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观测复习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821469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观测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1.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态、大小、位置在时域和空域中的变更。2.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筑物、技术设备以及其他自然或人工对象。3.变形监测:利用测量及其它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展监视、观测的工作。4.变形监测的目的与意义: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平安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应施工质量;4探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5.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探究点位的变更。6.建筑变形的缘由:1外部缘由:建筑物自重、动荷载、振动或风力;2内部缘由:地质勘察不充分、设计错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7.周期的确定原那

2、么: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更过程且不遗漏其变更时刻为原那么,依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8.变形监测点的分类:1基准点:变形监测系统的根本限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分为水平位移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2工作点工作基点:是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3变形观测点:干脆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10.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原那么:1变形监测限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为了削减观测点误差的积累,距观测区又不能过远。2为了便于快速获得观测成果,变形监测限制网的图形构造应尽可能的简洁。3在确保变形监测限制网具有足够精度的条

3、件下,限制网应尽量布设一次全面网;在特别条件下,才允许分层限制。4实测原那么: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的选择,要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5限制网设计时,应尽量接受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获得建筑物变形数据,特别是确定位移数据和时间信息。限制点便于长期保存。6变形监测限制网应与建筑施工接受一样的坐标系统。11.水准点的布设:1)即要考虑点的稳定性,又要考虑误差积累;2)尽量埋设在基岩上或深埋于冻土内或深埋于原状土内,决不允许埋设在人工土内。12.沉降观测工作点的布设:1沉降监测工作点应布设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还要考虑到建筑物根底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特征,建筑物内部应

4、力分布状况等。 2工作点应与建筑物连接坚实,使工作点的高程变更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变更状况。 3工作点的点位应便于观测。13.沉降监测技术:是接受合理的仪器和方法测量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高程的变更量。监测方法:精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14.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也称为连通管测量,是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展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15.水平位移产生的缘由:主要是建筑物及其根底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16.水平位移观测的意义:适时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能有效地监控建筑物的平安状况,并可依据实际状况接受适当的加固措施。17.测点布设: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

5、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限制点组成限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限制点组成扩展网;对于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限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18.水平位移限制点的型式及埋设要求:对特级、一级及有须要的二级、三级位移观测的限制点,应建立观测墩或埋设特地观测标石,并应依据运用仪器和照准标记的类型,顾及观测精度要求,配备强制对中装置。用于位移监测的基准点限制点应稳定牢靠,能够长期保存,且建立在便于观测的稳妥的地方。位移监测点观测点应与变形体密切结合,且能代表该部位变形体的变形特征。19.水平位移监测常用方法:1大地测量法,主要包括三角网测量法、精细导线测量法、交会法等;2基准线法,主要包括

6、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等;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20.交会法观测:原理:交会法是利用2个或3个确定坐标的工作基点,测定位移标点的坐标变更,从而确定其变形态况的一种测量方法。优点:该方法具有观测便利、测量费用低、不须要特别仪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人难以到达的变形体的监测工作,如:滑坡体、悬崖、坝坡、塔顶、烟囱等。缺点:是测量的精度和牢靠性较低,高精度的变形监测一般不接受此方法。21.交会法观测留意事项:在进展交会法观测时,首先应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尽量选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基岩上,并尽可能离开承压区,且不受人为的碰撞或振动。工作基点应定期与基准点联测,校核其是否发生变动。工

7、作基点上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工作基点到位移监测点的边长不能相差太大,应大致相等,且与监测点大致同高,以免视线倾角过大,影响测量的精度。为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交会边的视线应离地面或障碍物在1.2m以上,并应尽量幸免视线贴近水面。在利用边长交会法时,还应幸免四周强磁场的干扰影响。22.精细导线测量:分为精细边角导线法和精细弦矢导线法。弦矢导线法是依据导线边长变更和矢距变更的观测值来求得监测点的实际变形量。边角导线法那么是依据导线边长变更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23.边角导线的转折角测量是通过高精度经纬仪观测的,而边长大多接受特制铟钢尺进展丈量,也可利用高精

8、度的光电测距仪进展测距。观测前,应按标准的有关规定检查仪器,在洞室和廊道中观测时,应封闭通风口以保持空气平稳,观测的照明设备应接受冷光照明,以削减折光误差。观测时,需分别观测导线点标记的左右侧角各一个测回,并独立进展两次观测,取两次读数中值为该方向观测值。边角导线的系长一般不宜大于320m,边数不宜多于20条,同时要求相邻两导线边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24.弦矢导线法是依据重复进展K次导线边长变更值和矢距变更值的观测来求得变形体的实际变形量。25.测量机器人三大改正:距离的差分改正大气条件的变更对距离测量的影响、球气差的改正在极坐标的单向测量中必需考虑球气差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方位角的差分改正因水

9、平度盘零方向的变更对水平方位角的影响。26.视准线测量:视准线法是基准线法测量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经纬仪或视准仪的视准轴构成基准线,通过该基准线的铅垂面作为基准面,并以此铅垂面为标准,测定其他观测点相对于该铅垂面的水平位移量的一种方法。视准线法所用设备平凡,操作简便,费用少,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观测方法。该方法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照准精度、大气折光等,操作不当时,误差不简洁限制,精度会受到明显的影响。27.引张线测量:就是在两个工作基点间拉紧一根不锈钢丝而建立的一条基准线。以此基准线对设置在建筑上的变形监测点进展偏离量的监测,从而可求得各测点水平位移。在直线形建筑物中用引张线方法测量水平位移

10、,其设备简洁,测量便利,速度快,精度高,本钱低。28.垂线测量:垂线有两种形式:正垂线和倒垂线。正垂线一般用于建筑物各高程面处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观测和倾斜测量等。倒垂线大多用于岩层错动监测、挠度监测,或用作水平位移的基准点。正垂线观测中的误差主要有夹线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对中误差、垂线仪的零位漂移和螺杆与滑块间的隙动误差等。倒垂线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浮体产生的误差、垂线观测仪产生的误差、外界条件变更产生的误差。倒垂测量中,还会因仪器的对中、调平、读数和零位漂移等因素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29.建筑物内部监测工程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渗流监测和挠度监测等。30.测斜

11、仪: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特性。弹簧铜片上端固定,下端靠着摆线;当测斜仪倾斜时摆线在摆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铅直,压迫簧片下端,使簧片发生弯曲,由粘贴在簧片上的电阻应变片测出簧片的弯曲变形,即可知道测斜仪的倾角,从而推算出测斜管的位移。31.应力/应变监测的作用:通过应力/应变监测,了解建筑物应力的实际分布,寻求最大应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真正驾驭建筑物的实际强度平安程度。利用应力/应变的观测成果,可以改良设计,验证新的设计方法和建筑物的设计形态。32.地下水位观测方法:水位观测井观测、压阻式液位传感器观测、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观测。33.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

12、。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亮度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34.挠度监测: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35.挠度观测的常用方法:精细水准法、全站仪观测法、GPS 观测法、静力水准观测法、 专用挠度仪观测法、正倒垂线观测法。36.裂缝监测方法:测微器法,测微器法主要包括:单向测缝标点和三向测缝标点,主要用于测量外表裂缝的宽度和错距。测缝计。超声波检测,超声波用于非破损检测,就是以超声波为媒介,获得物体内部信息的一种方法。37.裂缝观测方法:1.对于数量不多,易于量测的裂缝,可视标记型式不同,用

13、比例尺、小钢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记间距离求得裂缝变位值,或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更值;2.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众多裂缝宜接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3.当需连续监测裂缝变更时,还可接受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38.产生倾斜的缘由:1地基承载力不匀整;2建筑物体型困难(有局部高重、局部低轻),形成不同荷载;3施工未到达设计要求,承载力不够;受外力作用结果,例如风荷、地下水抽取、地震等。39.一样性分析:从时间的关联性来分析连续积累的资料,从变更趋势上推想它是否具有一样性,即分析任一测点原始观测值与前一次或前几次原始观测值的变更关系。另外,还要分析该效应量本次观

14、测值与某相应缘由量之间的关系和以前测次的状况是否一样。一样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绘制时间效应量的过程曲线和缘由效应量的相关图。40.相关性分析:从空间的关联性启程来检查一些内在物理联系的效应量之间的相关性,即将某点本次某量的原始观测值与邻近部位条件根本一样各测点的本测次同类效应量或有关效应量的相应原始观测值进展比拟,视其是否符合它们之间应有的力学关系。41.建筑物变形监测内容: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进展沉降、倾斜和裂缝观测,即静态变形观测;对于高层建筑物,还要进展振动观测,即动态观测;对于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及进展地下采矿的地区,那么应进展地表沉降观测。42.建筑物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变

15、形观测的根底,基准点布设是否适宜干脆关系到变形观测能否成功。依据工程工程的不同,一般要求基准点确定稳定,有时也可以要求基准点相对稳定。要到达基准点稳定的要求,有两种选择:一是远离建筑物,二是深埋。基准点可分为两级,固定基准和工作基准。固定基准点应布设在距离须要观测的建筑物必需的距离且稳定,不受其它外力影响、便于保存的位置。基准点数应不少于34个,以便于基准点爱惜、复原和稳定性分析。基准点的标记接受混凝土桩,或钢管加筋桩。对于高层建筑物或大型建筑物,基准点应钻孔至基岩。43.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布设:沉降变形观测点应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当的点位。布设的点位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1).便于测出建筑物根底的

16、沉降、倾斜、曲率和绘出下沉曲线。2)、便于观测。 3)、便于保存并不受到损坏。44.桥梁工程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桥梁的墩台、塔柱和桥面等。45.桥梁墩台的变形观测主要包括两方面:墩台的垂直位移观测,主要包括墩台特征位置的垂直位移和沿桥轴线方向或垂直于桥轴线方向的倾斜观测。墩台的水平位移观测,其中各墩台在上、下游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横向位移观测;各墩台沿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纵向位移观测。两者中,以横向位移观测更为重要。46.塔柱变形观测:1塔柱顶部水平位移监测;2塔柱整体倾斜观测;3塔柱周日变形观测;4塔柱体挠度观测;5塔柱体伸缩量观测。47.桥面挠度观测:桥面挠度是指桥面沿轴线的垂直位移状况。桥面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将发生变形,使桥梁的实际线形与设计线形产生差异,从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