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8180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GC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GC 功能实现技术说明书1. 引言AGC为“自动发电控制”的英文简称。AGC功能是电厂自动控制的高级应 用功能,它可以根据调度下发的负荷曲线或实时设定值,自动调节机组有功负荷, 甚至于自动选择开停机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在网内可能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模式是承担基荷或腰 荷,调度会事先下发计划曲线(目前是 15 分钟/点,全天 96 点。以后将细化为 5 分钟/点,全天 288 点),电站依照计划曲线运行;另一种模式是作为调频 AGC 电厂,这时没有计划曲线,而是调度不断下发全站总功率 (每 8 秒下发一次,可 看作是实时命令),电站自行分解、执行,进行快速跟随。实现 AGC 功能的意义在于:能

2、够快速、准确地执行调度命令,自动调节机组出力;与调度端配合,更好地控制系统频率和联络线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运行人员工作量。实现 AGC 功能的技术基础有: AGC工作站与厂内各机组系统、开关站系统(保护动作信号)的通信;厂站AGC工作站与调度系统的通信;厂内水工建筑、各机组运行的安全边界条件;总有功在各机组间的分配算法;其它辅助功能;人机界面。目前,天生桥二级电站的 AGC 功能已基本开发完毕, 6 台机组也具备 投入 AGC 控制的条件。经过前期的两次实际试用,验证了分配算法的正确 合理性,程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了让运行人员更好地应用 AGC 功能, 下面将对 AGC 实现的技术细节进行

3、说明。2. 硬件结构天生桥二级电站的 AGC 程序是在 PLC 上开发的,使用了一台性能强大 的S7-400 PLC,专门作为AGC/AVC程序运行的硬件平台。该S7-400 PLC 与机组、开关站、公用设备等现场设备所使用的PLC(已统一为S7-300 PLC), 均通过工业以太网互联,应用ISO Transport协议进行信息交流。S7-400 PLC 本身没有配置任何的 I/O 模块, AGC 程序所需的全部信息均从通信中获取。ISO Transport协议传输量适中,PLC能支持较多的连接数。并且该协议 具有校验和确认机制,有着很好的安全性。另配置了一台工控机,作为 iFix SCAD

4、A 节点。该节点采集 S7-400 PLC 的信号,向运行人员提供相关的数据与画面服务。连接示意图如下:l#UnitPLC-P1#UnitPLC-BS7-40O PLCEthernet Switch6#UnitPLC-PPLC220kVSwitchPLC6#UnitPLC-BAGC iFixSCADA-O伽500kVMetersSwitchPLCEtherdet SwitchClientClient3. 程序设计3.1 概述一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运行人员,在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能做到 正确、合理、优化。正确是指全厂总功率分配到各机组时,总和不能出现偏差,各单机的设 定值不能低于零值或高于额定

5、值,也不能使机组在振动区内长期运行。合理是指在分配方案的选择上,要避免使机组无谓地大量增加调节次 数,避免使机组无谓地来回穿越振动区,使机组尽可能运行在较舒适的位置。优化是指不局限于当前时刻点的总功率如何分配,而是考虑了当前和以 后若干个时间点的定值变化情况,并结合开停机、水库水位、系统频率、机 组状态好坏等多种因素,综合进行优化决策。合理与优化两者,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矛盾的,一个过程是优化的, 但中间某个时刻点的情况,未必就是很合理的。反之,往往每个时刻点都是 非常合理的,但整个过程的结果未必是最优的。对 AGC 程序而言,正确性是必须要做到的,这是最根本的要求。对合 理性,则要求尽可能做

6、好。至于优化,因为优化是针对整个过程的,而且是 多目标的,在程序算法设计上很难实现,无法与人脑相媲美。为此, AGC 程序提供了一些辅助功能,运行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它们,来使AGC运算结 果转变,趋向于人脑的优化判断,这实质上是通过人机结合来达到优化目的。当然,正确、合理、优化这三点是针对按负荷曲线运行方式而言的,如 果换成按调度实时命令方式运行,因为看不见后面的变化情况,而且实时命 令的速度又很快(每 8秒下发一次),那么优化问题将不存在,而是变成如何 快速跟踪与响应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人脑无法胜任,必须依靠计算机程序来完成。3.2 实现功能目前,天生桥二级电站的 AGC 程序可自动根据机组当

7、前状态,正确、合理 地分解总负荷,调整各并网机组的有功出力,但机组的启停决策和操作仍需由运 行人员人工完成。AGC 程序根据总负荷设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控制模式:当处于调度端 控制时,总负荷由调度直接通过通讯给出;当处于现地控制下的曲线设定时,总 负荷由计划曲线给出;当处于现地控制下的人工实时设定时,总负荷由人工手动 输入给出。当处于前两种控制模式,即调度端控制和现地曲线控制时,AGC程序会自 动不断地追踪总负荷定值。而在现地人工实时设定控制模式下,每当输入新值并 点击执行按钮后, AGC 程序才执行一次,否则一直保持现有状态不变。当前,天生桥二级电站与南方电网新调度系统的101、104 通

8、讯尚未建立, 调度端控制还无法使用,而现地控制下的两种模式可以使用。3.3 模型规则软件编程时,需要对控制对象进行抽象,以形成一定的模型。AGC程序考 虑了两个模型,即全站模型和机组模型。全站模型的规则有: 并网机组可分为AGC机组和非AGC机组,AGC程序只调整AGC机组, 而决不调整非AGC机组。非AGC机组的调整交由运行人员手工进行;A 全部的,至少是大半的并网机组应是AGC机组,AGC功能才能体现出 价值。当 AGC 机组所占比例低于一半时, AGC 调节范围较小,不宜使 用; AGC 一次最多拿出3台机组同时进行调整,并且是一条隧洞出一台机 组(部分情况除外,见 3.5 的介绍);每

9、一次AGC运算、动作周期,只接受一次就能完成的调节量,不接受 需经多次调整才能完成的目标值;按照机组负荷的调整量自动计算每条隧洞的平压时间,当平压时间归零 后,才开放该隧洞所属机组的调节功能,否则所属机组不能进行调节; 隧洞平压时间的计算原则:当一台机组一次调整幅度超过80MW,平压 时间固定为13分钟。小于80MW 的,按4秒/MW的系数,乘以调整量, 得出平压时间。机组模型的规则有:每台机组只在中间存在一个振动区。AGC程序接受振动区边界点数值 大小的改变,不接受振动区数量与分布形状的改变; 将机组由零至额定功率依次划分为5个区间:下平稳区(0-70MW),下临 界区(70-77MW),振

10、动区(77-183MW),上临界区(183-190MW),上平稳 区(190-225MW )。注意,括弧中写出具体数值是为了方便理解,其实各 区间边界点的数值大小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并且一经更改, AGC 程序 立即采用; AGC程序尽力将机组放在上下两个平稳区,次之也允许机组运行在临 界区,但绝对不会将机组分配到振动区; AGC程序对机组的调整是通过设置调速器的给定功率来进行的,而不 使用增减方式; 为了防止人工操作使AGC机组偏离预定目标,所以AGC机组闭锁了人 工通过监控画面进行的功率调节操作,包括功率设定和功率增减。AGC 机组只接受来自AGC程序的调节。当然,若强行在调速器电柜上增减,

11、 AGC 程序是无法阻止的,但这种做法是有害的。3.4 核心分配算法AGC 程序对总负荷如何分配到各台机组,是在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大体 上分为下面几步:参数收集(包括机组状态、电气参数等);参数辨识,由于AGC程序所需的信号都是通过通信传来的,有必要对 信号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判别; 机组挑选,对同一隧洞的两台机组进行比较,确定哪台更适宜增,哪台 更适宜减。挑选的原则是:先比较两台机组在不穿越振动区的前提下的 可增、可减余量,若双方平手或大家的余量都较小,再对比两者的当前 功率大小;尺度变换,由于几个原因需要进行尺度变换:单台机组一次增加幅度 不能超过170MW,当中山包机组运行时,5#、6

12、#机组的总出力不得超 过425MW(认为中山包机组出力恒为40MW),根据220kV中天线、天大 线的运行状态,计算外部输入功率,从全厂总目标中扣除;调前形态判断,调前形态包括3个因素:一次能拿出来进行调节的机组 数量(最多为3台),每台机组处于振动区之下还是之上,全厂调节的方 向是增还是减;调后形态判断,在判断时综合考虑以下目标:穿越振动区的次数要少, 需调节的机组台数要少,各机组尽量处于平稳区,次之才是临界区;A机组排序,对比调节前后形态对参与机组进行排序;计算各台机组调节量; 结果校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包括总和校验、单机校验、 形态校验;结果输出和监视,输出分为两步:第一步输

13、出至机组主用PLC,返校正 确后发执行令;第二步是监视调速器接收是否正确。3.5 辅助功能AGC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全厂总功率正确、合理地分配到各台机组。但实 际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不只这一点。为了 AGC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设 计了如下一些辅助功能:A优先停机功能:AGC程序基本算法体现的是最有利原则,但遇到如夜 间低谷停机消缺等情况,希望的是将特定机组的负荷持续减低,以便尽 快停机。如果使用 AGC 程序基本算法的话,则可能因最有利原则,被 减负荷的机组不是期待的那台。为此,程序中增加了优先停机选择功能。 该功能实质上是启动了一套新算法,将减负荷的机会优先放在预定机组 上。当机组有功减

14、到小于 20MW 后,还会自动将无功功率减至零(当然, 前提是该机组也是 AVC 机组)。之后,给出停机条件具备的提示,其后 的决策、操作交由运行人员完成;闲时再均分功能:该功能只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现地负荷曲线控制方式 下,当调节已结束,且过后的至少 30分钟不会再进行调节(通过负荷曲 线判断),而这时机组在上平稳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偏差,比如有的机组已 达到满负荷225MW,有的才180或190MW,离振动区很近。这时, AGC 程序会把这些处于上平稳区的机组重新摆放一次,使大家离振动 区的距离均匀些。该功能只在负荷曲线方式有效,且可能出现同一隧洞 的两台机组同时调整的情况; 5#、6#机组自动

15、限负荷功能:3#隧洞带了 3台机组,要求总出力不得超 出470MW。运行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置中山包机组是否运行标志。 一旦中山包机组运行标志置上, AGC 程序认为该机组功率恒为 40MW, 从而自动将5#、6#机组的满功率值下调,使两者总和不超过425MW。 如果两者总和已超过(画面有提示闪动),且处于负荷曲线方式,且两台 或其中一台是AGC机组,AGC程序会自动将它们下压,并将差额转移 到其它的 AGC 机组。该功能只在负荷曲线方式下自动执行,无需人工 干预。若在其它方式下,则需要运行人员人工完成。该功能执行时可能 出现5#、 6#机组同时减的情况;调负荷时的系统频率限制功能:电厂调节负荷时应考虑系统频率的限 制。对于调度控制方式和现地人工实时设定方式, AGC 程序规定当频 率高于50.1Hz时不增,低于49.9Hz时不减。对于现地负荷曲线方式, 则限制得严格一些,不仅收紧了频率的数值,还考虑了频率变化的趋势, 即当频率处在上升趋势,频率高于50.05Hz不增;频率不在上升趋势, 频率高于50.06Hz不增。当频率处在下降趋势,频率低于49.95Hz不减; 频率不在下降趋势,频率低于 49.94Hz 不减。该功能是自动执行的,无 需人工干预;A外部输入功率自动扣除功能:总调下给天生桥二级电站的总负荷,实际 上是断面的总负荷,而不光是6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