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81379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萧县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总 目 录一、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二、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 本萧县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5第一节 土地利用状况5其次节 面临的形势7其次章 规划目标9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9其次节 规划主要限制指标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调整11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1其次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13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爱护17第一节 耕地爱护及占补平衡17其次节 基本农田爱护及布局优化18第五章 建

2、设用地调控和用地支配19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19其次节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20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2第四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24第五节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26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爱护29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29其次节 构筑生态功能分区29第三节 加强生态用地爱护和建设31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32第一节 用途分区类型32其次节 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32第八章 土地整治支配37第一节 土地整治目标37其次节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37第三节 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工程)37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38第五节 项目管理措施39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限制41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3附

3、 表46前 言一、县域概况萧县地处宿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63111712、北纬33563429之间,东北分别及江苏省铜山县和丰县相连,南及宿州市、淮北市和濉溪县接壤,西及砀山县、河南永城市毗邻,土地总面积185531公顷。2005年全县总人口133.22万人,城镇化率为14。17%,地区生产总值为54.6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6元。二、规划目的为了协调各行业用地冲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严格爱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全县将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供应土地资源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以安徽省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4、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依据,编制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三、规划任务确定县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目标、发展方向,统筹支配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冲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用地需求,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支配耕地、生态建设及环境爱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治规模及范围,以限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四、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基本农田爱护条例5其它相关法规、规范(二)政策文件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的通知(国发200532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

5、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比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4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方法(国土资厅发200943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看法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安徽省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案(皖国土资2010312号)7关于加快推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1209号)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

6、/T10212009)(三)相关规划1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4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萧县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0年)6萧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7安徽萧县经济开发总体规划(20082020年)8其它有关专项规划五、规划期限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2005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六、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萧县行政辖区,总面积1855。31平方公里。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末全县

7、土地总面积185531公顷,其中:1农用地1433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27.其中,耕地面积1124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61,主要分布在张庄寨、马井、王寨、赵庄等乡镇;园地面积114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17%,主要分布在新庄、圣泉、黄口等乡镇;林地面积99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6,主要分布在官桥、庄里、白土、龙城等乡镇;牧草地面积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主要分布在酒店乡;其他农用地面积9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2%,主要分布在等圣泉、龙城、张庄寨等乡镇。2建设用地291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3。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3824顷,占土地

8、总面积的12。84;交通水利用地51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特殊用地1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3未利用地129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9%.其中,未利用土地94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8;其他土地35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2。二、土地利用特点(一)耕地和园地的比重大,有利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从农用地整体看,萧县的耕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78.43,高出全省27。28个百分点。园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7.89,高出全省4.84个百分点。而且,集中连片性好,有利于发呈现代农业。(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量大,有利于建设用地的挖潜从建设用地的构成看,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占

9、建设用地总规模的72.51%,比例高、规模小而分散,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应有利条件。(三)未利用地比例较小,土地开发的难度大全县的未利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99%,特殊是,未利用土地面积仅为未利用地总面积的36。56,后备资源的匮乏将随着土地开发要求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和经济成本越来越大,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耕地数量不断削减,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用地(大部分为耕地)被建设占用是必定趋势,且建设占用的往往为质量较高的耕地,这不仅导致耕地数量的削减,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此外,化肥、农药的大量投放,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耕

10、地生产实力下降。(二)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116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41,高于全市10。62和全省7。33%的平均水平, 建设用地特殊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散乱,利用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有待提高。(三)采煤塌陷较为严峻,煤炭开采及耕地爱护的冲突突出到2005年,采煤塌陷区已塌陷的老煤矿13座,另有新矿4座,土地塌陷总面积达816公顷,涉及近10个乡镇,24个村庄。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将产生更大范围的采空塌陷,煤炭开采及耕地爱护的冲突突出。其次节 面临的形势随着萧县原始积累的逐步完成和淮海大开发的推动,萧县经济社会面

11、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机遇1优越的区域位置。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县城东距江苏省徐州市25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乘车3小时可到达合肥、南京、济南、郑州4省会城市。萧县东临京沪铁路和京杭大运输河,符夹铁路、陇海铁路纵横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在境内交汇,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形成了完备的立体交通体系,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丰富的资源条件。萧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足够水电供应。15条河道,总长440公里为萧县的各业建设供应丰富的水资源。此外,农产品资源充裕,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区,畜牧业发达

12、地区。3良好的经济基础。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66亿元,是2000年的1。74倍,年均增长14。7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16元,是2000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2.99.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为24.4:11。4:18。81,呈现出典型的“一三二发展格局。从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其次、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二、挑战1萧县面对江、浙、鲁东部地区机动敏捷的政策和产业结构雷同等的剧烈挤压,萧县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必定在政策上处于劣势.2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治理力度加大,干脆冲击萧县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非常艰难。3

13、“三农”问题仍旧比较严峻。构建和谐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城乡差别短期内难于缩小,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且更困难。其次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规划至2020年,全县总人口限制在150万人以内。2规划至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将达到45%以上。3规划至2020年, 全县GDP将达到300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其次节 规划主要限制指标一、农用地爱护目标(一)耕地保有量。规划至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1815公顷。(二)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量。规划至2020年,全县补充耕地面积不少于1181公顷。(三)基本农田爱护面积。规划2006-2020年,全县确保基本农田

14、爱护面积数量在95851公顷以上.(四)园地面积。规划至2020年,全县园地11292公顷。(五)林地面积。规划至2020年,全县林地10373公顷.(六)牧草地面积。规划至2020年,全县牧草地43公顷。二、建设用地规模限制目标(一)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限制在30572公顷以内.(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限制在24687公顷内。(三)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限制在1632公顷以内。(四)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限制在1181公顷以内.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一)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划至2020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117平方米/人.(二)地均GDP。规划至2020年,全县地均GDP分别由2005年的2.946万元/公顷升至16.170万元/公顷。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调整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20062020年,农用地面积增加1141公顷。主要是由林地和其他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