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81693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1、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装机规模为49.5MW。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2、本工程为场集电线路施工,该工程共分为2条主干线,为单双混合线路,另有2条回路接入原老龙口风电场线路,全部采用自立式铁塔组立,场线路采用架空、地埋电缆形式。二、施工环境2.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场集电线路施工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瓦子峪乡,距离义县23km左右,场区围大致处于东经1212612130、北纬41364140。场址一般海拔高度在160300m,场址地形为丘陵。2.2施工难点场集电线路位于山区,施工围大,涉及面宽;施工电

2、源因场地分散,施工地点远,施工需临时布置柴油发电机。施工与土建专业交接面多和广,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复杂。三、工程围1、风机箱式变压器安装调试、风机至风机变电缆、风机变高压侧电缆到升压站35kV开关柜完整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包含光缆),升压站电缆(包含控制电缆)敷设及安装。电缆工程,电缆沟槽开挖及回填,电缆保护管敷设,电缆常规试验,光缆架设,光缆熔接及试验。2、土石方及基础工程:35kV杆塔材料采购、组立工程及接地工程;架线及附件安装工程;导线、避雷器、隔离开关、绝缘子等终端设备的采购、安装与交接试验;施工中发生的占地、地面附着物补偿、线路交叉跨(穿)越施工、线路走廊清理、线路交叉跨(穿)越等。3、

3、一年质保期的工程修复及维护工作。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一、方案综述1、本工程主要概况:本工程有35kV线路5回,共33台风机,33台箱变,分别到升压站35kV线路终端塔,经电缆连至35kV配电装置。本工程光缆分别将5条线路的33台风机连接到升压站,在风机、升压站和杆塔之间光缆采用穿管地埋。光缆采用OPGW光缆16、32芯,架设在35kV的电力线杆塔上,光缆金具及附件采用光缆厂家配套金具。工程概况架空线路长度单回路19.06km、双回路7.43km沿线地形比例丘陵40%,山地60%。地质比例参考风机点地勘报告杆塔铁塔导线规格LGJ-95/20、LGJ-150/25钢芯铝绞线,每相1根;地线规

4、格OPGW-16、32芯光缆光缆规格ADSS-16、32芯光缆2.编制依据2.1 施工招标文件2.2 本期工程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书以及澄清资料。2.3 主要采用的技术规如下: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建标2006102 号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建筑用砂 (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 GB/T14685200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

5、GB 1499.2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 GB 175 -2007)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200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试验方法 (JGJ52-200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5-2002)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6-2002)第10部分: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0-

6、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 (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 5168-2002)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 ( GB/T50328-2001)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 )以及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法规、规程等。3.安全、质量目标3.1 安全目标: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的安全施工目标是:杜绝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杜绝

7、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负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1。3.2 质量目标:建筑、安装各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建筑工程优良率大于90%,安装工程优良率大于95%,通过电力行业达标投产有关要求,质量标准符合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要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4、施工分析4.1施工特点4.1.1架空线路工程施工项目较繁杂,与其他专业的施工联系紧密,在接地装置、电缆管等施工中与土建配合非常关键,也是该类工程的施工关键之处。4.1.2 线路通道协调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开展、按期竣工,需设专人负责。4.1.3基础

8、施工前,切实落实每基铁塔基础坑的土质,及时编排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4.2总体措施4.2.1 施工工艺方面:设置工艺精品宣传栏”,提高精品意识,每周推出23个分段精品工程,并设置质量精品奖”,其来源由安全和质量罚款及项目部专项款所构成。4.2.2工期方面:专业施工队根据项目工程部下发的月施工进度,编制周施工进度,下发到各施工班组,由班组根据周施工进度编制人、机、料使用计划上报工程部,从而在人、机、料上做统一部署,以确保项目工程部四级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4.3施工计划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本标段安装系统的工程围,对施工关键路线如下安排:通道协调 土石方开挖 基础工程 杆塔

9、工程、箱变安装工程 架线工程 附件工程 电气设备调试 竣工验收二、线路工程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地面通道复杂,不易通视。复测工作由项目部统一组织,使用经计量检验合格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光学经纬仪、进行线路复测。测量时必须根据现场的地势情况灵活确定测量方法,例如,把测量仪器架设在地势较高处的桩位,对可以看到的其他标桩进行检查、校验,确定其位置、距离、高程是否正确。要求施工人员测量必须精确,每基塔位的前后位置一定要各钉一个直线桩,以确保下步分坑作业的准确性。线路复测时尚处工程开始阶段,征地、征林的工作可能尚未到位,所以线路通道树木砍伐应以达到线路通视条件为准,不可过多的砍伐,以免给今后施工留下不必要的困

10、难。复测施工时必须及时填写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复测中发现桩位误差超出标准时,要立即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处理。材料运输材料长途运输及装卸:材料的长途运输按合同规定主要由供货商负责,由于现场交通条件所限,部分杆塔位大型运输车辆难以进入,为此材料交验主要在材料站进行,然后再从材料站输至桩位。铁塔等笨重构件整体运输难度较大,材料必要时需将铁塔拆包运输,砂石、水泥、金具及其它零散材料采用汽车运输或小型机械运输。材料站配备吊车,以便材料的装卸。现场材料运输:主要采用小型拖拉机等农用车和人力运输相结合的方式。1.1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工程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对于部分基坑有风化岩石较多的

11、情况,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施工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不符,应立即上报,不得野蛮施工。1.2基础施工基础底层台和二层台采用钢模板,钢管加固,钢管或木质支撑。立柱采用钢模或木模板,如采用木模板厚度不得小于10mm。混凝土施工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为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需在浇制现场悬挂配合比提示牌。混凝土搅拌现场采用有标记的小斗车装运砂石,使用有容积标记的水桶(或测定后的水泵注水时间)上水,做到各种材料投放准确。现浇阶梯式基础类型的施工方法为下支撑承托支模,现场浇制。基础的混凝土振捣、土方回填及夯实是基础施工中重要工序,在此项施工过程中必须有质检员现场监督,具体施工方法见基础施工方案。接地

12、工程采用人工开挖接地槽。接地体的敷设形式、长度及敷设深度,按接地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并编制业主认可的统一工艺要求,保证工艺美观具体施工方法见接地施工方案。1.3杆塔及箱变安装施工本工程铁塔主要采用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或抱杆外拉线,抱杆采用铝合金抱杆。在施工塔位外拉线布置有困难时可采用悬浮拉线抱杆组立。铁塔施工前需编制铁塔组立方案。特种杆采取整立措施,施工前编制特种杆整立方案。箱变安装就位前,需提前制定吊装方案,并联系箱变供货厂家,共同确定交货地点,确定现场就位方案,按箱变安装方案执行。1.4架线施工地线架设方式:采用一牵一放线工艺,机械绞磨紧线,地面压接。导线架设方式:采用一牵一方式放线。(1

13、) 牵场需选择道路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段,进入牵场的道路进行加固加宽修理,以满足放线的要求;牵场布置困难时可通过转向布场”实现力放线。(2) 包络角大于30的铁塔悬挂双滑车。(3) 展放小牵绳采用人力展放。(4) 挂线方式一般采用直线塔紧线,耐塔平衡挂线,导、地线带力压接方式。(5) 附件安装一般按耐段分段。光缆架设方法采用一牵一力展放方式,其放线区段长度由缆盘长度决定。架线施工前需编制架线及附件安装方案、导、地线压接方案、光缆施工方案。1.5交叉跨越跨越高等级公路时,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双排钢管(或木质)跨越架。跨越一般公路,或10kV及以下电力线、通讯线时,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单排钢管(或木质)跨

14、越架。跨越35kV电力线,优先考虑停电跨越,停电有困难时,采用两次短时间停电,搭设和拆除越线架,架线施工期间,被跨线路带电运行。如现场地理条件不允许或无停电条件,采用绝缘绳索道式跨越架架线。对重要的跨越,施工前需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并事先与有关管理部门达成协议,履行相关程序,必要时可请其派员监护。一般跨越措施编写入架线及附件安装方案,35kV及高等级公路施工前需编制专用跨越施工措施。1.6线路通道本线路经过区按跨越考虑,详见平断面定位图及铁塔明细表;线路经过路边及沟渠边树木,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如不属上述情况,又不妨

15、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通道。三、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案:3.1 电缆工程的材料运输与保管3.1.1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严禁超过一年,超过该期限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3.1.2 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严禁平放运输、平放贮存。3.1.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并绑紧。滚动时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3.1.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严禁受损。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存放电缆处严禁积水。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