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82075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郊农场保障房地块项目E9#楼安全防护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地上28层,地下2层。本工程为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3694平方米。其中地上12778平方米、地下916平方米。本工程主要职能单位如下:工程名称北京东郊农场保障房E地块项目E9#楼工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建设单位北京东方瑞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中天元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希地环球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北京高士达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监督部门北京市朝阳区工程质量监督站资金来源自筹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住宅楼2、编制依据GB700 碳素结构钢GB/T8918

2、钢丝绳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T10054-2005 施工升降机GBJ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DB42/365-2006 钢丝绳式货用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规范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3.1 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保证基础安全施工,避免出现坠物伤人和坠落事故;3.2

3、 安全管理方针和原则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先防护后施工,不防护不施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4、临边防护4.1 基本规定4.1.1 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满足施工安全需要的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确需在防护设施外从事施工作业或设置防护设施仍无法完全满足作业中安全生产需要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和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危险部位还必须有专人指挥和值守。4.1.2 施工现场内的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如临边落差达到或超过2m,必须沿周边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脚手架或其它有效防护设施。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

4、台必须设置安全门。4.1.3 防护栏杆设置4.1.3.1 防护栏杆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KN 的外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断裂。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体撞击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加密柱距。4.1.3.2 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立柱组成,上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1.2m,下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0.6m,横杆长度大于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4.1.3.3 坡度大于1:2.2 的屋面,防护栏杆上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1.5m,并增设一道横杆,满挂安全立网。4.1.3.4 下方有人员通行或交叉施工的场所的防护栏杆,必须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

5、严密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0mm 的挡脚板。防护栏杆及防护用挡脚板应涂刷醒目的黄黑相间油漆。4.1.4 防护栏杆用材4.1.4.1 施工现场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的防护栏杆采用48-513.5mm 的建筑脚手架钢管制成。4.1.4.2 提倡采用可重复安装和拆卸的自制工具式定型栏杆或栏板。自制栏杆、栏板必须满足防护要求且美观耐用,由企业技术部门设计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合格,监理审查同意后使用。4.1.4.3 窄小的竖向洞口或临边部位不适合采用钢管作为防护栏杆的,采用同一等级的建筑钢筋焊接制成防护栏杆。其结构构造要求如表1。4.1.4.4 采用其他材料制作防护

6、栏杆,必须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核算后采用,禁止使用竹木制作防护栏杆。4.1.5 防护栏杆的连接和固定4.1.5.1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扣件连接、丝扣连接、螺栓连接、焊接或其它可靠连接方式连接。4.1.5.2 防护栏杆必须采取埋设、扣件连接、螺栓连接焊接或其它有效固定方式固定。防护栏杆采用其它方式固定时,必须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核算后使用。4.2 各部位的临边防护4.2.1 基坑周边防护基坑周边防护栏杆设置如图1 所示。4.2.2 结构楼层周边防护4.2.2.1 楼层防护栏杆的设置楼层防护栏杆的设置如图2、3 所示4.2.2.2 楼层防护栏杆柱的固定预埋钢筋4.2.2.3 结构楼层防护栏杆柱固定方式

7、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其他部位的栏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和固定。4.2.3 楼梯侧边防护4.2.3.1 常规建筑结构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采用建筑脚手架钢管搭设,杆件用扣件或丝扣连接。布设如图7 所示。 楼梯临边防护立面图(一) 楼梯临边防护平面示意图(一)4.2.4 施工电梯平台防护4.2.4.1 施工电梯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相关要求搭设,平台面应满铺脚手板并牢固固定。4.2.4.2 施工电梯平台的出入口应设置常闭的防护门。防护门及连接件任何一点应能承受1KN 荷载及可能发生的冲击荷载,施工电梯单扇防护门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大于1.2m。施工电梯楼

8、层出入口侧立面示意图施工电梯门正面示意图4.2.4.3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楼层防护门关闭完好。4.2.5 塔吊可在建筑物与塔身之间搭设通道供操作人员通行,通道宽度不超过800mm,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5m。通道及栏杆必须与塔身和建筑结构可靠连接,严禁采用两端固结的连接方式。5、洞口防护5.1 基本规定5.1.1 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须设置有效防护设施。5.1.2 楼板与墙洞口,未填土的坑槽,必须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稳固的盖板或防护栏杆或安全网或其它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的防护设施。5.1.3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防护

9、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应设红灯警示。5.2 防护方式5.2.1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 但大于25mm 的孔口,应使用坚实的木盖板盖严,并牢固固定。5.2.2 楼板面等处边长250500m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其它各类洞口,应使用竹、木等材料作盖板,均衡搁置盖住洞口并牢固固定。 洞口盖板防护平面图 洞口盖板防护1-1 剖面图5.2.3长向为25-150厘米的洞口,设置“安全防护钢筋网片”与满铺竹胶板(或脚手板)的双层防护方式。“安全防护钢筋网片”使用不大于8的盘条,网格尺寸不大于1010厘米。“安全防护钢筋网片”上必须满铺竹胶板(或脚手板)并采取可靠方式固定

10、。洞口钢筋防护平面图洞口钢筋防护1-1 剖面图5.2.4 150150厘米以上的孔洞,四周设置两道防护栏并立挂密目式安全网,中间支挂的水平安全网与孔洞周边沿的最大间隙小于5厘米。边长1500-2000mm 的洞口防护边长2000-4000mm 的洞口防护5.2.5 墙面竖向落地洞口,应加装防护门栅,门栅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50mm,或采用防护栏杆,下设200mm高的挡脚板。5.2.6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0.8m 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应加设1.2m 高临时护栏。5.2.7 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与临边防护栏杆相同。6、井道防护6.1 电梯井、管井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坠落

11、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标志警示。6.2 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 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必须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 设一道安全平网。6.3 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井道防护,需经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工作过程有人值守并设置标志,当日工作完毕必须原样恢复。6.4结构施工形成的留有门洞或施工洞的封闭式井筒,如,电梯井、管道井、烟风道等,在未进行正式的设备安装或施工前,做好防护且防护必须焊死。同时每隔一层设24小时低压照明灯。井道内的安全平网必须采用软连接的方式固定,且与井壁的最大间隙不小于5厘米。6.5 施工层的下一层的井道内设置一道硬质隔断以防物件掉落,施工

12、层以及其它层采用安全平网防护,安全网应张挂于预插在井壁的钢管上,网与井壁的间隙不得大于100mm。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平面图 电梯井、管道井水平防护立面图 电梯井、管道井竖向防护示意图7、安全通道及防护棚7.1 基本规定7.1.1场内通道、出入建筑物通道、施工电梯地面进料口作业通道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起重臂回转范围内时,必须设置防护棚及防护通道,以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7.1.2 安全通道、防护棚应采用建筑钢管扣件脚手架或其他型钢材料搭设,严禁采用竹木杆件搭设防护棚。7.1.3 安全通道及防护棚的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竹串片脚手板或双层正交18 厚木模板的水平硬质防护,及封闭的防护栏或挡

13、板,整体应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静荷载。塔吊主要经行线路、转料平台、卸料平台落物曲线范围内的安全通道及防护棚顶部严密铺设双层正交50厚木板。7.1.4 安全通道的搭设7.1.4.1 安全通道净空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通道所处位置及人、车通行要求确定,高度一般不低于3.5 m,宽度一般不低于3m。高度在15 m 以下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3 m;高度在15-30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4 m,高度超过30 m 的建筑物,其进出口通道长度不低于5 m。通道长度自脚手架外排立杆起算。7.1.4.2 立杆基础必须硬化处理,通道使用期内不得发生地面沉陷,立杆必须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

14、剪刀撑。7.1.4.3 常规安全通道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00mm,防护棚悬挑尺寸为300500mm,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500600mm。7.1.4.4 宽度超过3.5 m 或高度超过4 m 的安全通道,立杆间距应加密或使用双立杆、型钢、脚手架管格构式立柱,纵向横杆应采用型钢制作或搭设承重脚手架。7.1.4.5 安全通道侧边应设置隔离栏杆,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必要时满挂密目网封闭。7.2 防护方式7.2.1 场区内安全通道门洞留设:在一楼门厅出入口处需留设门洞,所留设的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应在4560之间。门洞桁架的形式应符合规范规定:并在门洞口上部搭设

15、宽2m的防护棚。 具体做法见下图: 安全通道示意图7.2.2 施工电梯地面进料口安全通道施工电梯进料口安全通道正面图施工电梯进料口安全通道侧面图7.2.3 安全防护棚设备防护棚立面图 防护棚平面图8、外脚手架8.1 基本要求外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要求。8.2 附着式脚手架的防护8.2.1 附着式脚手架外立面必须满挂密目安全网。8.2.2 架体底部应采用硬质封闭,并用密目网及水平安全网兜底。架体底部必须及时清理保洁,清理期间应通知下部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无防护的坠物范围内。8.2.3 架体底部内立杆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空隙采用活动翻板防护,架体中部加挂水平安全网,架体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8.3 连墙件8.3.1 连墙件必须能够约束脚手架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位移,承受水平风荷载或风吸力,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