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81515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小编寄语: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县*乡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村是*市列入*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X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冷凉灌区,耕地面积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

2、,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3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岁以上的老年人。 *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以上。20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务工收入占3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村及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

3、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村02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2X年脱贫6户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

4、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

5、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三

6、)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6公里,修建蓄水池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新增30只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100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

7、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

8、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

9、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

10、、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篇二) *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商会

11、常务副会长、*集团公司董事长*定点联系的扶贫村*县*镇*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与现状 *村位于*县*镇西部,与*县最边缘的*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0户,16人,其中,*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亩,其中,旱地202X亩,水田650亩,林地400亩。*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 有史以来,*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

12、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村贫困现状,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02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

13、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000元。 四、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路至村*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年通过对*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米。 三是建设*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

14、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土黑猪(年繁育1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 然后,由*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年形成*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年投资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

15、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万元以上。 五、保障措施及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