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81149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白鹭郭沫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2、。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 岳飞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 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

3、难。宋司马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专心-专注-专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乞巧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示儿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

4、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5、,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

6、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古人谈读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