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81354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医嘱执行制度与医嘱执行流程一、医嘱及执行制度医嘱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适用于住院患者的各类药物治疗及一切检查、操作均应写入医嘱单。医嘱制度一、 医嘱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适用于住院患者的各类药物治疗及一切检查、操作均应写入医嘱单。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只包含一个内容,注明起始和停止时间(具体到分钟)。二.、医师下达医嘱应认真负责,严禁不看病人就下医嘱,医嘱下达后应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再交由护士执行。三.、医嘱种类(一)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二)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需要时立即

2、执行。(三)备用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分为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二种。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写在长期医嘱单内, 须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方为失效。护士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相应内容、执行时间,并签名。2、 临时备用医嘱仅在医师开出12小时内有效,写在临时医嘱单内,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四.、常规医嘱一般应在每日上午十时以前开出。除新入院或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需要外,一般不再另开当日医嘱。新入院病人,一般在入院二小时内开出,急危重症病人应随时开出。五.、开医嘱要求时间准确,层次分明,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签名完整,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使用红色墨水标注“

3、取消”字样并签名。若为一组医嘱“取消”,应标注在第一项医嘱的左前方,并由医师在整组医嘱最后面签名。六、长期医嘱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应由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和执行护士均应签名。七、 更改医嘱,应先停止原医嘱再重开医嘱。八、 两种以上药物组成一组医嘱,如只停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应停止全组医嘱然后重开。九、凡转科、手术、分娩后及重整医嘱,在长期医嘱的最后一项下面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最后一行写满,需在新一页的第一项医嘱的顶线上划一条红线。若上一页仅剩一行,可不写医嘱,但需注明“空格”。凡长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必须重整,并在医嘱栏的中央写上“重整医嘱”及重整时间并签名。重整医嘱应按原来的日期顺序抄录

4、,并认真核对,防止错漏。十、 护士在进行医嘱整理时,应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擅自涂改。如有疑义,应与有关医师核实清楚后方可执行。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做到每日总对,每班查对,并在查对登记本上签名,发现错误应立即更正。护理部应定期抽查各科室医嘱查对情况。十一、 护士执行医嘱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查对和执行人签名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十二、 非抢救、手术等紧急或特殊情况,医师不得下达、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必须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诵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事后,医师应即刻详实补记医嘱。十三、 凡需下一班次执行的医嘱,两班护士之间应交代清楚,并在相关记录或交班报告上注明。夜间备用医嘱如未执行

5、,应用红色墨水注明“未用”字样并签名。十四、 一般情况下,医师无医嘱护士不得对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如遇患者突然变症而医师不在的紧急情况,护士在掌握病情的基础上可给予适当处理,做好记录并及时向主管或值班医师报告。二、口头医嘱制度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2、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高声重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执行“三查八对”,以确保用药安全。4、 抢救结束应请医生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及用药。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录和执行;记录时,要有医嘱或检验内容、时间、医嘱或检验报告人姓名,。6、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酌情给予处理。三、执行医嘱常规流程1、办公室主班护士接医生下达的医嘱后,认真阅读及查对2、查对医嘱无质疑后确认医嘱。3、打印医嘱执行单4、主班护士按医嘱执行要求的缓急分配给护士执行5、医嘱执行护士接医嘱执行单后,认真查对,严格按照医嘱的内容、时间等要求准确执行,不得擅自更改。6、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流程:阅读查对确认-打印医嘱执行单执行(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三查八对”) 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