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3.3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与环境》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上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812252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 3.3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与环境》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 3.3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与环境》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 3.3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与环境》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上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 3.3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与环境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上册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对农业文化景观影响更为明显因为农业文化景观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如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农业土地利用形态各不相同。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农业土地利用形态内蒙古锡林郭勒温带半干旱草原放牧浙江慈溪沿海东部亚热带季风区、平原水稻种植斯里兰卡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区种茶菲律宾热带季风气候、缓坡丘陵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知识延伸)思考:举例说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还有哪些文化景观?它们属于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答:如云南傣家竹楼、园林建筑等,属于物质文化。(二)文化景观能反映自然环境,但有一定局限性

2、例如 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分析明清时期虫神庙的分布,可描绘出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图,借助人们所掌握的蝗虫生存、繁殖所需环境的知识,就可以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例如 仅仅依靠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并不能确定蝗灾的确切分布范围。在中国古代,有些地区尽管有蝗灾频繁发生,但是民间有一些治蝗、灭蝗的方法,对虫神的盲目崇拜现象较少,因此就没有虫神庙。也就是说,像虫神庙这样的文化景观只能指示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一个方面,而且指示的是建立此文化景观时的自然状况。(三)文化景观的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例如 都江堰水利工程既防洪又灌溉,至今恩泽成都平原。又不存

3、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文化景观也是人类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文化景观,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例一 (文化景观)城市公共交通站牌的分布通过观察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如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公交站牌的密度一般较高。公共交通站牌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如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上只有1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站牌,如今则有十几条。例二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双语(汉语、当地文字)地名景观可以大致判断是否进入或离开该民族自治地区,说明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了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象征或标志性景观。北京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唐山抗震纪念碑、纽约自由女神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