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1697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6—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闯关式训练板块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1.(2010山东济南一模 )据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报告: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28.7(与现在美国占世界的比重相当)。导致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继承了唐、宋、明时期经济的基础B.清初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C.生产力提高和人口的增加D.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B解析:清初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暂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清初综合国力的提高。2.(2010广东广州一模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

2、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答案:C解析:清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有发展,但却受到严格限制。3.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答案:D解析:“末”是指工商业;“本”是指农业。4.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账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槽(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的是()A.包买主制度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工场手工业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 答案:A解析:“开机之家”供应给“机工”原料,然后收取成品,这是一种典

3、型的包买主制度。5.清初地主、商人“以末敛之,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农民贫困B.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以土地为本的思想,使工商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资金。6.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地区性分工扩大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A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地区性的社会分工在扩大。7.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

4、发展趋势的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世界发展趋势”。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因此,明朝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顺应了这一趋势。C项中的“计日受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综合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就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材料二

5、:(施复)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冯梦龙醒世恒言材料三:明代苏州机工的状况:“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府风俗考材料四:参随黄建节,交通本地棍徒汤莘、徐成等十三家,乘委查税,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于乱石之下。明神宗实录请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现象?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影响。答案:

6、现象:从事商业的人员增加;出现了因经营手工业而致富的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贪官污吏与地方恶势力勾结,敲诈勒索机户。影响:商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冲击了旧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产生了具有一定民主意识的思想家,这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贪官污吏的敲诈也激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加深了封建统治的危机。PK重点线 三、问答题9.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答案:(1)主要不同点:一条鞭法征收役银,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来承担;而摊丁入亩则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废除了人头税。(2)进步性表现在:过去以实物地租为主,现在则以货币地租为主,这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和地丁银的规定,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过去松弛多了。(3)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赋役征银正是适应了这种发展的要求。人头税的废除,一方面产生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封建经济有很大发展,农民没有隐瞒人口的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