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81624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做好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建设工作是搞好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随着学校新专业的增设、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增加等,每天都会有大量学生和教师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这无疑是有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各高校都在不断地建设新的实验室和添置仪器设备,以满足这一需求。但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的增加、实验项目的增设和进行实验教学师生数量的激增,又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在确保安全

2、的前提下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这已经是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一、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人要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安全。对实验室来讲,教师、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实验意识。1通过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学习和考试,树立新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编写实验室安全手册,并向全校理工科和有实验教学任务的文科类新生发放,要求新生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内容,学习后组织实验室安全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证,

3、并签署实验室安全责任书。获得了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证,并签署了实验室安全责任书的学生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我校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向新生发放4000余册实验室安全手册,开放了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的在线学习,新生在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同时,还可以随时在线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在网上进行模拟练习和自我测试。通过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学习和实验室安全考试,使新生从入学开始就牢固地树立起了安全防范意识。2举办实验室安全讲座和培训,强化教师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定期举办实验室安全讲座,对新进教师、实验室主任、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通过聘请专家讲授、研讨、参观考察和剖析实验室安全的典型案例等形式,

4、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类实验室在安全方面需加强的重点工作,努力做到既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做实验,又要学生学会安全操作、规范操作。3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在开展实验室安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编写出版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概论、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导论、高校实验室化学安全与防护、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教材,部分高校已经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特定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的意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实验室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二、加强实验

5、室安全制度建设,是搞好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不论做任何工作,只有好的愿望,没有好的制度,就很难有好的效果,实验室安全工作更是如此。1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要树立“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应结合学科、专业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学校、院系和实验室三个层面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和操作规程,强化制度约束,用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实验室安全行为。2狠抓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通过采取

6、实验室安全责任制,把实验室的安全落实到人。学校应建立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层层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制的立体式的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与各院系第一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与各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与实验室每位成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确保实验室安全制度不落空,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3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奖惩制度。把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综合治理工作之中,同时作为对各院系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单位,采取一票否决制,对相关的责任人要追究其安全责任;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并同个人的职称

7、评定和工资晋级挂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建立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是搞好实验室安全的关键所在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让实验室始终充满人气和活力是实验室建设的根本要求。保障实验室人身财产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因此,要在强化意识、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和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机制和安全应急机制。1建立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机制。建立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机制,首先,要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状况,分析每个实验室所承担实验项目的内容,并对危险性较高的实验项目做出相应调整和更新;补充完善和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设施设备和器材。其次,要在

8、健全制度、实行实验室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实验室安全值班制。建立实验室每日安全值班的报告制度,即,各实验室的安全值班人员每日必须承担起所在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的责任,每日下班后,值班人员要仔细检查实验室安全状况,并及时向所在院系分管领导报告当日的安全情况,并做好安全值班日志。通过建立安全值班报告制度,真正把实验室的安全落到实处。2建立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其次,要定期检修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保持安全设施、安全通道完好、畅通。第三,要在各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救急药箱、洗眼器和喷淋器等紧急处置设施,

9、保证实验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师生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处置,力争把安全危害降到最小的程度。第四,要熟悉和使用报警电话,一旦发生安全隐患,师生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报警。第五,积极推行实验室安全人身保险制度,学生通过购买实验室安全人身保险,让学生在安全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放手做实验,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四、努力营造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实验室环境是搞好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实验室作为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和有效保证,要把确保师生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必须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实验环境。首先,要做好安全、舒适、人性化的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从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到各实验室的通风、采光和安全通

10、道,从有利于学生的沟通交流到整个实验室区的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的营造,都要在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中充分体现。其次,要加大对实验室环境建设的投入,除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消防设施、通风设施以及安全逃生通道设施的硬环境投入和完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包括各种制度、人物介绍、典型实验原理和学生实验作品以及学生书包的放置等,努力创建一个开放的、适合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优雅和谐的内外部环境。第三,搞好实验室环境卫生,保证实验室财产的安全。目前,我校对实验大楼都实行了物业化管理,确保了实验室外部的卫生清洁和实验室的财产安全。对实验室内部的环境卫生而言,应坚持“整洁、有序、安全”的方针,落实到人,检查到位。以上,通过抓规划、促建设、促卫生、保安全,让师生一进入实验室区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人文环境。综上所述,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安全对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