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81773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能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图)

2、师:看这是什么?生:中国地图师:出示课题,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3、检查朗读。沙漠深褐沼泽湖泊平原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生:骄傲、自豪)(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3、学习第二小节(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

3、象着读一读。(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3)指导朗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生:高不可攀)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生:美、迷人、多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师:出示课件:(生填写)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师: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

4、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4、学习第三小节(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四、背诵总结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二、指导背诵第二小节1、出示图片:随着老师的图片学生背诵。2、总结背诵的方法,想象画面背诵。三、交流资料,仿写仿练仿照第二小节写写你了解的景观。课件:黄河

5、是()的摇篮,她养育了()。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二节。3、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词语。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吗?能不能指出你家乡的位置,你们站在祖国地图前时,想说些什么呢?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此时站在地图前,心中有千言万语,下面一起来学习纪宇的儿童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三、再读课文,理清诗歌的脉络问: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学生抓住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即可。问: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这是首十分美妙的

6、诗歌,诗歌中写的是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因为祖国是一个巨大的摇篮,是一个宽阔而温暖的怀抱,我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四、学习诗歌(一)、学习第一节1、“五颜六色”是什么颜色?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学习第二节1、本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2、找出具体的句子,来体会修辞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三)、学习第三节1、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2、祖国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四)、学习第四节1、一起朗读课文。2、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五、总结全

7、文学习了诗歌你知道了什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六、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2、笔下生辉: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根据课文的诗句,试着仿照课文学写诗歌。可以写几句,也可以写一小段。七、板书设计: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五颜六色形象语言壮丽河山赞美祖国宏伟蓝图建设祖国教学反思:1、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2、课文以诗歌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像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3、学习本文的意图是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教学时要让学生个别朗读,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弄清楚每一小节的内容。5、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

8、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7、拓展延伸至平时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6、妙笔生辉,学以致用。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3、引导学生会认“漠、褐、沼、摩、诸、岳、泰、宏”等8个生字,会写“漠、湾、健、康、峡、泰、懂、宏”等8个生字,掌握“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等词语。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

9、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课前准备:课件、中国地图、朗读课文的音频。学生课前查阅地图的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题、质疑。1、同学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又将开始新一个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将会学习到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呢?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哪方面的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打开64页,揭开本单元的神秘面纱。2、现在就让我们马上进入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出示地图)看,这是什么? (中国地图 )同学们,这小小的地图,是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浓缩。你看到我们祖国的地图,你想到了什么?你们想到了这些,那作者纪宇站在祖国地图前又想到了什么呢?他以一首优美的诗歌把自己的想法和情

10、感表达了出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纪宇的文字和内心世界,来品味这首文辞优美、热情澎湃的诗歌。3、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感知大意。1、出示读的要求:(1)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想一想诗歌一共有几节,每节主要讲了什么?与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2、从汇报中引导学生学习从关键句中提炼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如:第一节中从沙漠、高山、湖泊、平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巨大等中提炼出“地域非常辽阔”这个主要内容。(三)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1、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词。2、组员轮流读生字词,及时纠错和评价。3、检查认读情况。分组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全班读。4、交流识记生字方

11、法。(1)要求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记住生字。(2)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要指出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5、学生练习书写,重点指导留意“康”和“泰”的书写。6、完成练习:莫( )湾( )峡( )建( )漠( )弯( )狭( )健( )7、轻声读诗。8、展示学习成果:指名分节读诗歌,力求读得通顺、流畅。(四)自主探究学习第一小节,感受祖国的地域辽阔。1、默读诗歌第一小节。2、思考,划句子,写体会。3、汇报交流:(预设教学如下)(1)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看五颜六色,都是形象语言。)(2)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A、师生接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B、地图上还有别的

12、颜色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从省略号读到的,它省略了其他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你还知道地图上的什么颜色?它们代表着什么?C、再读这句,体会它的修辞手法和这样写的好处。(排比,这样写使句子更有气势,说明了祖国地域非常辽阔。)D、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抑扬顿挫。(3)分享好句:祖国妈妈,我告诉您巨大摇篮。A、出示句子。B、自由反复读。C、读到这个句子你的感受是:作者为幅员辽阔的祖国而骄傲、自豪。这个句子之所以能写得这么好,是因为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齐读,读出自豪骄傲的语气,读出对妈妈的尊敬之情。(五)作业。1、抄写生词。2、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勾。沼(zo zho ) 褐(h h ) 摩(m m )岳(yu yu ) 宏(hng gng ) 诸(z zh)3、形近字组词:莫( ) 湾( ) 峡( ) 建( )漠( ) 弯( ) 狭( ) 健( )4、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