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81157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湖民间故事导读课 三年级班级读书会杭州市学军小学 江汶【书本解读与作者介绍】西湖民间故事由郭沫若题字,国画大家程十发配插图,共收录了49篇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西湖传说故事,有的是美丽动人的传说,介绍了西湖周边一些地名、特产、美食的由来;有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与杭州有关的历史名人的事迹。这些故事独立成文,语言浅显,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人至深。这些故事展示了杭州西湖的历史变迁,不仅体现了勤劳、智慧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了一体。【设计理念】1.追求轻松自由的导读基调导读课是班级读书会的课型之一,是学生读书前的指导课。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

2、读兴趣,渗透阅读策略,做好阅读规划等。在班级读书会中,学生是阅读者,老师也是阅读者,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创造一种“聊书”的氛围。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班级读书会更应该上得轻松自由。所以,整堂课中,我把自己定位为策划者和参与者,在边读边聊中,力求体现坦率、安全、自由、充满信任的讨论氛围。2.关注学生已有的阅读起点从孩子的阅读起点来看,三年级的地方课程我与杭州中,就有对西湖和六合塔的由来,济公的传说等民间故事的介绍。而对于从小生活在杭州的孩子来说,上这堂课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孩子的父母长辈在外出游玩时,会给他们讲一些与西湖有关的故事,带他们吃一些杭州

3、的特色小吃,因此,孩子们对西湖的民间故事并不陌生,上起课来更亲切,更会有一种自豪感。在导读课上,教师若能借助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抓住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再次阅读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愿望,无疑将奏响班级读书会的第一个音符。【阅读目标】1. 通过聊封面,聊作者,聊同地名的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2. 通过同组阅读,体会民间故事寄托了老百姓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3. 运用预测、连结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对比阅读、小组分享阅读等方法,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对家乡杭州的热爱。【案例描述】一、课前谈话:聊西湖,激兴趣1看视频西湖美。阿六头说:“朋友,蹲了杭州福气真当好!”我们大家从

4、小生活在杭州,杭州到底好在哪里?简单(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生交流,师归纳:风景点、饮食、名人、杭州话等)2.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感受到我们杭州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有美丽的西湖,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杭州人,我感觉杭州真当好!(用杭州话说)二、聊作者,知特点1我也是杭州人,我对杭州的认识源于一套小人书:西湖民间故事丛书(课件图片)这里面收录了许多有关西湖的传说,有白蛇传、六和填江、运木古井等等,可好看了。现在这些故事经过整理,都收录在了这本西湖民间故事里了呢!(出示图书)你们也想看吗?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的题目吧。3你们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预设1:学生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郭沫若

5、。(1)真的是郭沫若吗?有和他一样想法的同学吗?(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可以来说说看)请你翻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 扉页中:题字是郭沫若(读一读他题的字) 故事结尾处:每篇故事的结尾,有“收集整理”。说明故事来源于民间,作者是杭州的老百姓。(2)这些故事都是和西湖有关的,是从民间搜集整理出来的,广大的老百姓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传下来的故事。所以,这本书又叫西湖民间故事。(3)你们知道郭沫若吗?(郭沫若是我国现代非常著名的诗人、学者,是一位大文豪)这么了不起的文学家来为这本书题字,足见这本书的重要,很值得我们去读一读。预设2:学生知道书中的故事是来自于老百姓的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题目就是“民间”故

6、事,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故事 每篇故事的结尾,有“收集整理” 扉页中写着“郭沫若 题字” 4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杭州人民流传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本书中就整理收录了其中的49篇。(课件出示目录)三、聊地名,晓由来1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封面上的这幅图,结合目录,你能猜出来是哪个故事吗?(生猜,并说说猜的理由。)哪些同学猜对了?大家很会猜,不仅会看图猜,还会根据文字来猜,这样的猜更合理。2凤凰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让我们赶快走进书中去读一读吧!(1)学生独立阅读凤凰山P101(2)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凤凰山是怎么来的吗?(秋姑和春生坐在凤凰上飞进了山里,这座山就叫凤凰山。)原来西湖南边的这座美丽

7、的凤凰山,是这样来的!3江老师也读过这本书,我从另一个故事中也读到过凤凰山的由来,看过的同学知道是哪个故事吗?(明珠)在这个故事中,“凤凰山”又是怎么来的呢?预设1:有学生看过,就请学生来简单讲讲明珠中凤凰山的由来。预设2:学生没读过,老师来讲。(玉龙和金凤把一块亮闪闪的石头琢磨成了一颗明珠,结果被贪心的王母娘娘夺走。在争抢的过程中,明珠落到了地上,变成了美丽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不愿离开自己的明珠,就落在了西湖边,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凤凰山就是那只金凤变的。)4同样是凤凰山的来历,怎么会不一样呢?小结: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编出不同的故事。因为好听,所以故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这就

8、是民间故事的一大特色呢!我们生活在杭州久了,说不定从我们这儿也会留下些全新版的凤凰山民间故事呢!读民间故事真有意思!四、聊美食,悟情感1我们刚才读的这个故事凤凰山,是以西湖的地名命名的,在目录中找一找,还有那些故事题目也提到了地名?(生交流,师点红题目)这些故事都是以我们杭州的地名为题的?2(这些民间故事真是有趣,)除了和地名有关的故事,还有和什么有关的故事?(生交流时,逐一点红题目)人物、神话、美食3俗话说“民以食为先”,杭州的美食中也藏着很多故事呢!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吧!(1)出示三则故事的题目:东坡肉、宋嫂鱼、油炸桧。你们吃过这三道菜吗?你们知道这三个菜都和谁有关?宋嫂鱼、油炸桧到底是什

9、么?这些菜又是怎么来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读一读。读过的同学,可以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阅读多个故事。(2)交流:东坡肉苏东坡 宋嫂鱼(西湖醋鱼)宋嫂 油炸桧(油条)秦桧(3)分小组交流阅读感受。这三个人会伴随着这三道菜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目中,每当吃到这三道菜,人们就会对这些人物津津乐道,我们小组里就选择其中一个好好来聊一聊。 根据自己读的故事不同进行分组。 话题:故事中的这些人物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内选一个同学全班汇报交流(4)三道菜,三个人,三个故事,读了这些民间故事,知道了它们的来历,再去吃这些菜的时候,心情上、吃法上会不会有什么改变呀?流传下来的,不仅仅是这些美食本身

10、。老百姓吃东坡肉,吃得亲切;吃宋嫂鱼吃得温馨;吃油炸桧,吃得痛快,解气。在这些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中也融进了老百姓和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和恨。五、聊故事,促分享1通过对比读,我们知道了:民间故事是老百姓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传下来的故事。又通过分组读,从同一组讲美食的故事中感受到了老百姓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愿望。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读,也可以一组一组读。2. 再看目录:看过的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你知道书中还有哪一个或是哪一组有意思的故事?请你推荐给小伙伴一起来分享。3同学们:课后我们也可以把故事带到家中,与家人分享;甚至还可以把这些故事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这样,我们也成为了西湖民间

11、故事的一位传播者了!附:西湖民间故事阅读导读单相关人物喜欢理由我最喜欢的美食:我最喜欢的地方:我最喜欢的传说人物:我最喜欢的 :【教学反思】一、追求轻松自由的聊课氛围导读课是班级读书会的课型之一,是学生读书前的指导课。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阅读策略,做好阅读规划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兴趣的培养仍然是班级读书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常说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班级读书会更应该上得轻松自由。所以,整堂课中,我把自己定位为策划者和参与者,整堂课中,努力创设一种“聊书”的氛围,通过聊作者,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通过聊地名,聊美食,不仅知道了凤凰山和三道

12、杭州美食的来历,还从中感受到了蕴含在故事中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在边读边聊中,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同体验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的感受,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仅感受着民间故事的神奇和西湖的美,同时也在传递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成为了西湖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二、渗透有效阅读的方法指导(一)看封面,学会比较阅读美国作家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阅读一本书,首先就要读它的封面。封面上的图画、文字往往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都要引导孩子细细地阅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

13、据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两个阅读环节。1.立足封面,聚焦阅读我采用“立足封面,展开想象”、“猜测阅读”等策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这本书的封面中,两个孩子坐在一只飞翔的金凤上,这也是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读过这本书的孩子知道这是凤凰山的故事,没读过的孩子,借助这只巨大而美丽的金凤,也从目录中猜到,这张图与凤凰山有关。这样通过封面,就把目光聚焦在了凤凰山这个故事上。凤凰山是怎么来的呢?在尽情阅读之后,通过轻松自由的聊,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凤凰山这个地名的由来,感悟了故事的神奇。2. 迁移阅读,传说各异这是我推进的第二个环节。在课堂中,我采用这样的

14、方式迁移到同地名故事的阅读中。同学们,老师也看过这本书,我从这本书的另一个故事中也读到过凤凰山的由来,你们知道吗?有的孩子就会提到明珠这个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在我与杭州这本教材中就有,看过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多,所以,可以让孩子快速浏览,知道是凤凰舍不得离开明珠,就守护在西湖旁边,变成了凤凰山。两个故事进行了比较,孩子们会发现,同样是这座凤凰山,山名的由来却有不同的故事。通过迁移阅读和对比阅读,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传说的多样性。(二)读目录,学会分组阅读在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中,每个故事都是独立成文的,这么多故事,课堂上如果只是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读完后作散点

15、交流,势必点多力薄,难有进展。于是,我采用分组读的方式,让孩子们聚焦在一组故事的阅读中,从中渗透分组阅读的策略。通过前面的聊,借助目录,继续发现:西湖民间故事可有趣了,有的故事是以地名为题的,有的是以人物为题的,还有的是以美食为题的课前了解,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吃。顺应孩子的特点,我选择把美食故事作为一个阅读的点。(三)谈感受,体会故事情感俗话说“民以食为先”,杭州的美食中也藏着很多故事呢!老师出示三则故事的题目:东坡肉、宋嫂鱼、油炸桧,你听过这三道菜的由来吗?根据课前的调查,大部分孩子对这些故事是比较熟悉的。鉴于每个孩子的阅读起点不同,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阅读的故事和阅读的方法。已经读过故事的孩子,可以采用快速浏览、跳读等方式,阅读多个故事;没读过的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细细的读。学生自由阅读后,进行四人小组的分享交流。老师作为阅读伙伴,也加入他们的交流过程,提示孩子们:可以聊故事,可以聊人物,可以聊发现,还可以聊困惑。聊了之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道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苏东坡、宋嫂、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