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81289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部署,xx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要求,以顺应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新期盼为动力,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坚持全镇一盘棋,工作一个调,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整治资金xx万元,出动车辆xxx台,清运垃圾x万吨,户配垃圾箱xx个,建垃圾池x个,配备使用手推垃圾车xx辆、机动垃圾车xx辆,上岗保洁员x人,新修道路xx万米,安路灯x盏,绿化xx万平米,外墙粉刷x万平米,修花池平米,新建和疏通排水渠x万米。 一、加强领导,高调开场 一是统一思想

2、增强信心。全市动员会召开后的当天下午,我们根据市农办的推荐,先后分两批组织班子成员和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包村干部到xx镇、xxx镇、x镇等地7个中心社区观摩学习,开眼界、启思路、转脑筋,增强了搞好环境整治的决心信心。二是精心组织快速启动。7月4日在全市率先召开动员会,根据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研究印发了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工作重点及百分考核办法等内容,会后两天内全镇26个村也都分别召开了动员会。郝寨村的动员会全村64户有87户参加,夜里开了两小时没有一人提前退场。三是突出宣传营造声势。我们精选30条标语,在村

3、街显要位置刷写墙体标语134处,安装板面53块,并将环境整治的目标要求编印成公告,印制3万份分发到户张贴到门口。各村通过喇叭广播等措施进行广泛宣传,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传导压力上下联动。坚持大员上前线,书记镇长亲自挂帅,科级干部靠前指挥,包村干部贴近一线,村组干部现场流汗,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坚持把镇区的环境整治作为重点,进行了亮化美化净化。对境内的洛界路、临木路、临坡路等主要公路沿线进行统一治理,组织400多人次对沿路垃圾集中清理,租用车辆对路肩进行培土覆盖,组织10多人的专业施工队对主要路段铺设道牙彩砖,

4、对沿线树木和建筑物外墙涂上粉刷,对下水管道进行清淤改造,延伸安装路灯20盏,把东营与镇区、冯店于镇区、西立交桥与镇区亮化连接一起,实现了主要路段的全部亮化,将镇区道路统一划设交通标示线,实行机关人员分包路段,建立义务清扫制度,每周义务清扫道路一次。各村也都结合本村情况,把干净作为活动的重点,坚持日扫日清,不留死角,同时,选择重点街道打造亮点,像东营村的路、郝寨村的景、营河村的渠、小山沟的小区、关庙的游园等各显特色,使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各村以村旁、路旁、河旁、街旁“四旁”为主治理卫生的同时,联动推进农村道路、排水、建筑、文化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农

5、村风貌和自然山水相协调。关庙村筹措资金15万元,新修道路16公里,依托迎风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展万亩果林经济和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做好农村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篇文章”。纸坊村拆除沿街厕所70多座,临东村拆除违章建筑300平米,郝寨村新建了农具展览馆,在文化广场恢复修建了石碾、石磨,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在沿街家门口改造建设7个建身场地,安装健身器材40余台(套),都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三、强化督导,推进落实 一是常抓不懈。自7月25日人居环境整治开始,机关干部不分节假日,每天集中点名,由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汇报各村行动情况,书记镇长点评指导,升温加压促进。二是开展检查评比。每月由书记镇

6、长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对各村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三是严格考核奖惩。细化操作办法,分阶段验收考核,最终按百分评定结果,评出一类示范村7个,二类成效突出村3个,三类村7个,1月2日召开了人居环境整治阶段总结表彰大会,一类村奖500元,二类村奖3000元。四、立足长效,规范管理 为防止“一窝蜂”,避免“一阵风”,我们围绕长效机制建设,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设施到位。除全镇统一配制垃圾车,户户门前有垃圾桶,村组建有垃圾池(场),使垃圾有处倒。二是队伍到位。按照市定标准,各村通过竞争上岗或公开报名的办法,选定人员,组建队伍,进入角色,把清扫垃圾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使卫生有

7、人管。三是制度到位。镇党委政府把人居环境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明确责任目标,把管理落到实处。各村相应建立卫生保洁制度,使人居环境整治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xx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足和问题明显存在。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各村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同,反映在工作成效上差别明星。二是工作拓展余地大。整体活动实现了全覆盖,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多数村集中一条路或一个自然村整治,实行以点带面先行推开工作,但群众的呼声很高,下步工作的余地和潜力很大。三是长效机制待巩固。初步的制度框架已经形成,但可持续的投资保障、常态化的保洁管理、规范化的协调监督等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

8、到位,由于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或根本没有收入,初期的投资东抓西借已背上了债务,再次推进工作有一定难度。四是政策扶持应到位。市里承诺的政策资金拨付慢、到位率低,不利于调动基层积极性。 总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只有保持常态,才能保持长效。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再创佳绩,以更足的劲头、更大的成效、更新的面貌,展示新形象,促进大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为切实搞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龙堰乡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量化标准,高位督导、全面提升”的原则,在全乡各村普遍开展环境卫生净化工作

9、,并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 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月27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之后,我乡高度重视,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之后,我们又召开了由全体机关干部和村组主要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会上下发了实施方案。4月14日,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村组主要负责人先后参观了桑庄镇官路村、白牛镇移民村、张村镇朱营村和台湾村等,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提高党员干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认识。在主要街道、主干道和各村显著位置,悬挂过街横幅50余条,刷写标语202X余幅,乡、村、组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发动。 二、加强督查评比,制定长远规划 按照“突出重点、梯次

10、提升”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基础条件、班子状况,决定北店、唐棚2个村为示范村,刁河、唐坡、申庄、歪子等村为达标村,严格按照标准、分时段组织实施,每星期一总结,每半月一排队。对行动较好的村提出表彰,并予以5001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对行动不力,甚至推而不动的村,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责令其到先进村学习,限期扭转局面。其他15个村,每村选一个自然村按达标村标准进行净化村创建。制定从年02X年五年行动计划,以以上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为基点,每年递增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实现从点线突破到连片推进,到20X年,全乡0%的村庄达到省级达标村标准,%的村庄达到省级示范村创建标准。 三、建

11、立长效管护机制。 党委、政府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当年工作目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长期有效运转。按照常态化、制度化要求,今年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评,进行专项考评和奖惩。对按时完成环境净化任务,达到市定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按要求给予奖补。采取定期督查与随即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工作措施得力,整治成效明显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优先考虑功勋支书和“红旗支部”推荐,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对工作推诿扯皮的村支书、村主任给予降职或撤职处分。制定并落实日常保洁制度,推行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中转、镇处理”四

12、级联动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引导建立群众自我管理机制,开展星级卫生户评选、卫生村组创建活动,指导各村根据遵守清洁公约情况、院落清洁状况等,开展星级农户评选活动,对保洁质量高者悬挂清洁星级标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各村不仅设立环卫管理专门机构,建立由35人组成的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而且还制定完善了村规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用制度约束人,以文明新风影响人、鼓励人,由“求温饱”变为“求环保”,把爱家园、爱环境、促和谐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整合力量,加大投入1、建立乡村组投入和群众自筹

13、的“三投一筹”投入机制,乡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达标村创建。除市奖励外,我乡将对6个达标村每村奖补1万元,对2个示范村每村奖补2万元。其他15个村,选一个自然村进行达标创建,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每村奖补5000元。 2、整合项目资金,将“一事一议”,农村安全饮水,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使用的原则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3、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帮扶,在外人员资助,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五、取得的部分成效 以北店、唐棚2个示范村为创建典型,通过建垃圾填埋场、建水冲式厕所、整修道路、整治坑塘、修下水道、设置垃圾池或垃圾

14、箱、粉刷墙体、美化庭院、清理杂草杂物等,积极打造村庄绿化工程和道路亮化工程等,然后组织全乡各村观摩学习,总结推广,通过学习、评比、检查,促进度、比质量、看效果,推动改善农村人户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全乡已建垃圾池26多座,垃圾填埋场2处,简易污水处理设施17余处,公厕10余座,修村庄主干道和主要次干道12公里,修下水道11公里,整治坑塘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50盏,其中北店村游园建大型水冲式厕所1座,垃圾池、垃圾箱0个,修下水道500米;唐棚村新建公厕座,建垃圾池0余处,整理桥涵10座;小河村新购买太阳能路灯5盏;歪子利用废弃坑塘发展观赏鱼、并修建一座亭子供村民赏鱼游玩;刁河村购买

15、垃圾箱80多个。大部分村庄以整治“四乱”为突破口,全民行动清理杂草垃圾,管理畜禽乱跑,治理污水乱流,实现“三有”,即有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有专人清扫、有垃圾填埋场,初步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主干道、集镇环境卫生有较大改善,专业保洁队员已有0人,经费落实到位。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各村进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拉大。个别村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没有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负责人员尚未确定,宣传发动不力。在工作推动上主动性差,行动不力,存在支乎应付思想,认为是一阵风,吹过去就完事。 2、投入不足,有些村还存在观望,“等、靠、要”思想严重,思路模糊,缺乏长效机制。村干部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等着乡财政下拨资金,总想着拨多少资金、多少事,在资金筹措办法上缺乏创新精神,造成了工作进展迟缓。保洁人员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比较到位,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工作推进不力。 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总结相关文章: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