈的信息处理15882217607周金毅男2009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模型建立,利用软件分析数据15982101659汪慧丽女2009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调研,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撰写15982120209张永琦男2009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调研,汇总调研数据15928799468二、申请人对研究项目简要

5、说明(一)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拟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科学价值)(500字以上)1. 项目背景及意义1.1项目选题的背景介绍1.1.1新闻介绍成都首创 2万富士康员工融入社区发布日期2010-11-16 信息来源:华西都市报(成都)新闻摘要:员工融入社区,纳入社区管理,与周边居民一同享受“田园城市”的社区配套,这在成都是一大创新。生产线快速上马的同时,成都正在加快富士康项目综合配套建设,在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北片区修建了共有5栋18层公寓和1栋3层综合楼用作富士康员工公寓,2070间公寓的床、衣柜、热水器等家具齐备,富士康的员工们“拎包即可入住”。在富士康员工住房方面,

6、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北片区的员工公寓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共有5栋18层公寓和1栋3层综合楼,公寓2070间。现场可以看到,园区建筑风格简洁现代,食堂、超市、银行、健身房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其建设和设计标准均可与中档小区相媲美。小区内,采用了银杏、榕树及天竺桂等高档植物作为绿化树种,绿地率达到了30.7%。房间的采光良好,地面铺筑地砖,设置有一个洗澡间、一个卫生间,还配置了基本生活家具,诸如床、衣柜、热水器等,基本达到了“拎包即可入住”的便利条件。这些员工公寓将迎来富士康、京东方等园区众多企业员工的入住,其中富士康员工公寓的面积有望达30万平方米。员工们下班后,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小区里散步

7、,也可以在周边的社区里逛逛,寻找一份“田园城市”的幸福感。根据这一报道,我们感觉到现代员工社区建设会对企业、当地政府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并基于此展开研究。1.1.2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发展情况介绍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内迁企业是指经过30年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

8、,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导致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同时也将加速中国“全国化”的进程和经济内循环系统的形成。企业员工社区建设在计划经济阶段曾经是企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计划经济时期,企业负担员工的各项福利,企业员工依附于企业。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国家公有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使得员工构成比较稳定。员工一般居住在共同的居民区内,社区建设与企业建设联系密切,这个阶段的员工社区建设主要依附于企业。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体建立,大量劳动力进入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员工社区在非公有制的企业中

9、基本消失,企业只为员工提供一些简单的居住场所,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设施不齐全。加上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严格和员工本生的素质不够高,使得这时的状态只能叫员工聚集。社区的要素基本不具备,员工社区建设在这一时期进展缓慢。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出现的“用工荒”,使得企业注意到员工对工作的环境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员工束缚在简单的职工宿舍,进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甚至会出现深圳富士康员工“十三跳”的极端例子。于是,企业开始和政府、社会一起探索新型企业员工社区建设的道路。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发展出新的模式,产生了新的问题。内迁的

10、企业的高度利润导向使其不愿意再承担员工社区建设任务,目前富士康企业就将其员工社区的建设工作完全交之当地政府,利用当地政府管理上的优势,合理安排员工社区构建。这种新的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大量青年企业员工在社区中聚集,信息传递速度极快,政策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员工之间矛盾激烈,关系冷漠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区和谐,这些问题如何得以有效解决,亟待我们去探索。1.1.3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基本情况介绍富士康(Foxconn)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的,横跨6C产业(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汽车、通路、数字内容)代工生产及研发领域的超大型高科技企业。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拥

11、有全球顶尖IT客户群。富士康集团是中国最大出口型企业,连续8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10年位居财富2010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12名。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员工总数逾90万人。富士康在成都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产业基地,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紧密围绕成都市打造的光电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建设LED-TV、LCD模组、LED背光模组及LED封装和照明光源生产线,另外还将涉足软件开发、精密模具生产、现代物流以及3C数码产品卖场等多个项目。此次富士康在成都投资建立产业基地,旨在响应国家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号召,为促进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典范。 据预测,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的建设

12、,将带动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成都,为当地新增至少十万人的就业机会,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人民币的IT产品产业链。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此部分围绕“成都周边地区内迁企业员工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郫县富士康为例”题目,对社区理论和社区建设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对社区和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比经典社区与员工社区建设的不同,对其制度下的理论依据进行总结,从中发现约束条件和实施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课题的研究角度。1.2.1关于社区的理论和研究情况社区这个概念,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communi

13、ty)定义:社区是指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目前并无定论。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 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但是,并非所有的社区都有明确的地理划分。如果界定的区域不合适,将会对社区资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 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赖与竞争关系。如社区居民的食、衣、住、行、育、乐皆需与他人共同完成。因此,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即因此而形成。社区经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