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81628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艺术鉴赏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澎中公教师考试九中仏上旳海南教师考试网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46 :艺术鉴赏知识第六节艺术鉴赏知识(一) 艺术鉴赏概述1. 艺术鉴赏的含义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 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 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 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艺术鉴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 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2)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 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3) 从最

2、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 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它集中表现在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等,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2. 艺术鉴赏的特点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 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 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 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鉴赏中的“再创造”和“再评 价”,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过程是由浅人深的,大致上 经历了感官的审美愉悦、情感

3、的审美体验到理性的审美超越这三个层次。艺术鉴 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也是艺术作品发挥社会功用的必然途径。3. 艺术鉴赏的功能(1) 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2) 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3) 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4) 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二) 书法艺术鉴赏1. 书法欣赏需要反复地观赏玩味九中仏上旳海南教师考试网书法欣赏既然是一种认识活动,也就必然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种认识过程不是进行一次就完成的,而 是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书法随时点画、结

4、体、章法等具象构成,但作为艺 术品欣赏时,必须透过这些现象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 美,所以书法艺术又具有相当抽象的特点,这就更需要较长时期的静观和反复的 揣摩玩味。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似乎平淡无奇,细看才发现有惊人之妙,以 致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爱看。在欣赏书法艺术过程中,还要求对不同的书法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 异同,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前人对著名书法作品所作的艺术特点的概括;才能做出 自己恰如其分的评判;才能把自己的欣赏水平提至更高的阶段。2. 书法欣赏的能动性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书法欣赏也像美术、音乐欣赏一 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如果欣赏仅仅像认字一

5、样把书法看成一些刻板抽象的符 号,那就根本谈不上书法美的欣赏。再者,书法欣赏是积极的、能动的,只有这 样,视觉形象才有可能与动觉结合起来,使视觉控制转化为动觉控制。要想通过 书法欣赏来提高书法造诣,只有依赖于这种积极的、能动的欣赏才能实现。3. 书法欣赏带有主观色彩书法欣赏既然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就必然带上再创造者的主观色彩。所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人们对这种审美的主观性的生动说法。书法欣赏 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险劲美,有的喜欢颜体的浑朴美,有的喜 欢柳体的挺美,有的喜欢赵体的遒丽美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文化素养、 实践经验乃至情绪等变化,对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审

6、美感受。这是书法 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是说书法审美没有标准,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有一 定的审美标准的,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书法艺术审美的主观性而否认书法美的普遍 客观标准。(三)诗歌艺术鉴赏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感情基调古典诗歌总是精心挑选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把意思表达的准确、生动、 鲜明、精巧。那些高度聚集着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句,叫字眼或词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词句都是对炼字 的形象描绘,它能体现文中的主旨,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杜甫的春望。“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 “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 人感时恨别的内心

7、痛苦。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这句词比喻愁之多,愁之连绵不断的情感。九中仏上旳海南教师考试网2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 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 是作者通过意象而创造的富有艺术情景的画面,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 入手,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3熟记艺术手法专业“术语”,必事半功倍古典诗词曲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如抒情诗 中的“情景交融”手法、绝句、律诗中追求的“起承转合”章法。为了诗歌的形 象性与

8、抒情性,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引 用专业“术语”,往往会在诗歌鉴赏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艺术手法可 以分为三大类: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四)绘画艺术鉴赏1. 绘画艺术概述绘画艺术与建筑、雕塑共同成为造型艺术,它们都与形有关,都有视觉形象, 但它与雕塑、建筑的不同在于,它是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绘画, 即运用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 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2. 绘画的两大体系中国画和油画是东西方两大绘画体系的代表。从总体上说,它们在创造与审 美上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对油画的欣赏,应从历史的角

9、度了解从古典油画到 近、现代油画主题与风格的改变,建立起衡量画作的标尺;对中国画的欣赏,则 可从不同的种类出发,领悟山水、花鸟、人物画的特征。油画(西洋画)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 画。对于我国来说,油画是外来画种,有人称之为“西洋画”,它发明并流行于 西方,主要是欧洲。油画产生的确切时间至今未定。15世纪以前,欧洲的绘画材 料是矿粉质颜料,用胶水或蛋清调和。公元1430年左右,尼德兰画家凡埃克史 弟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运用亚麻仁油调料作画,效果更佳,调好的颜料不易干固, 可以层层重叠,画好后又不易褪色,有经久的新鲜感。这种技法很快传到意大利 等国,经过

10、许多画家的实践后更加完善,油画由此成为西方的主要画种。在照相机未发明的时代,具有很高写实性能的油画是留影千古的主要手段。 油画能够传达出物象形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 气氛。油画家或用宏大的构图复现帝王征战、君主加冕、宗教庆典等壮观场面,九中仏上旳海南教师考试网或写风景、静物以及日常生活风情于小幅中,至于肖像,更是油画家的擅长。从 油画被发明至今,不过四百余年,但保存下来的油画作品却难以计数。大约在清 代中叶,油画技法传人我国,到本世纪形成独立的画种。时至今日,我国油画已 得到了很大发展。(2)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就材料而言,西方的油画不存在国别之异,

11、 所以人们一般不称英国画、法国画,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绘画在东方形成了独 立体系,中国画因之得名。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类别, 但通常指的是以水为调合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可称水墨画或彩墨画。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为我国特有的笔、墨、纸、砚和绢素。其中宣纸可分为熟、生 两种、熟宣适于层层敷染墨和彩,用熟宣创作的画往往称工笔重彩画。生宣具 有较强的吸水性,笔触纸面即形成水墨或色彩的痕迹,适合以写意的方式表现 物象。中国画的另一特色是使用毛笔,比起油画笔,毛笔具有特殊的效 能,它 能自由地勾画出线条。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通过线条粗细、顿挫、方 圆、疾徐、转折等变 化,表

12、现物象的形体和质感。在水墨一体的中国画中,墨 色基本代替了彩色,通过布墨的皴擦点染、干湿 浓淡等变化,塑造体积,烘染 气氛。西方有人认为中国人缺乏色彩感,没有制造出在欧洲流行的油画形式。其 实,墨中有丰富的色彩,墨分五色就是说的这个道理。3. 绘画欣赏知识(1) 线条线条是绘画诸要素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画家从自然真实中抽取出的一种有抽 象意味的语言。“西画的线条是抚摸着肉体、显露出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 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 格、气势与动向。”(宗白华美学散步)。线条的韵律支撑了全画的生机,尤 其在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中,线条是构成物象、表现画

13、家情感的符号,也能给 欣赏者以各种联想:中锋行笔的线灵活富有弹性,似杨枝柳条;侧锋挫笔的线干 涩厚重,如松柏裂痕;线条呈波状起伏,给人优柔连绵之感;线条成方刚短促,造 就坚挺硬朗之势(2) 形体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 征。通常说形表示稳定、平衡;口形表示秩序、静态等。单独的形已具有含意, 几组形体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和趋势更造就了画面的情感倾向。画中形象不是冷 冰冰的形,而往往以它们的动态寓意传情,形体的写实性和象征性融合一体。所 以在欣赏时,对形体的感知能够帮助领略画作的内涵。hi.zgjsksxom中公教师考试 沁暮黑塞畫By海南教师考试网(3) 色

14、彩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会产生心理效应, 这个原理业已被科学证实。例如红色使人想起血与火、壮烈、勇敢,令人产生激 奋与昂扬的情绪;蓝色唤起对星空、大海的遐想,令人产生宽广、舒缓之感。色 彩能够形成扩张与收缩,前进与后退等倾向。也会激发悲哀、热烈、崇高等象征 性联想。但是,一般人通常注意的只是物体的固有色,而不大注意色彩之间的相 互影响与组合。在画家那里,色彩是被感觉到的,色彩关系比固有色更重要。比 如描绘一片树林,不是用一种近似树叶的绿色就可以画出来,而是要用许多种颜 料调和成冷绿、暖绿、深浅不同的绿组成一个绿的色调,将树林处在空气中的形 貌表达出来。作画需要色感

15、,欣赏也需要色感,如同音乐中讲乐感,语言中讲语 感一样。(4) 色调与色彩相关的是色调。特别在油画中,色调是构成主题思想与意境的重要因 素。一幅画上纵有千笔万笔不同的颜色,但必定有几种是主要的色彩,由它们构 成色调,控制全幅,造就集中而丰富、统一又有变化的美。这就像交响乐一样, 有主旋律始终活跃与贯穿在全曲之中。例如,俄罗斯画家列宾在创作伊凡雷帝 杀子时,紧紧把握血的红色这一主调。那迷狂间杀死儿子的伊凡,捂着儿子受 伤的头,血缓缓地从他的指缝里流出来,淌向皮肤、衣服、地毯。画面的殷红、 暗红、紫红构成强烈的色调,烘托出强烈的悲剧氛围。(5) 动感动感也是绘画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过构图和造型形

16、成的某种感觉效果, 又指涵盖其他因素形成的画面整体精神。古代中国论画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要 义,强调画面的活、生、畅,忌讳滞、板、僵,都体现了注重绘画表达万物生命 与生机的审美倾向,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 的认识。在许多油画中,人物处在运动的瞬间状态,欣赏时,从画面静态的形象 可以联想人物或事件的前因后果,增加对所描述情节的领悟。此外,在绘画中起作用的还有笔触、质感、体量感等因素。所有这些要素在 一幅幅画中组成有机整体,有时艺术家也侧重地强调某种要素。有人把绘画艺术 中的造型比作人的躯干,线条比作人的神经,色彩犹如血液,画家的情感即是灵 魂,一件杰作就是一个以情感支配语言的艺术生命。4. 绘画艺术的鉴赏方法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有审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